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魏怡孜  梁婕  何升林 《新闻知识》2023,(6):71-74+95-96
“知乎治校”现象的出现与平台本身、高校和学生三个主体密不可分,本文依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知乎平台的特征对受众心理的满足机理,探究“知乎治校”现象的生成机理。知乎作为问答平台满足信息分享的需求,匿名保护模式满足情感释放的功能,依靠外部舆论压力满足网络监督的需求,参与校园日常管理满足社交人际的需求。本研究认为,应对“知乎治校”现象,高校应积极有效解决,重建内部信任;重视技术开发,完善监测体系;加强风险研判,制定处理预案;动员广泛力量,建立多元机制。  相似文献   

2.
何新娥 《大观周刊》2012,(8):209-209
教师给学生做思想工作要做到“润物细无声”,单靠简单的说教是没有说服力的,要多关心关爱学生,用真诚的感情温暖学生,“感人心者,英先乎情”,要经常关心了解学生。  相似文献   

3.
学着宽容     
说到宽容,我想先从一位智者谈起。那就是众所皆知的孔老夫子。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意思是说:“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坭?”子曰:“其恕乎!”意思是:“那大溉影提恕吧。”所谓的“恕”,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宽容。  相似文献   

4.
“双减”背景下,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应充分运用“场域”理论构建并激发适合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教室场域”,使学生在“教室场域”的影响下,得法课内,化乎课外,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1987年第5期《新疆新闻界》刊登了一篇《新闻乎?广告乎?》的文章。文虽不长,我却越读越胡涂,越纳闷。文中写道:某报“第二版的下半部刊出了一则广告”,“在该报的第一版右下角又刊载了一条同这则广告一模一样的‘新闻’”。于是乎,作者就发出了“新闻乎?广告乎?”的感叹与诘问。我不明白,为什么在不同版面列登了内容近似的广告与新闻,就使作者“乎乎”起来。这是一。第二,文中写道:“晚报本来版面小,容量不大”,“如果不是走后门,编辑部的用意又何在呢?”这句话的  相似文献   

6.
《青年记者》2008,(3):64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相似文献   

7.
《人间词话》里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入内”才能“出外”,不但是作诗填词的真谛,而且是读书之道,作文之道。大  相似文献   

8.
谭发权 《大观周刊》2012,(21):203-203
迈克·默多克说:“人不能决定命运。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君子博学而目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反思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是很重要和必要的。让反思习惯成为一种性格.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知乎为案例来探究UGC平台自组织活动,结合知乎UGC自组织机制看,生产机制、组织机制、管理机制是知乎强化UGC自组织活动的主要着力点。本文发现,知乎通过强用户交互关系与技术驱使下的用户群体协作实现了信息自创生与关系自创生,同时,知乎还通过弹性化协调管理制度提高了用户自组织活动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并最终推动知乎成为一个“有组织的自组织平台”。  相似文献   

10.
名人在成名前,大概都属于“凡人”。天生的名人是没有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名人宁有种乎?其理亦然。“凡人如何成为名人”?汉代的邹长倩先生指导过“发迹”前的汉代名相公孙弘。邹先生说:“夫人无幽显,道在则尊。”名气大不大,名声响不响,其实无关紧要;有了“道”,才能在社会上变得贵重,受人尊崇。因此,“虽生刍之贱  相似文献   

11.
死而后已的“已”例:这部拍得非常朴实的电视剧,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也没有流传得开的插曲,但这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鞠躬尽瘁,死而后矣”的好人燕居谦,实在感人至深。死而后已:指努力奋斗,一直到死为止。《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相似文献   

12.
南长森  刘洪超 《今传媒》2005,(12X):52-52
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副社长、高级记者贾永在《记者的发现与联想》一文说,他一直把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的这段话作为自己新闻思维与采访实践的座右铭。“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段话不仅用在新闻报道深入实际做采访、透过现象抓本质上极是,而且用在指导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实习也应奉为圭臬。今年暑期我们带领部分学生进行社会调查采访更加验证这段话的深刻哲理。  相似文献   

13.
杜永利 《中国广播》2008,(12):66-68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一词大约最早出现在《周易》贲卦的彖辞中。《彖》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在中西方文化传统中,尽管对“人文”一词的理解角度略有不同,但都把以人为本作为人文关怀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4.
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技术让信息交流和知识分享更加简单和便捷,从百度文库的付费下载到微博和微信的文章打赏,知识零售变现似乎一直存在但不温不火.直到近两年,果壳网旗下“在行”和“分答”、罗辑思维“得到”、知乎“知乎live”的火爆预示着知识付费时代的来临.本文以喜马拉雅FM《好好说话》为例,分析目前知识零售变现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我所遇的众多导师中,有一位长者的音容笑貌深深地印在我的心底。那是七十年代第一春,我这个才从学校毕业、沾了点边的“小老九”,经过一番“再教育”的冶炼,真是幸乎不幸乎,终于被分配到阿克苏报社从事新闻工作了。在这里,我就象一颗被农夫淘汰的  相似文献   

16.
张瑶 《青年记者》2017,(5):61-62
2016年4月初,知识问答社区知乎测试上线付费问答产品——“值乎”.随后,“在行”(果壳网移动端产品)也推出付费语音问答产品“分答”.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27日付费用户超过100万,交易总额超过1800万元.有媒体称知识共享消费的春天已经到来,习惯于免费互联网的受众逐渐被培育成为愿意为知识内容付费的读者.  相似文献   

17.
景立华 《青年记者》2007,(12):53-53
我们国家是诗的国度,古典诗歌更以其深邃的意境之美深入读者的灵魂。新闻标题利用仿拟,巧妙融入诗词名句可以更好地吸引读者目光,撼动读者的心灵。唐代大诗人自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中国老一代著名报人邵飘萍曾说“新闻的灵魂应冷静活跃于理智之世界,而耕耘于世人感情之田亩”。  相似文献   

18.
一般说来,在我国封建君主统治时代,皇帝的威权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作为“奉天承运”的“天子”,凌驾于一切统治机构及一切臣民之上,自认为“智周乎万物,泽及乎庶类。”但这并不等于说皇帝可以全凭其个人的感情而随意处理国家事务,恰恰相反,我国历史上的有为君主,都有一套有章可循的制度和一个可以依靠的元老重臣班子,都是依靠固定的官僚机  相似文献   

19.
论热情     
热情是人的一种素质.如果说社会的其他行业需要热情,那么传媒人就更加需要热情. 对于传媒人的热情,我以为要作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客客气气,嘻嘻哈哈,大大咧咧,忙忙乎乎,而是要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爱之深”固然是热情,“恨之切”也是热情.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与激情是一个意思.  相似文献   

20.
“杏林”、“杏坛”两个词虽不常用,但极易用错。请看:“战国时名医扁鹊,医术高明,精通内科、妇科、五官科和小儿科等,还创造了切脉医术,为脉学的倡导者,当时曾誉满杏坛,后被秦太医忌杀。”这段话中“誉满杏坛”用错了。何谓杏坛?相传为孔子讲学的处所。《庄子·渔父》云:“孔子游乎缁(zī)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庄子寓言,本非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