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校本研修”是伴随新课程出现的一种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模式,是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手段。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我校在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以“科教一体,互动双赢”为原则,积极思考和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校本研修模式,使校本研修的过程真正成为我校教师主动实践、认真反思、积极创造的过程,实现了“学校整体发展与师生个体成功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
校本研修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提出的、伴随课程改革发展起来的一种融学习、工作和研究、培训为一体的学校生活和教师行为。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人,校本研修应该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研修,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培训进修,而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是通过学校这个平台,根据教师的不同专业需求实施的一种开放的教师专业进修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层面的校本研修往往演化成校本培训,那么如何切实开展校本研修呢?  相似文献   

3.
校本研修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进行的教学研究,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教研于一体的学校层面活动和教师行为。校本研修的开展是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校本研修的基本理论是以校为本,  相似文献   

4.
徐建英 《现代教学》2012,(Z1):47-48
教育资源尤其是师资的均衡发展,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学校发展需要教师专业的不断发展,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区学校在校本研修的实践过程中,因地制宜,创造了很好的操作模式,也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了比较好的支持功能。但各校也遇到了困惑,如边远地区的校本研修缺乏优质的资源给予引领,研修活动的品质如何提高?校本研修活动中教研组组长缺乏调动教师积极参  相似文献   

5.
以学校为主阵地的校本研修是一种具有创新性、动态性和可延续性的教师全员培训方式,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大连市校本研修普遍具有立足教师专业梯队发展进行顶层设计、依托多元研修共同体的卓越引领、注重交流展示积淀的研修成果的特点,但研修制度有待完善、研修支持体系有待优化、研修内涵有待丰富、研修实效性和针对性有待提高,拟通过进一步提高校长校本研修领导力、完善校本研修制度、优化校本研修支持体系、丰富校本研修内涵、提高校本研修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全面提升校本研修质量和效益,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杨连明  夏君 《现代教学》2012,(Z1):30-31
随着新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全面推进,教师专业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校本研修作为直接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手段,已经成为连接教师专业发展和新课程改革实践的桥梁。奉贤区地处上海远郊,地域较大,学校之间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在实施校本研修中正视校际差异,实现校际联动,努力提高校本研修质效。  相似文献   

7.
沈建华 《现代教学》2005,(12):30-31
教师专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的教学活动和校本研修,这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如何创新校本研修形式,丰富校本研修内容,形成有特点的校本研修活动和方式,使校本研修贴近教师教学和学校实际,是当前校本研修中值得探索的问题。市二中学在最近几年的校本研修实践中,形成了一些符合本校实际的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校本研修是指在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学习的同时,教师在岗自主学习提高、相互协作学习的教师培训形式,对教师专业成长及其自身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校本研修的含义与特征出发,对校本研修的模式进行探析,并提出几点实施策略,以期为各学校更好地实施校本研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校本研修实践是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的重要形式。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校本研修低效的深层原因可归结为:一是学校管理者缺乏教育信息化意识,不遵循教师学习和专业成长规律,没有建立与教师校本研修培训相一致的体制机制;二是教师校本研修脱离学校信息化教学现状、脱离课堂教学,忽视信息化教学成果的萃取;三是学校忽视本校教师和学科团队教研作用发挥,缺乏对团队和教研有效评价考核。实施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重点突出、深度研修,要强化校本研修教师共同体形成和作用发挥,要聚焦课堂实践提质增效,要构建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一致的模块化培训实施流程。  相似文献   

