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国培计划"项目自2010年以来经历了两个阶段,2015年后进入第二阶段,在此阶段培训过程中力求混合式研修,即建立集中面授+网络研修+现场实践的培训模式,建立"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县域教师网络研修体系,基于网络研修社区,形成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分学科(领域)骨干引领全员教师开展常态化学习。基于此,主要针对网络平台上校本研修的常态化运行机制及模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针对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设试点项目存在的将网络研修等同于远程培训(或网络教研)和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将试点项目与"三通两平台"建设和区域性教师发展项目脱离等问题,提出"四个结合"策略:社区建设与"三通两平台"建设结合,网络研修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及其监测结合,网络研修与年度全员培训主题结合,网络统一研修与区域性教师发展个性化项目结合,以推进教师研修常态化,形成"为成长而研修"的教师研修文化。  相似文献   

3.
2016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乡村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指南》,为各地推进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明确了目标任务和操作流程。河南省永城市根据当地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依托奥鹏教育中心建立的学习平台——永城市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社区创建学习共同体,为一线中小学教师提供专家指导和优质课程,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设计组织教研活动,并对如何进行有效整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从政策背景、前期规划、需求调查、培训设计、考核评价、思考与启示等几个方面对网络校本研修的关键环节进行分析,旨在为这种整合培训模式的操作性、切实性、有效性提供参考,为具体的实施过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发布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施指南》指出,要实施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发挥"教师工作坊"作用,引领区域性学科教师开展研修。由于混合式培训刚刚实施,"教师工作坊"研修模式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待深入研究和规范。该文在认知学徒制理论指导下形成了教师工作坊研修模式,依据认知学徒制的一般步骤设计区域学科研修活动,并以活动序列为支架开展研修活动。"教师工作坊"研修模式设计旨在有效提高区域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区域学科教师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5.
教育信息化 2.0 环境下,促进县域校本研修与互联网信息技术整合到一起,强化了双方的优势,又避免了传统县域校本研究模式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有效打破了传统教师培训的学习模式,真正实现了“内生动力”,转变了教师研修的行为,提升了教师研修的质量。本文立足于县域校本研究,对教育信息 2.0 环境下具体的校本研究内容、模式进行了详细地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教育"、大数据、云计算的环境下,国内外都风行借助于网络研修平台,发挥学科专家和名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带动区域性教师开展常态化的教师全员培训,这样教师工作坊这一全新的教师培训、提升模式应运而生。对此,教育部也强调要开展教师工作坊研修,形成网络支持下的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2013年10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正式启动能力提升工程。能力提升工程推行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新模式,重点推行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由于混合培训新模式刚刚实施,培训中的主题研修活动设计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待深入研究和规范。该文基于活动理论、混合学习理论构建的教师混合式培训主题研修活动设计模型,纵向结构上以教师研修主题为活动序列,通过活动调用网络和校本基本研修活动,形成多层次的教师混合培训主题研修活动序列;横向结构上按构成主题研修活动的成分,分为核心要素和支持性要素,这些方法性要素之间形成层级关系,从而增加了主题研修活动设计的系统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教师的校本学习活动需要整合,应该建立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一体化的校本研修制度。校本研修要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服务,要不断开创研修模式和研修内容。  相似文献   

9.
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学校跨越发展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通过以学校发展规划引领教师发展,围绕学校和教师发展"一个中心",构建由组织、制度、内容、运行、评价"五个系统"组成的校本研修体系,坚持常态化校本研修,使教师个体成长、梯队发展和团队提升同步。以新教师组团跟进式培训等四个极具特色、卓有成效的研修项目为例,阐述了在岗位工作情境中如何开展校本研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师职业素质的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发展以及终身学习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远程培训因其不受时间、空间和数量限制而受到普遍欢迎。2013年5月,国家发布了《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从国家层面设计推出了示范性远程培训项目——“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项目。吉林省参与该项目的实践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项目的实施打破了传统远程培训的教师学习方式,为教师营造了基于网络环境支撑的生成性学习环境,构建了一个“学做合一”的实践模型,促进了现代教研方式的转型和教师社会关系的重塑。  相似文献   

11.
农村学校区域校本研修共同体是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对单所学校校本研修所存在问题的分析基础上提出,它具有提升校本研修的品质、共享校本研修资源的、深化对校本研修规律的探究和推进校际优质均衡发展的价值。教师培训机构要以服务型培训理念为指导,采取积极有效的建设策略,构建起科学、高效的区域校本研修共同体。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个人研修形式可分为教学反思、接受校本培训、教师自主学习。校本研修对教师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正在成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本文主要论述信息技术支持下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的具体内容,提出了信息技术支持下校本研修的具体形式——网络环境下的课例研究。即以信息技术搭建校本研修平台为支撑,以教师知弘管理为策略,以行动研究为方法,以网络课例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整合起来,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校本研修是指在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学习的同时,教师在岗自主学习提高、相互协作学习的教师培训形式,对教师专业成长及其自身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校本研修的含义与特征出发,对校本研修的模式进行探析,并提出几点实施策略,以期为各学校更好地实施校本研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正在成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本文主要论述信息技术支持下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的具体内容,提出了信息技术支持下校本研修的具体形式──网络环境下的课例研究,即以信息技术搭建校本研修平台为支撑,以教师知识管理为策略,以行动研究为方法,以网络课例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整合起来,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者,要把校本研修的管理工作从制度、主题、模式等方面进行实化。要出台校本研修机制,形成研修氛围;确立校本研修主题,突出研修重点;固化校本研修模式,保障研修实效。在校本研修过程中,要坚持研修实施策略,强化校本研修在教师培训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把校本研修从校本学习、校本教研和校本科研三个方面定位落实,立足学校,立足教师本职岗位,发现和解决问题,切实搞好校本培训,通过固化校本研修模式来保障校本教研的实效。  相似文献   

17.
教师校本研修是落实“强师计划”、深化培训精准改革的重要着力点。本文对新时代北京市教师校本研修政策进行探讨,从学习科学的社会文化与情境视角分析了教师校本研修的理论基础。基于北京市特级教师推进校本研修工作的行动举措,文章分析了校本研修的实施策略:一是基于教师生涯发展,完善分层分类的校本研修体系;二是积极回应新课程改革与“双减”政策要求,校本研修致力于解决实践问题;三是建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为教师发展创设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四是发挥特级教师等教师领导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集团校与区域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8.
校本研修的第一要务是聚焦教师成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在于教师培训的分层化,教育论坛的系列化,课题研究校本化,读书活动常态化。只有这样,方能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实现教师教育理念的翻转、教学观念的翻转、教学方法的翻转、学习和评价的翻转,更好地为课改服务。  相似文献   

19.
"春风化雨行动"历史教师培训项目旨在通过校本研修促进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培训实践中,兼顾校本研修和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其中设置理论学习阶段的培训课程是培训成功的重要一步;行动研究阶段,高效落实校本研修的组织和实施,需做到以反思性教学实践为主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研修,注意研修成果的随时总结和提炼。另外培训还重视对学员校本研修动力的激发和保持,强调行动研究中参训教师的嵌入式学习行为,重视对学员校本研修方法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采取"校地共建"的模式,协助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加强校本研修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师范类院校在教师培训方面的主体作用,为全面推进校本研修提供学术引领和专业支持。校地共建实验区有利于强化地方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指导和管理,提高校本研修的质量和效果,切实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促进中小学办学特色的形成与质量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