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时代应运而生,移动端的应用越来越受欢迎.网络信息一体化逐渐成为了社会主流,随之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科学技术取得了空前辉煌的成就.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的教学模式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跟随时代潮流,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进行改革,通过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跟上时代的发展,促进高校艺术教学...  相似文献   

2.
戴彩虹 《新闻战线》2015,(3):195-196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公共突发新闻的传播速度不断加快,影响范围也不断扩大,舆论导向较深地影响公共突发新闻事件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思政教育介入公共突发新闻事件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提出了思政教育介入公共突发新闻事件的途径,以便媒体人更好地处理公共突发新闻事件,进而促进社会进步。在新媒体平台上,新闻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影响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不断涌现,不但囊获了多数用户的关注,而且成为信息传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环境下艺术的交互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晓泉 《新闻战线》2015,(7):126-127
步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科学技术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而新媒体技术也随之迅速发展。在新时期,艺术创作与新媒体技术呈现出密不可分的关系,新媒体技术为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艺术家们将不同类型的题材与艺术形态相结合,使得艺术思维得到多种形式的表达。得益于传媒技术的发展,新媒体艺术的迅速发展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  相似文献   

4.
强劲的科技背景与鲜明的后现代文化特性,使新媒体艺术成为信息时代最前沿的艺术样式,也成为当代艺术教育领域最活跃和最有朝气的新动向.当前新媒体艺术教育重要的任务是合理借鉴国外高校、研究院所较为成熟的教学经验及课程设置,并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特殊国情接榫,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新媒体艺术课程体系;关注文化精神的执守,创造传统文化与新媒体文化和谐共荣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艺术绝不仅仅意味着一种工具和手段,它首先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占据了我们的日常视觉经验,自上而下地冲击着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观念,它同时也意味着一个逐渐开放了的社会文化共同领域的建立。在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新媒体艺术将引领公共艺术观念变革而成为装点城市公共空间、增强大众参与性、促进多元文化发展和助推城市生活审美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化艺术的追求不断提高,同时也为更优秀的文化作品创作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公共艺术为人们提供多种业余生活方式,也同时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更多的价值。本文围绕数字媒体技术在公共艺术创作中的应用,目的是能够使人们增加多种交流和沟通方式,同时也为公共艺术的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新媒体技术影响下,艺术传播进程中,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发展形式,并且逐渐成为整个艺术领域的重要内容。当然,在新媒体发展驱动下,这不仅成为一种艺术传播的推动力,更在于该技术将传统文化、艺术等资源,以一种全新的传播形式来呈现。新媒体艺术,也在这一传播过程中,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本文拟从新媒体驱动下的艺术跨界融合表现分析入手,结合新媒体驱动下的艺术类型特征认知,探究新媒体驱动下的艺术跨界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艺术在20世纪末出现并开始发展,逐渐成为当代艺术范围内的主导力量,在技术不断革新的过程中,新媒体的艺术界限不断被打破和重组,多种媒介的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综合性的艺术作品.本文通过对新媒体艺术的研究,探索在数字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背景下,艺术家对技术运用和创作思考的过程,进而探讨新媒体艺术中互动和观念对身体、媒介、概念...  相似文献   

9.
张艳艳 《新闻战线》2015,(2):135-136
互联网时代带来了诸多新媒体,以智能手机为代表,新媒体的影响力逐步增强,新媒体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主要使用者,学习和生活必然会受到新媒体的影响。新媒体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研究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针对此进行教育对策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传媒艺术是指自摄影术诞生以来,借助工业革命之后的科技进步、大众传媒发展和现代社会环境变化,在艺术创作、传播与接受中具有鲜明的科技性、媒介性和大众参与性的艺术形式与族群.传媒艺术主要包括摄影艺术、电影艺术、广播电视艺术、新媒体艺术等艺术形式,同时也包括一些经现代传媒改造了的传统艺术形式.传媒艺术的最基本特征是逐渐鲜明的科技性、媒介性、大众参与性.传媒艺术的科技性,主要指近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在传媒艺术的生产创作、传播和接受中所发挥的深刻作用,具体呈现出如下三个特征:一是在创作上走向机械化、电子化、数字化的无损与自由复制创作;二是在传播上走向非实物化的模拟/虚拟内容传播;三是在接受上走向人的审美感知方式的“重新整合”.  相似文献   

