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三、对迟发性肌肉酸痛产生机制的生理学观点述评 Fullion等对迟发性肌肉酸产生时骨骼肌的超微结构进行了实验研究。在运动后的不同时间从股外侧肌或比目鱼肌活检取肌肉观察其形态变化,其内容包括: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酶组织化学研究和免疫细胞学研究等。然后全部进行定性和  相似文献   

2.
体育锻炼后使许多人浑身肌肉或关节酸痛,特别是跑步、跳跃、爬山后,大小腿肌肉酸痛,上下楼梯都感到吃力。于是,有些人因怕痛怕苦就放弃了体育锻炼,结果使体质越来越差。一、肌肉酸痛的主要原因1.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被大量分解,产生乳酸、肌酸等酸性物质。这些物质刺激人体组织器官,使人感到肌肉、关节酸胀或疼痛。2.因“运动性肌肉损伤”引起的疼痛是因反复运动使肌纤维细结构破坏所致,与激烈运动中造成的肌肉的拉伤、挫伤等有所不同,也称之为“延迟性肌肉酸痛症”,一般在锻炼24小时后出现,24~72小时内达到顶峰,几天后酸痛症状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3.
由于氧气供应不足、骨胳肌在收缩运动时、会产生一些乳酸累积于肌肉内、造成运动后的肌肉酸痛。本文就运动后肌肉酸痛的原因及消除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根据超量恢复理论和延迟性肌肉酸痛的研究成果,从能源物质代谢、发生时间、适应理论的特征以及运动对二者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运动后肌肉出现的DOMS是机体自身产生的一种积极适应症状。DOMS有利于机体适应更大强度或不习惯的运动,这一假想尚待进一步研究,需要人体试验与实践验证的支撑。  相似文献   

5.
冬天天气寒冷,人体肌肉里的油脂,在冬天易形成凝胶状态。上体育课或运动前,不做准备活动(暖身运动)或准备活动不当,肌肉的活动就必然为凝胶状态的油脂所腻滞,其结果会导致肌肉酸痛甚至拉伤,往往还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生理反映。 冬季体育锻炼如何克服上述现象呢?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科学的准备活动来增加体温。 大家知道,做准备活动时,由于肌肉频繁收缩,加快了身体的血液循环。使体温自然上升,体温升高之后,一方面使肌肉中油脂的粘滞性降低,收缩速度加快;另一方面还能提高肌肉和关节韧带的弹性,从而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 体温升高之后,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能加速机体的化学反映过程,从而提高其运动能力。因为,体内所进行的物质和能量代谢过程,实际上都是化学反映过程。在化学反映过程中,反映速度常与温度有密切关系。在一定范围内,体温越高,化学反映速度越快,物质能量代谢过程就越旺盛,因而运动能力也就越强。对此,不少国外学者也都非常重视,并且提出了准备活动的目的就在于增加体温,甚至主张用红外线,微波等物理方法来代替准备活动等观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轻中型颅脑损伤早期使用甘露醇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影响 .方法 :回顾 10 5例轻、中型颅脑损伤无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病人 ,分为伤后 2 4小时内使用和不使用甘露醇两组 ,对两组病例前后的CT扫描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伤后 2 4小时内使用甘露醇的病人中 ,有 19 6 %的病人出现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 ,而未使用甘露醇的病人中 ,出现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比率仅占 6 1% (P <0 0 5 ) .结论 :伤后 2 4小时内使用甘露醇可能更易导致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 .因此我们建议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受伤早期如无明显颅内压增高症状 ,应避免使用甘露醇 ,减少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 .  相似文献   

7.
发生运动损伤的种类主要有擦伤、肌肉拉伤、关节扭伤、韧带拉伤等。不同性别、运动水平及健康状况的学生,在参加一项运动时,发生的损伤有相同之处。“如擦伤多发生在手、脚部,多是因为在运动时手型或脚型不正确而致;肌肉拉伤的主要原因是准备活动不充分.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尚未达到运动所需的最佳状态,因此当突然发力、肌肉快速收缩时,肌纤维承受不住强大的拉力而造成肌肉拉伤;  相似文献   

