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学飞 《学语文》2010,(2):14-15
自从苏轼的《石钟山记》问世以来,“形说”和“声说”就成了石钟山命名的争论话题。游历过石钟山的人都知道,从外形上看,石钟山并不像“钟”。至于“山中空,形如钟”之说,则更站不住脚。山之有钟形溶洞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二册《石钟山记》一课中有这样的一段文字:“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课文注解将文中的“舟人”释为“船夫”,我们认为是不符合课文原意的。对照上下文,这里的“舟人”应当注解为“船上的人”方比较合适。先看上文。作者夜游石钟山,“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说明“小舟”中坐着三人:作者  相似文献   

3.
《石钟山记》中,苏轼在简介郦道元之说后写道:“是说也,人常疑之。”此中“人”,是否也包括作者苏轼在内呢?也就是说,苏轼在实地考察石钟山之前,是否也怀疑郦道元之说?这个问题,与文章关联甚大,似值得一辨。  相似文献   

4.
笔者从事中学语文教学近二十年 ,发现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中的问题较多。这对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局虽无决定性的影响 ,但终究是教材建设还较薄弱的表现。因此 ,实事求是地处理好教材中的每个训练问题 ,对于语文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下面我谈谈对课本中几处注释的看法 :一、《石钟山记》:“余方心动欲还 ,而大声发于水上 ,噌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课本注 :“舟人 ,船夫。”这一注释放在句中并无不妥 ,但从前后文来看 ,却不能成立。作者夜游石钟山 ,“独与迈乘小舟 ,至绝壁下”。可见船上载有三人 :作者本人 ,长子苏迈以及船夫 ,…  相似文献   

5.
偶读《四川师院学报》1978年第1期《苏轼和<石钟山记>》一文,感到文中对某些词语的理解还值得进一步商榷。现简述于下: “是说也,人常疑之。”的“常”字被讲成“经常”。按:“常”字在古汉语里,除了“经常”的意思外,还通“尝”,有“曾经”的意思。这里的“常”也以作“曾经”讲为宜。郦道元关于石钟山山名由来的解说由于太简略,因此曾经有人对他的说法表示过怀疑,这是可能的。但讲成人们常常对他的说法怀疑,就不大合乎实际了。 “舟人大恐”的“舟人”被讲为船上所有的人。我认为应照课本注释,作驾船人讲。只  相似文献   

6.
《石钟山记》是苏轼写的带有考察性质的游记,在这篇游记中,对于石钟山的命名,苏轼主张“风水如钟”说,而反对“石声如钟”说。  相似文献   

7.
苏轼《石钟山记》中分析世上没能流传下来“石钟山命名”的由来时,其中提到:“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中语教参》将这句译为:“渔人(和)船工虽然知道(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却不能(用文字)表达出来。”其中“虽”释为“虽然”。这样解释,貌似可通,联系全篇,却有碍文意。  相似文献   

8.
喜爱山水和旅游的我,一讲《小石潭记》、《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这些课文就会特别投入。我对学生说,古人是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  相似文献   

9.
吴永福 《现代语文》2014,(9):146-147
散文中,多有叙议结合的写法。比如苏轼的《石钟山记》先从石钟山的得名说起,并提出疑问。接着再写实地考察,即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对山川景物多有描绘。继而转入议论,并相应地提出观点:“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也是这样,先写游历,再转而议论。  相似文献   

10.
石钟山怎么会“全山皆空”江苏常州市一中杜秉庄高中语文第一册《石钟山记)注①中说:“明清时有人认为苏武关于石钟山命名原因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是:‘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第271页)一些爱刨根问底的学生问我:“石钟山怎么会‘全山皆...  相似文献   

11.
“遗踪”辨     
“遗踪”辨江西遂川中学郭世锻《石钟山记》有句云:“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课文注道:“[遗踪]旧址、陈迹。”按照这种注释,“访其遣踪”便是查访石钟山旧址了。这显然是难以说通的。一座山能有什么旧址的呢?莫不是夸娥氏把它背到了某个新的去处?注者也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2.
周振甫 《教师博览》2009,(12):52-53
清朝袁枚在《随园诗话》卷三里讲诗,称毛奇龄批评苏轼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说:定该鸭先知,难道鹅不知道吗?袁枚认为他批得不对,照这样说,《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难道只有雎鸠,没有斑鸠吗?看了这话,我们知道毛奇龄批错了,不能那样读诗。钱钟书先生不是这样,他找出《西河诗话》卷五来看,原来毛奇龄说,苏轼诗句是摹仿唐人诗“花间觅路鸟先知”,但摹仿得不好。人在找路,鸟熟悉花间的路,所以比人先知道。像鸭比谁先知道呢?  相似文献   

