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在教育传播视野中,华文教育是一种传播过程。教育信息、教育媒体、学生和华文教师是影响华文教育效果的基本因素。本文论述了华文教育传播过程中的现代教育媒体的应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华文教育资源建设及其共享机制和教师信息素养等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基于网络的思想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信息传播系统的结构要素角度分析了网络下高校思想教育信息传播系统的信息、媒介和主体三要素,在明确了基于网络的高校思想教育管理过程中内化、显性化和践行矛盾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网络的高校思想教育管理模式的信息内容中心、管理媒介中心和鼠标用户中心等三种选择模式。同时为了化解矛盾,达到基于网络的思想教育管理目标,本文尝试从基于网络的思想教育管理源头、过程以及主体进行路径控制。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一种典型的文化信息传播活动,教学、学习的实质就是实现信息的传播、共享.受众研究是传播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在典型的教学传播活动中,现代教育研究也日益转向学习研究,受众研究与学习研究两者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教学理论研究日益重视学生在教学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在教育教学传播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是其主要特征,注重分析教育教学传播过程中的互动特征,并着力改善互动的条件、提高互动的水平,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自媒体视域下网络信息在大学生群体的传播过程中呈现主体多样化、交互性强、内容个性化等特征。当前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包含了信息知识教育、信息意识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因此,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应从加强信息素养理论教育、规范信息发布管理制度和构建信息化云教育系统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学校教育是一种组织传播。学校教育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参与构筑了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等其他传播系统。本文试图对校园范围内学校教育与关联传播系统的关系做一个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教育传播过程中的干扰盖永传在教育传播过程中,如果教师传出的教育信息能全部传达给学生并使其接受,那就获得了理想的教育传播效果。但事实上教师发出的信息与学生接受到信息之间常常有差距,有时甚至很大,这是因为在教育传播过程中教育信息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因...  相似文献   

7.
教师、学生是教学的两个信息源,教材是这两个信息源的中介。此三者构成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信息是流动的,它只有在流动中才能存在。为使知识信息得以传播,就必须把课堂教学组织成传递信息的动态过程。而这个动态过程中,谁占主体地位是传统教学方法与改革后教学方法(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分水岭、试金石。传  相似文献   

8.
学生是高校的主体,学生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工作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高校教育的成败。在具体的学生工作执行过程中,最集中的体现就是信息之间的交流。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讲,学生工作的本质就是信息传播行为,而学生工作的  相似文献   

9.
【正】学生是高校的主体,学生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工作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高校教育的成败。在具体的学生工作执行过程中,最集中的体现就是信息之间的交流。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讲,学生工作的本质就是信息传播行为,而学生工作的  相似文献   

10.
张振伟 《文教资料》2008,(12):103-104
根据德国学者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系统模式,提高教育传播效果主要体现在教师(传播者)、教育信息(信息)、教育媒介(媒介)、学生(接受者)、学校文化(传播的环境)等五种因素上,对这五种因素的分析,有利于不断提高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是信息的载体,运用语言的过程就是信息接受、处理和传播的过程,也是信息创造的过程。语文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原则和实践原则。实践和训练是满足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方法,教师让学生在实践和训练中融入自身经验,发现新知识,养成科学探索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文化环境是信息传播与依附信息传播价值观共享共生的复杂环境。多元信息涌现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道德价值虚无的危险、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技术分割的断裂以及信息覆盖中文化消解的多重困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选择的过程,就是对环境的改造与优化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选择必须重视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凝聚、主体素养的提升以及文化环境的再造。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把思想政治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生活和具体化,使之能更好的被学生们所接受,结合我国教育的具体国情,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但在传播过程中,管理的不规范、新媒体的海量信息、传播信息的自由、以及传播信息后的不追加责任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何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播过程中的管理细则,坚持在新媒体的舆论导向下传播思想教育,主动研究大众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心理及认知水平,不断完善在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传播过程中各种专业技术条件,这些成为了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思想政治教育所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教育信息系统的演进——兼论教育信息生态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信息系统"是指把信息看成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基础性要素,探讨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人、信息和信息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与活动的自组织、自适应的系统,而非狭义的物质性的"教育信息软件或产品"系统。"人"与"教育信息环境"这对主要矛盾推动着"教育信息系统"的演进先后经历了教育信息与媒介要素论、教育信息资源与技术论、教育信息环境论到教育信息生态论等四个阶段,并体现出二轴合一、螺旋融合、后续发展性和价值性等演变逻辑。在这个演进过程中,人的主体地位逐渐凸现,人与信息环境之间的关系逐渐加强。  相似文献   

15.
赵婧 《教师》2012,(29):31-32
传播过程与教学过程存在天然的相似性。从“信息传播的双向性”“受众的选择权”“内向传播”等传播学视角审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比较学生与受众在信息传播中的相似关系,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深化教学改革带来更多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从信息角度看,这种沟通就是指教学信息的接受、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师生之间的数学交流和信息转换。从认知学习论的角度看,数学学习的过程是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主体的一种自主行为。教师的教应以主体——学生的学为出发点,为学而教,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主体服务。  相似文献   

17.
新传媒语境下的媒介使用权分散,导致信息传播方式改变,学生作为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受其影响也是方方面面的,在校大学生在地域上集中,受教育程度相近,行为习惯和偏好受到共同生活的影响而极具群体性,所以他们更容易在互联网上形成一个稳定的有维度边界的空间。这个结构的客观存在正对思政教育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课题组尝试从传播主体、传播客体、传播本体和传播环境对四个维度进行分析,理清它们的相互作用,系统地打通渠道、整合资源,让思政教育的平台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学媒体传输信息(教学内容),学生通过教学媒体接受信息(学习内容)。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4个要素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转变了学生的地位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教育活动过程都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科课程为主体,却不重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受  相似文献   

19.
评价是对价值的判断,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之一,教育评价要对学生这个主体的价值事实和价值存在做出判断。文章在介绍价值和公共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价值诉求,对在教育评价中兑现学生价值诉求的方式方法提出了建议,并着重分析了学生在教育评价中参与的必要性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刘洋 《大学教育》2024,(1):8-13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成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情感表达方式。高校师生作为网络媒介使用的重要群体,关注和引导其在网络舆情中的情感诉求与表达,在高校管理和思政教育中尤为重要。文章通过解释高校网络舆情的定义内涵,重点分析了高校网络舆情生成机理及舆情主体(高校师生)在网络中的聚合方式,厘清了高校网络舆情传播过程节点和传播特征。分析表明,高校舆情发展受空间因素和舆情主体情感因素影响,舆情主体通过链式、圈式聚集情感联系,在此过程中情感倾向易出现“群体极化”效应,而高校网络意见领袖在舆情传播中发挥的效力更大。因此,高校舆情监管应加强舆情主体主流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构建健康的高校网络舆情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