10.
校本研修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培训的背景下,校本研修应该从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充分发挥计算机和网络对校本研修的基础性作用,以人为本,探索新的、更为有效的研修模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校本研修重心下移势在必行未来十年,校本研修重心下移势在必行。学生、教师和学校存在和出现的问题是校本研修的起点,人人是问题的提出(发现)者,又是研修者,人人可参与研究。评价校本研修以"研讨是否开放"为导向,倡导人人开口说话,把缺失的话语权和自主权还给教师,培养教师"乐学"、"向学"的意识。在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等不同层面,构建多元的学习型组织。积极倡导案例分析式研修、反思式研修、诊断式研修、信息网络式研修等校本研修模式,激发参与,肯定创新,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教师[2011]1号】指出:要“建立和完善校本研修制度,加强校本研修的指导和管理,促进校本研修与教研活动相结合,远程教育与校本研修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高校本研修的质量和水平。”经过调研,笔者发现,校本研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校本研修形式化、随意化、狭义化和单一化,部分学校还没有弄清楚校本研修与集体备课的差别,没有让教师体验到通过校本研修可以成为研究者的快乐。当前,如何让教师更加关注自身专业成长,掌握校本研修的基本策略与方法,聚焦课堂教学实践,进而促进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使校本研修真正实现“由形式建设到内涵建设”,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3.
贺渊 《贵州教育》2014,(6):18-20
校本研修是一种新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促进学校自主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有效策略。为了搞好校本研修工作,我校首先认真学习了教育局印发的《绥德县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经校委会和全体教师反复讨论,制定了江德小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校本研修年度工作计划和保障校本研修工作顺利有效开展的管理制度,全面推进校本研修工作,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4.
提高"种子"教师研修质量,必须贯彻"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的研修理念;必须注重研修参与教师学科业务能力、校本研修能力的提升及"种子"意识的养育;课程设置应聚焦问题,有效促进教师教学方面的专业成长,培育他们引领学校教师从事校本研修的基本素养;研修组织形式应贴近教学实际,给予"种子"教师实习引领的机会;研修应以学科业务能力及校本研修能力为基本评价内容。  相似文献   

15.
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存在教师网络研修不受欢迎、校本研修质量不高和两者貌合神离的问题。教育信息化与教师网络研修、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校本研修与教师常态化学习所涉及的有关问题值得深入探讨,以明晰整合培训制度、机制、策略、方法的完善路径,提升网络支持下的校本研修质量:坚持实践立场,用在学先、学以致用,激发教师内在成长动力;进一步下移培训重心到中小学校,走向师本研修,促进教师自觉学习与自我更新;建立研训一体化的"自组织"校本教师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学习的常态化。  相似文献   

16.
校本研修是校本教研的一种主要形式.在新课程实施中,立足校本,通过个体研修、团体研修和区域研修三个层面,引导教师自觉主动地进行专业学习和反思,把教师专业学习、教学研究和校本培训结合起来,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校本研修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已成为解决新课改下反思教育教学的不可忽视的平台。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教师在校本研修中主动参与、得到关注并提升自己的影响,而教育支持则是质性评价与教师校本研修的前提,终身学习是质性评价与教师校本研修的本源。笔者认为,为了提高教师校本研修的有效性,校本研修学校和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教学解决的基本模式,提升课堂教学培训的实效,还可以采用观察诊断技术等有效策略并积极开展教育哲学思辨。  相似文献   

18.
"春风化雨行动"历史教师培训项目旨在通过校本研修促进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培训实践中,兼顾校本研修和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其中设置理论学习阶段的培训课程是培训成功的重要一步;行动研究阶段,高效落实校本研修的组织和实施,需做到以反思性教学实践为主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研修,注意研修成果的随时总结和提炼。另外培训还重视对学员校本研修动力的激发和保持,强调行动研究中参训教师的嵌入式学习行为,重视对学员校本研修方法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校本研修是校本教研的一种主要形式。在新课程实施中,立足校本,通过个体研修、团体研修和区域研修三个层面,引导教师自觉主动地进行专业学习和反思,把教师专业学习、教学研究和校本培训结合起来,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形式。广州市荔湾区康有为纪念小学健全了校本研修的组织机构,拓展校本研修内容,采取形式多样的研修形式,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研修,促使教师自觉运用新的教育观念、理论、方法来指导新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进一步促进教师在研修中工作,在工作中研修,在研修中成长,在研修中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