13.
《伊索寓言》中有一则非常著名的《狼和小羊》的故事。从前,一只狼在溪流上游喝水,看到一只小羊在下游喝水。“那是我的晚餐,”狼想,“我要找一个借口吃掉他。”于是,他恶狠狠地对小羊说:“你怎么敢弄脏了我的水?”“我没有,”小羊回答说,“我在下游喝水,怎么会弄脏你喝的水呢?”“那么,”狼见此计不成,  相似文献   

14.
读苏轼的《石钟山记》,总是这样想。关于石钟山得名的由来,至少有三种说法,一曰“风水声如钟”,二曰“石声如钟”,三曰“山形如钟”,这些观点各自有一番道理,后来又有“声形如钟”说。照这样看来,不同意苏轼“风水声如钟”观点的人岂不也可以讥之“简”“陋”?同时,许多山水的得名由来,诸如《山海经》的一些记载及“不周山”、“峨眉山”之类,本身就无从考证。绝世聪明的苏轼是应该明白这一点的。看来,苏轼先生创作《石钟山记》的目的可能不在于考证,而是在苦心孤诣地教导儿子苏迈的为官之道。可以说这是一篇“送子登仕途序”。不妨设想一下苏轼父子泛舟石钟山的情形。一叶扁舟逐着一弯新月,偶尔惊飞栖息的水鸟。鄱阳湖面,水波不兴,倒映着隐隐的青山。天性喜欢山水的苏轼,  相似文献   

15.
高圣峰 《现代语文》2007,(5):117-117
走进中国学作品长廊,历代骚人墨客的惜时叹逝之诗实在叫人眼花缭乱!“子在川上曰:‘逝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楚大夫艋原“惟草爪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一世之雄”曹孟德横槊而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短歌行》):诗仙太白也说“弃我去昨日之日不可斟”(《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云》);少陵野老则挠首低吟:“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赠卫八处士》)而岳飞凭栏高歌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更把壮怀激烈的渎书人之惜时推向了极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双石”不是“上、下石钟山”四川丰都师范曾平东江有志同志在《(石钟山记)中的“双石”究竟指什么?》(《中学语文教学》93·2期)一文中认为“双石”就是“上、下石钟山”。这一看法是错误的。我们从《衰字记》所载李渤的文章中摘引有关“双石”的部分如下:“予...  相似文献   

17.
老实地说,笔者原本是一个对小小说有成见的人。心里说:只有那么点儿字数,既要讲述故事,又要塑造人物,那怎么可能写得好?及至有一天我读了斯特林堡的《半张纸》,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少见多怪。不由得想起了毛泽东那句流传甚广的话:“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实践论》)  相似文献   

18.
“双石”辨     
“双石”辨河南省杞县平城高中刘世海《石钟山记》说李渤“得双石于潭上”,“双石”到底是个什么情形呢?有人认为,“双石”就是两块石头,一南一北,“且这南、北之间的距离绝非只有咫尺”(见《中学语文教学》1981年第5期,唐天永《(石钟山记)教学质疑》)。课...  相似文献   

19.
师:人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有谁知道,《论语》是一部怎样的书?  相似文献   

20.
借你凑个韵     
林岩 《大中专文苑》2009,(11):74-74
宋朝怀州人王齐叟是个诗词发烧友,在太原做掾官(宋制:路一级的属官)时曾作《青玉案》、《望江南》小词嘲讽上级——监司(路一级的长官)。监司闻之大怒,在一次会议之后训斥王齐叟:“你小子胆敢作《青玉案》、《望江南》小词讽刺领导?”王齐叟此刻词性大发,整整衣袖起身说:“居下位,常恐被人谗。只是曾填《青玉案》,何曾敢作《望江南》。请问马督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