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从《正义论》全书的逻辑来看,原初状态是罗尔斯正义论逻辑起点;正义的两个原则是正义论的核心内容;构建正义的社会制度和具有正义感的人是正义论的目的。简言之,自由而平等的理性人在原初状态以及无知之幕的设定下,受正义主客观环境的限制,以及原初状态中对原则选择的限制,最终确定了正义的两个原则。罗尔斯通过在原初状态下选择两个正义原则,最终目的是试图构建正义的社会制度,并论证正义制度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前提假设是"原初状态"和无知之幕,核心是两个正义原则,并通过对原初状态的契约论程序设计而对这两个正义原则加以论证,而这一论证又是建立在个人道德之善与公共制度正义之间具有一致性的最基本的道德证明之上。  相似文献   

3.
"原初状态"假设是罗尔斯发展正义理论的方法论出发点.他以古典契约论方法为基础,创造性地提出"无知之幕"装置,对将要选择两个正义原则的主体进行知识限制和具体特性设计,使"原初状态"在形式上完全成为一种纯粹的正义程序.这一独特的方法论构建思路对于我们如何确保制度是公正的,以及制度如何运行才是公正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罗尔斯的建构论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去解读康德道德原则中的自律.他把绝对命令的自然法公式作为绝对命令程序,建构出康德的道德原则,使它更加接近人们的生活实践.建构的过程是反思的平衡,它被运用到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中,正义两原则的形成就是建构主义方法的运用.原初状态使正义原则逻辑上无矛盾,反思的平衡又确保了它的意愿上的无矛盾.原初契约的前提条件——无知之幕保证了正义原则理性选择的自律性,是对康德的自律原则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统儒家思想包含有丰富的正义观念和意蕴,"仁"、"道"、"礼"、"义"、"中庸"、"正名"、"均富"等思想都充分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正义观.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基于对功利主义的批判,通过"无知之幕"、"最大最小值规则"等对原初状态的设定和描述,论证并提出了体现其正义观核心的正义两原则.儒家和罗尔斯的正义观都表明政治与伦理道德不可分割,二者都在某种程度上主张大体上的均等,且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紧密相连.同时,这两种正义观在时代和政治出发点上各不相同,还体现了中西不同的政治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两种正义观及其差异给我们留下许多启示:我们不能把现代人的政治原则强加于古人;应在主张伦理与道德正义的基础上强调法律正义和制度正义;一个正义的社会必须保证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平等的自由权利,并通过各种福利政策和补偿措施充分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代际正义是正义理论的重大创新。代际正义的提出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相应的学术体系背景。代际正义认为,不同时代的人和同时代的人一样地相互之间有种种义务和责任,现时代的人不能够随心所欲地行动,而要受到原初状态中选择出来的那些用以确定不同时代的人们之间的正义原则的规范和约束。代际正义理论为现代社会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哲学思路,是可持续发展的哲学依据。代际正义理论对环境法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罗尔斯对"原初状态"的追求,对正义原则及优先原则的偏爱,对不公平根源的探索体现了他的弱者关怀思想.而老子关于政府"为而后不为"、真圣人的先人后己、高贵和贫贱转化统一、关注弱者德行的论述,同样透露出老子对弱者的深切关心.二者的契合之处体现在多方面,了解它们对实现共同富裕,解决公平、效率、正义问题,进而挖掘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和谐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差别原则"是罗尔斯《正义论》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差别原则"以其个性特征塑造了罗尔斯的正义理论的独特形象。文章在论述差别原则与正义原则、差别原则与原初状态、差别原则与效率原则、差别原则与积极干预的基础上,阐析了"差别原则"的含义、设立的理论背景、与社会整体效率的关系,以探讨其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对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形成经历一个过程,从《作为公平的正义》到《分配的正义》再到《正义论》,逐渐摆脱了功利主义影响而走向规范主义。其思想精髓在于:“原初状态”和“无知之幕”的设计;两个正义原则(自由平等原则和公正原则)的证明;自由的优先原则、正义的优先原则和正当对善的优先原则。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确处理自由与平等、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切实保护弱势群体,维护代际正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罗尔斯从非历史、非现实的原初状态中推出规导现实中的权利与义务分配的正义原则,因此,招致众多的质疑与诘难。透过这些质疑与诘难,可以发觉罗尔斯的正义原则并非缺乏现实性而归于乌托邦,只不过是现实性并不体现在对具体细节的规导上,而体现在对权利与义务分配的宏观性的、原则性的指导上。  相似文献   

