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时期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加快,社会对大学生法律素养的要求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应承担起提升高职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社会责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升在校高职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为建设法治中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必要性和现状调研入手,通过分析原因,提出在高职院校中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的关键是通过有特色的法律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多渠道提高和优化高职院校法制教育师资力量。  相似文献   

3.
高校法律文化建设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法律思维文化素养的提高,需要国家、社会、高校以及他们自身的共同努力。深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法律思维文化缺失的原因,培养和塑造高职院校大学生法律思维文化,在当前法治社会建设中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高职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的分析,在社会大环境(法治湖南)和学校小环境的熏陶下,通过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加强法律教学实践环节,让高职大学生把课堂内外所获得的法律知识、观念等充分吸收。丰富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培育和提升法律素养。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毕业生进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工作岗位,但是,种种原因致使高职生的法律素养偏低,这不仅制约着高职生的个人发展,还影响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自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颁布以后,高职院校在培育大学生形成良好法律素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高职生的法律素养有了明显改观,但还存在众多缺陷。本文通过着重分析高职学生的法律素养现状,以强调培育高职生法律素养的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加强学生法制教育既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同时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走向社会的必备素质。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法制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探讨了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法制教育,提高学生法律素养的合理化路径。  相似文献   

7.
国家"六五"普法规划明确将青少年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强调加强高等学校普法教育,要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文以天津某高职学院为例,旨在分析该校学生法律素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关于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培育模式的建议,以期逐步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向社会输送的人才质量。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涉农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提升的一种生活化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涉农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政素养、培养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为加强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志愿服务融入涉农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提升路径的研究,文章从志愿服务融入涉农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提升的影响、困境及对策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进一步挖掘志愿服务活动的教育功能,进一步推进涉农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专家意识到高职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文化路径是提高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很好的选择.传统文化的教育、网络文化的引导、校园文化的培育能有效提高高职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0.
许凤伟 《成才之路》2022,(10):52-54
思政课作为高职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担负着提高学生法治素养的重要任务.但大学生存在法律知识匮乏、法治信仰不足、法治思维欠缺、用法维权能力不足等问题.文章从思政课视角深入分析大学生法治素养缺失的原因,并提出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的路径,指出应重视大学生法治观念培养,提升思政教师队伍的法治素养,发挥法治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创新教...  相似文献   

11.
在校大学生与高校之间的法律关系,目前存在着民事法律关系说、行政法律关系说、特别权力关系说、教育法律关系说、混合法律关系说等不同观点,通过对这些观点的分析,笔者认为,在校大学生与高校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一种混合关系,主体上是教育法律关系,其次在某些领域还存在着民事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2.
周明 《天津电大学报》2005,9(2):43-45,48
高校的法律性质具有国家和政府授权管理的特性。教育教学管理是高校的主体管理活动,学籍、学历、学位等方面管理又是高校的核心管理活动,而这方面的活动是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行政行为。高校行政行为在特定条件下具有行政主体的法律性质。同时在司法实践中高校行政主体的法律性质得到明确与加强。这样一种法律性质规范着高等学校的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13.
教育法制与高校学生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确认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是高校对学生依法管理的基础;完善的教育立法是高校对学生依法管理的前提;依法治教是高校对学生依法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能否实现法治化,关系着大众化教育能否真正实现依法治教。民办高校行政管理法治化包括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主体法治化、行政管理行为法治化、行政监督法治化和行政救济法治化。四者有机统一,从而使民办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进一步促进民办高校合法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15.
尤佳 《科教导刊》2021,(2):164-165
在建设法治中国这一新时代背景下,法律通识课程应作为高职院校法治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针对学生个体发展以及国家整体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的法律通识课程应构建合理的目标体系.高职院校法律通识课程内容不同于本科院校法律通识课程内容,也不同于法律专业课程内容,应选取与高职学生将来融入社会关系更密切的针对性较强的法律及其相关作为课程内容.  相似文献   

16.
田鹏辉  曲扉扉 《丹东师专学报》2010,(1):154-156,F0003
诊所式法律教育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大学法学院教育课程,是一种实践性质的法律教育课程。这种模式通过设立法律诊所,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法学教师作为指导,由学生去代理或者以其它方式接触各类案件,接触真实的案件当事人,在法学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为当事人处理案件,解答法律咨询。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法律知识,锻炼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进而缩小理论培养与实践技能的差距。目前,在我国实施本土诊所式法学教育,存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机构等方面的障碍。应结合国情,转变法学教育理念,合理筹化教育经费,并将诊所教育纳入系统法学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17.
民族高等院校实施民族法学教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建设法治国家理念的不断深入,民族地区急需民族法制专业人才。为民族地区担负培养高级人才任务的民族高等院校应该实施民族法学教育。民族高等院校通过开展民族法学教育,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掌握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干的民族法制方面的知识,为他们到民族地区工作奠定民族法制的基础,以便更好地利用民族法律法规,保障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特殊权益。  相似文献   

18.
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使国家法律赋予公民诸多神圣的权利。高职院校法律专业的学生在作为法律事物主体或从事法律工作时,必然要制作或填写与法律事务相关的各种具有法律效力、法律意义的文书,这也是他们参加法律实践活动的一项必备本领,因而认识文书写作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掌握文书写作的特点、要求和技巧就成为文书写作课教学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依法治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和高等教育领域中法治理念和个人权利意识的增强,依法治校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要真正实现依法治校,高校必须建立依法治校的运行机制,否则,难以改变我国高校在依法治校方面所面临的尴尬局面。依法治校的运行机制应该由高校法制工作机构及其职权、完善的校内民主制度、符合法治和本校实际的规章制度、监督执行制度和权利救济制度等要素组成,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形成一个自觉有效实施依法治校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高校在制定内部规则时,应当体现和追求秩序、效率与公平的价值取向.但当前高校内部规则存在着设定主体权限划分不明确、规则制定缺乏监督、设定内容存在着不合法性、设定形式不规范、设定程序严重缺失、自由裁量权界限模糊、概括条款和类推原则滥设等方面的合法性缺失现象.高校内部规则完善的现实出路在于:在制定过程中要体现主体、职权、程序的法定,遵循权力制衡原则、法律保留原则;在实施过程中要遵循比例原则、正当程序原则;在司法过程中,应遵循有限司法审查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