8.
短跑中的放松技术是指人体在快速运动中肌肉本身的放松能力,熟练地放松技术,对速度的发展、运动成绩的提高有着积极影响。短跑是田径运动竞赛项目中距离短、速度快、人体运动器官在大量缺氧情况下完成的极限强度的周期性运动项目。由于它是极限强度的运动,因而容易造成肌肉"紧张",但在短跑中人体的快速移动必须通过肌肉的紧张收缩才能完成和实现。但在肌肉收缩的同时,对对抗肌的放松和紧张后的放松却被忽视了,造成了动作紧张、技术变形。只有提高放松技术,才能有效提高短跑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人体从事大强度或不习惯运动后产和的延迟性肌肉酸痛,长期以来困扰着运动训练和大众体育健身活动的顺利进行,本文从运动生理学的视角,对产和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预防与消除延迟性肌肉酸痛手段,旨在为运动训练和全民体育健身活动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10.
日常生活告诉我们:尽管两个人的体重差不多,但他们的肌肉力量可能会相差很大。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运动和生理状态下,肌肉的收缩力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肌肉的收缩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肌纤维的生理横截面一个人的肌纤维的生理的直径越粗,他的肌肉长得就越粗壮,因而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也就越大。通过系统的体育锻炼,肌纤维可以不断增粗,收缩力能不断增大。这是因为体育锻炼能使全身更多的肌肉参与活动。肌肉在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田径教学、训练中,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实战经验都抓得较紧,但对运动中的放松能力重视不够。国外许多著名教练员对放松技术十分重视,并取得卓有成效的成就。但是,在国内放松技术目前还没引起大部分教师和教练的重视,尤其是一些基层的教师,在学习中追求运动成绩和强度,不重视肌肉放松技术的训练。在一些比赛中常可以见到一些运动员跑的技术动作紧张,咬牙切齿,脸红脖子粗,仰着头喊叫等场面。本文中所要分析的放松训练,主要是指在进行技术动作教学时,针对学生身体某部分易产生紧张的肌肉进行适时放松的能力的一种有计划的训练。实践告诉我们运动员的放松能力,在训练和比赛中最能充分挖掘运动潜能和进行较高水平的发挥。在进行技术教学时,学生的意识是集中在技术上的,即肌肉活动上。心里想着把技术做到位、做熟练,这种想法反而造成了肌肉不必要的紧张。由于肌肉的紧张,使体力大量消耗,肌肉酸痛,事倍功半,影响了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2.
维生素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过程必不可少的一大类有机物质。VRE属于脂溶性维生素,主要作为抗氧化剂在体内发挥作用,可降低机体的脂质过氧化反应(LPO),减少组织中自由基产生,具有膜保护作用,提高运动能力,并且VitE对早期迟发性运动障碍(TD)有一定疗效。VitE对人体健康有广泛影响;运动员在补充VitE时,要做到适宜适时适量原则。运动对机体VitE的影响还不确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例1 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 )。 A.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B.失去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 c.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D.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相似文献   

14.
超过习惯强度的运动练习会产生延迟性肌肉酸痛,其致痛原因有损伤假说、痉挛假说和自由基假说。根据以上假说,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减轻肌肉酸痛的措施,对于学校体育教育来说,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袁长松 《成才之路》2010,(25):83-83
田径是比运动员全面身体素质及个人运动能力的运动项目,对力量素质和速度素质要求甚高。人类对训练强度的追求从未停止过。大负荷是指训练的负荷强度和训练总量,一般要用运动员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或接近最大负荷来进行训练。因为采用大负荷能迫使肌肉进行最大收缩,能刺激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适应性变化,从而导致肌肉力量的增加。为了达到大负荷,训练时无疑要保持较大的强度,或者要保持较大的次数和组数。如何选择适当的训练强度,根据运动员自身条件设置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运动性疲劳是一种,运动引起的肌肉最大收缩或者最大输出功率暂时性下降的生理现象。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相似文献   

17.
通过梳理文献资料发现,肌肉酸痛分为急性肌肉酸痛与慢性肌肉酸痛,代谢物质的堆积导致急性肌肉酸痛,但这种物质却很可能不是乳酸。更常发生的慢性肌肉酸痛的产生原因有多种假说,但都与乳酸无多大关系。一直以来,乳酸被认为是致使运动性疲劳和肌肉酸痛的原因,被当作一种代谢废物,然而,近年来运动中乳酸产生对人体所起的积极作用逐渐被发现。以文献研究法和逻辑辩证法对导致肌肉酸痛的原因作详细解释,并对相应部分的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师道》2007,(6):58-58
因为产生疲劳的性质不同,所以消除疲劳的方式也该不同,否则不仅不见效,还可能使疲劳加重。体力疲劳:主要表现为四肢乏力、肌肉酸疼,但精神尚好。产生体力疲劳的原因是代谢产物在血液里堆积过多,使肌肉不能继续进行有效的活动,  相似文献   

19.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各学科间相互衔接,相互渗透,而物理知识在探索自然科学新领域方面发挥了越来识的进一步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从而达到理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由于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当人体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时,  相似文献   

20.
积极休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第二中学校董丽娟众所周知,运动对人体引起的生理变化,并不是随着运动的结束而消失。那么.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加速排除因运动而产生的血乳酸;促进能源物质的恢复,使参加活动的神经和肌肉尽早得到恢复呢?据有关资料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