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完善中国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布局,分别以沿海和内地两个地区对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基地进行选址。根据沿海港口城市的选址原则,建立指标体系,运用基于灰色关联系数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与现有的石油储备基地选择情况进行对照分析,验证了该方法较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结果显示,在进行二期和三期选址时,茂名、惠州、湛江、天津、曹妃甸、锦州等是综合效果较好的选址地点。接着运用最大覆盖模型,对我国中部地区进行选址,结果显示,在金坛、兰州、岳阳、西安、重庆5个城市建立石油储备基地时,能覆盖中部地区主要炼油基地。最后对我国东北、西北、西南石油储备选址展开论证,结果表明,大庆、独山子、昆明有较大优势而作为首选。因此,二期和三期战略石油储备基地选址共14个。  相似文献   

2.
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布局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供需缺口逐年加大,不断增加石油进口将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的石油储备能力远远不能适应石油企业和国家应付某些突发事件的需要。通过分析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现状,借鉴国际石油储备基地布局经验,科学地选择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布局,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石油储备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美战略石油储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全世界对石油需求的增加,建立完备的战略石油储备变得越来越重要.纵观世界各国,目前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的完备指数当数首指.而作为发展中的国家,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还处于初级建设阶段,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和经验建立完备的储备体系.本文试图借鉴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的成功经验,从尺度、地点、质童和技术等方面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完备战略石油储备体系.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石油企业而言,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意义重大。本文从战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分别设置了石油企业低成本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国际化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和非多元化以勘探开发为主业的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对我国石油企业的战略经营业绩评价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羽  张为  王晓雪 《内江科技》2010,31(11):14-14,23
石油是当今世界第一大能源,维护其安全供应已成为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根据国家战略石油储备服务国防建设、参与宏观经济调控、应对突发事件、维护国家安全的功能,参照美日在战略石油储备体系方面的经验,对于我国制定适合未来发展需要的战略石油储备计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石油作为一种战略性矿产资源是保障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势必造成对石油的需求大大增加。而目前,由于国内石油资源储备和开发不足造成了对国外进口石油的依存度不断加大,国际石油市场价格风险增加,环境国际化带来的压力等众多因素,都要求我国应当加速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制度体系,以期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石油安全问题。本文着重对于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绿色食品基地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俞丹宏 《科技通报》1996,12(4):224-228
对食品产地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是申报绿色食品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对绿色食品基地环境质量的评价实践,提出了建立绿色食品基地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由大气环境质量,农田灌溉用水水质和土壤环境质量等三个方面,共22项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徐平  张涛  孙晓惠 《未来与发展》2007,28(12):26-29
天然气作为新兴的能源产业,受到了各方的广泛关注,也被认为将是石油的替代能源,建立天然气储备将有利于缓解石油储备的压力.天然气储备的优越条件主要讲述了天然气的成本优势、与石油的替代性、地域安全性、发展前景;建立天然气储备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主要讲述了储气库的选择与储气设施的建设、目前储备工作的紧迫形势、技术进步、政策倾斜三个方面的内容,力求能够全面地阐述建立天然气储备的重要性和经济性,以期能够为国家在此方面提供辅助.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改制中投资方选择影响因素的详尽分析,对投资者进行全面分析与综合评价,本着客观、合理、科学、的原则,建立国企改制选择最优投资方的评价指标体系。希望建立的投资方选择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在国企改制进程中对选择最优战略投资者具有指导意义,从而有利于国有企业的长足发展与振兴。  相似文献   

10.
石油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对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国石油安全的现状和石油储备体系进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石油安全的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加快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石油安全及其保障机制初探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石油是关系国际民生的战略性资源。在对中国的石油安全态势以及制约因素的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石油保障机制:即政府宏观调控下的相对垄断竞争、适度石油储备制度、石油信息、共享机制、石油贸易机制改革等。  相似文献   

12.
世界油气资源格局与中国的战略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建安 《资源科学》2008,30(3):322-329
本文以世界和中国油气资源赋存、分布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世界和中国油气资源开发与供需的基本态势和变化趋势。总结了中国利用世界油气资源的背景和基本格局。提出中国的战略选择时策:以和平和协商为主要方式平衡世界能源输出、消费国家和地区的战略关系,全面加强国内油气资源的勘探工作,坚持油气资源利用多元化和来源多元化的原则,全面参与油气资源输出国家和地区的油气资源开发,坚定不移的建立和实施油气资源战略储备.强化利用世界油气资源运输的保障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3.
从石油供需缺口论我国石油安全策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周总瑛 《资源科学》2004,26(6):111-117
我国石油生产形势比较严峻,今后产量只能保持稳中略有上升的势头。但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石油需求增长幅度较大,今后石油供需缺口占国内石油需求的比例将不断上升,预计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将分别为38.6%、46.0%和53.4%。为此,本文根据我国油气资源勘探现状、能源消费结构和经济发展等特点,对未来我国石油安全策略提出五条具体建议:立足国内,保障石油基本供应;大力发展天然气,以气代油,减轻国民经济发展对石油需求的压力;积极利用国际石油资源,弥补国内石油供应缺口,保证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施可持续发展方针;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北京的区域资源特点,构建北京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与模型,运用AHP方法确定指标权重,从北京地区的高技术产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服务业共六大产业中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信息传输、软件和服务业综合得分最高为0.666,其次为航空航天产业(0.476),进而为北京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5.
CAS has recently completed a research project on China’s S&T strategic planning. More than 300 experts from various S&T disciplines  相似文献   

16.
从国际战略性大宗商品交易方式演变看中国石油市场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解宇  马卫锋 《资源科学》2007,29(1):203-208
当前,国际战略性大宗商品市场博弈出现这样一种态势:交易方式对商品定价、企业竞争等产生重大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方式出现交易形式多样化、多层次化、交易组织联盟化、交易机制市场化等发展趋势。其对大宗商品市场产生重要影响:期货交易价格成为现货交易定价基准;企业竞争从现货市场扩展到包括衍生品市场在内的整个市场体系,和进入衍生品市场存在障碍或成本较高的企业相比,可以以低成本进入衍生品市场的企业取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贸易联盟在买卖方对价格的争夺中占据优势地位等。对中国石油市场改革的启示包括:发展石油期货交易应探讨具体的路径和方式,包括合约品种、交易制度,并应通过上海石油交易市场向OTC市场的转变,增加石油交易方式的深度和广度;以市场化为指导思想,改革石油行业管理体制特别是进出口体制;采购联盟的核心应是市场化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7.
资源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对资源的消耗也不断增大,为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对资源需求的大量增加,中国需要越来越多地利用国外资源。因此,加强我国面向21 世纪的全球资源战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①有力于面向世界解决我国短缺资源的战略接替问题;②有利于改善我国资源消费的结构;  ③有利于我国尽快适应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全球化的要求。中国21 世纪的全球资源战略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全球主要资源数量、质量、分布及供需预测;  ②世界主要国家资源战略及其演变;  ③中国21 世纪初叶主要资源的供求预测; ④如何合理利用我国的优势资源、如何弥补我国的资源劣势以及如何对一些战略性资源进行储备。  相似文献   

18.
自主创新是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自主创新过程中的知识共享效率和效果是创新成功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根据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资源分散的特点,以现代化社交媒体为工具构建分布式协作知识共享平台,包括问题发布、实时知识研讨、E-learning、用户知识反馈和知识存储5个模块,并详细阐述了各模块利用社交媒体实现知识共享的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