11.
分配正义是基于正义的立场和视角对社会利益分配关系的伦理反思和价值追问,其核心内涵也是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嬗变的,人们对分配正义的理解也存在着不同的学科视野和价值立场。在当代中国,实践分配正义需遵循三个原则,即满足基本经济需求的"平等原则"、按劳分配的"应得原则"和有利于最少受惠者的"差别原则"。同时要警惕"粗陋的共产主义"、"市场原教旨主义"和"权贵资本主义"的分配价值立场。  相似文献   

12.
从形式合理性的角度来审视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重在阐明无论在立法、司法或刑事法律理念中,都要坚持形式高于实质的原则,因为我们要追求正义的结果,就必须经历正义的过程,而该正义的过程便是形式合理。  相似文献   

13.
罗尔斯对正义问题的研究涉及众多领域,所提出的正义原则也引起了广泛影响。其对正义原则的论证极其细致和缜密,运用的方法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罗尔斯首先运用他改造的社会契约引出他的正义原则的必要性,再运用反思平衡论证其正义原则的合理性,从而构建并论证了他的正义原则。  相似文献   

14.
鉴于正义概念的宏大与复杂,确定平等原则为理解正义的理论坐标具有历史和理论逻辑上的合理性。不同历史时期的平等观着眼于不同的道德视角,在厘清此三个基本问题基础上的差异平等正义观改变了西方传统正义观的理想化状态和鸟托邦模式,具有道德理想上的合理性和社会实现的普遍方式及可能。  相似文献   

15.
正义是人类普遍认为的崇高价值,具有公正性、合理性,人们追求正义,同样也追求程序正义。而当前研究程序正义,往往是从操作层面和正义价值论上研究,研究制度改革,忽略从立法角度探讨程序正义设立。立法模式下程序正义,就是以立法视角对法律制定的过程中可能影响程序正义的因素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揭示立法对程序正义的影响,进而制定出具有正义性的法律程序。本文以立法模式下程序正义设立的概念为基础,分析我国立法模式下程序正义设立的现状,以期说明立法对程序正义的影响;从司法者的价值、司法职业群体和法治建设等方面进行理性探究,引起人们对立法模式下程序正义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正义与效率常作为评价社会制度合理性的关键词,罗尔斯经过严密论证表明了其"正义优先效率"的思想.他同时引进"差别原则"以结合"机会公平原则"尝试设计一个公正的社会体系以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冲突.罗尔斯这种思想对现代中国的制度改革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公正是一个含义丰富且用法不一的概念。从政治伦理的角度区分 ,公正有三层涵义。从政府权能讲 ,公正就是正义 ,正义作为一种法理精神体现了制度安排的合理性 ;从社会伦理而言 ,公正就是公平 ,公平主要体现为一种社会利益的分配原则 ;从个体德性讲 ,公正就是正直。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 ,共同构成官德建设的灵魂  相似文献   

18.
罚金量刑是否符合正义要求,受社会观念和法律规定的双重影响。在罚金量刑上,中英法院都避免“以罚代刑”观念;在量刑原则上,我国注重普遍平等,英国注重罚金刑个别平等;在罚金数额计算上,我国主要以犯罪对象为依据,英国在确定适用罚金等级后,需要查明犯罪人财产状况。尽管对罚金量刑的正义内涵理解不同,但我国在罚金量刑正义的制度保障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社会分层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现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积极意义,又带来严峻挑战。一方面,社会分层打破了原有的用人体制,促进了人才的社会流动,打破了原有体制的平均主义,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社会分层扩大了贫富差距,加剧了社会不同群体的利益冲突,导致社会群体的思想意识多元化,而且社会分化过程中的非正常现象容易引起人们对社会分层本身合理性的质疑。针对这些情况,思想政治教育亟需采取相应的策略措施,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20.
社会正义: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的重要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人类的价值理性和公共权力的本质特性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性质要求我国政治系统要把社会正义作为价值指向与价值诉求。长期以来,我国缺少对政治系统本身的价值追问和政治实践的价值评价,使得当代我国政治合法性基础面临社会正义的拷问。社会正义不仅应该成为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成为社会制度的建构原则,还应成为社会发展的现实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