11.
高媛媛 《传媒》2015,(16):67-69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广告快速成为广告业的主力军,并占据了广告市场份额的20%.本文基于新媒体定义范畴详细划分了新媒体广告的四种形式,并深入分析了新媒体广告的现存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平衡新媒体广告的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提升新媒体广告艺术价值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郭优 《新闻爱好者》2012,(10):26-27
中国新媒体艺术在20世纪80年代末起步,90年代后走出国门进入国际舞台。新媒体艺术在进入中国以来,逐渐摆脱了西方新媒体艺术的束缚和影响,经历了从解构到建构的过程。虽然步履艰难,但也渗透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每个角落。本文试着梳理了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以西方为借鉴,对我国新媒体艺术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董业凤 《新闻战线》2015,(3):225-226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促使当今社会发生巨大改变,同样也改变了大学生的就业方式。新媒体技术在当前大学生就业中起到什么作用,大学生就业在新媒体时代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以及高校如何在新媒体技术下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成为高校及社会各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就业不再受到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站、APP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交简历、申请职位,通过手机、电脑等媒体设备搜寻就业信息,新媒体技术在大学生就业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现今新媒体技术十分普及,但是在大学生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科技技术发展支持下,新媒体时代来临.新媒体技术与思维渗透到教育领域的全过程,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发展形成深远的影响.而如何以新媒体为导向促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发展,成为学校教学改革较为关注的话题.对此,依据新媒体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关联,分析新媒体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发展的影响,提出新媒体时代的播音与主持艺术...  相似文献   

15.
移动互联时代,传统艺术不但自身要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主流媒体在展现优秀传统艺术时也应凝神聚力,在传播方式上有所突破,创新节目制作理念、内容、手段,做有品质、有品位的节目,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本文以《戏曲60分》节目为例,阐述戏曲节目的创新传播与大众化追求要借力新媒体与传统戏曲艺术的多样化传播,以达到节目品质与传播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奚小网 《传媒》2021,(16):84-86
在以媒体深度融合为代表的信息经济背景下,为应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产业需求,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发展实际,新媒体技术在其高质量发展中的有效应用不可忽视.本文基于该理念,阐述了新媒体技术和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互构,梳理了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在教学、管理和科研等方面的新媒体技术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总结出专业认证驱动下的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应用新媒体技术的有效策略,涉及理念、机制和模式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吴佳佳 《青年记者》2017,(14):127-128
当今时代是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既有新媒体的产生,又有旧媒体的式微.自20世纪末以来,新媒体不断展示出强有力的势态并不断发展.下面,笔者就如何利用新媒体创新艺术教育作一探讨. 新媒体环境下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必不缺少的一部分,也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这种文化也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艺术教育.在网络互通的环境下,新媒体带来的信息是多元化的、动态化的,开阔了学生的思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媒体自身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网络资源的便捷化、多样化,使成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难以辨别好坏,容易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18.
李勇 《东南传播》2010,(9):153-154
新媒体环境下的今天,数码交互技术迅速进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并得到广泛的应用,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以技术为支撑,发展了成熟的数码交互艺术市场,成为国家名片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本文重点分析了数码交互艺术在现代广告业中的应用,通过对国外最新的成功案例的分析介绍,尝试对数码交互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对新世纪十年中国电影制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的变革与创新是新媒体语境下的核心词汇,基于此而产生了数字化、网络化、互动性等新媒体特质.而电影历来被视为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发展尤其依赖于技术的革新.随着新媒体时代数字技术的全面到来,数字技术在给电影业带来革命性影响的同时,也使电影面对新技术以及众多新兴媒体的挑战,不得不重新思考电影媒介的特性、本质、形态、传播方式、电影存在的方式以及电影产业的未来发展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将尝试性地探讨新世纪十年在新媒体语境影响下的中国电影制作理念、视听艺术表达的变化以及对电影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裴磊 《传媒》2017,(11)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各个领域都带来了不同的影响,艺术的发展也进入新媒体时代.无论是艺术的创作、传播还是消费,新媒体技术都为其提供了新的呈现方式、传播手段和参与渠道.新媒体的交互性、虚拟性、参与性等特点,为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特点,它有着与传统艺术作品不同的特征,不再局限于有形的空间和固定状态,而更加强调大众参与和公众的体验.在对艺术的消费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分享和多维度交流成为可能,同时虚拟与在场之间的融合性和互动性特征,也成为新媒体艺术的价值体现.由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金江波教授独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的《当代新媒体艺术特征》一书,从新媒体艺术的欣赏方式、传授模式、创作目的、艺术媒介和空间与运作机制等方面,对新媒体艺术进行了全面分析.作者详细解读了新媒体艺术的公共性特征,并结合新媒体艺术的个性体验,对新媒体艺术的本质特征进行了把握,为读者提供了认识新媒体艺术的人文视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