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研究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研究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形式,也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选取27所高校作为样本,调查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研究的数量、质量、工作量、自身评价及意愿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的广度与深度、提高导师课题的学术水平、提高导师的有效指导、增加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在培养过程中的权重、加强相关理论研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7年“中国博士毕业生调查”的数据,分析博士生对导师的评价发现:博士生对导师感到满意的原因主要有导师学术水平高,师德师风优良,能给学生提供有效指导和自主发展支持,博士生对导师感到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指导和管控过多;博士生对导师的整体满意度评分较实际情况偏高,尤其与博士生对导师指导的实际满意度偏离较大。为博士生自主发展搭建广泛的支持网络,使他们得到更有效的指导,既要加强导师转换、集体指导等相关制度建设,更要进一步明确导师、院系和学校在博士生培养中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基于2020年对6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生调查的数据分析发现:由导师、研究团队和院校构成的研究共同体在博士生学术品格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导师的师德师风及其在博士生学术成长关键期的指导对于提升博士生的学术品格具有积极作用,研究团队积极的学术氛围及博士生在团队中的科研参与在其学术品格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院校的学术氛围营造和硬件资源支持对于博士生学术品格的形成亦具有比较重要的塑造作用。故须重视研究共同体对博士生学术品格的濡化功能,充分发挥研究共同体在提升博士生学术品格中的促进作用。为此应构建和完善“导师?研究团队?院校”三位一体的研究共同体,营造良好的博士生成长环境;同时,以增强博士生学术参与、加强导师关键期指导、营造包容互助的研究团队氛围、强化院校支持为切入点,涵育博士生的学术品格。  相似文献   

4.
级联指导模式在大科学时代的初级研究人才培养中日益盛行,我国主要研究型大学中超过三分之一的理工科博士生是在级联指导下成长.与传统认知学徒指导模式相比,级联指导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在学术志趣、知识深度理解、研究原创性和问题提出能力等核心科研素养上显著弱于认知学徒指导的效果.不过级联指导中的青年研究者与认知学徒指导中的导师在博士生科研生产力、部分科研认知能力和研究技能等的指导效果上不相上下,实验室合作教师可以有效弥补团队科学研究中导师指导精力稀缺的不足.作为科研后发型国家,博士生培养单位应构建以研究方向为纽带的级联指导模式;增强导师对博士生关键科研能力的直接指导;建立青年研究者参与博士生指导的激励机制;营造自由平等的科研互助文化.  相似文献   

5.
博士生教育作为最高层次的高等教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博士生教育中,导师指导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探讨导师指导与博士生自主性在其专业素养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分析全国24所高校的《高校博士生发展状况调查》数据,得到如下结论:(1)48%的博士生认为导师对自己的指导关系为"权威指导型",52%的博士生认为属于"伙伴合作型";(2)不同指导关系下,导师的指导行为存在显著差异;(3)导师的支持指导、博士生的自主性对博士生专业素养具有促进作用,而控制指导具有抑制作用。交互作用显示,在支持指导下,博士生的自主性更能够促进其专业素养的发展;(4)在权威指导关系下,博士生学术热情消退的比例更高,这与导师指导不利有关;(5)伙伴合作型的博士生对导师关注品行引导、关注健康方面具有较高的期待,而权威指导型的博士生对层级关系平等和不要沦为廉价劳动力具有更强烈的诉求。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导师是高校教师中的特殊群体,承担着教学、科研和研究生指导等工作任务。本文利用2014年对50余所研究生院高校的调查数据,对我国导师的压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导师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工作负荷和压力,其中科研与考核是最主要的压力源;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青年导师所承受的压力最大;而且从事普通学科(专业)的导师压力最大。此外,职业定位与取向、指导博士生规模、年龄以及学科(专业)地位是引发导师压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北京市10所高校2047名博士生的实证调查发现,导师的指导频率、指导方式、指导理念、指导范围是导学关系的影响要素。博士生普遍认为导师在学术指导、道德培养、生涯引导、情感支持四个方面对构建和谐导学关系发挥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全国博士质量调查结果为基础,借鉴国外师生互动关系研究、导师人际行为模型的思想,利用西安高校博士生调查数据,分析了博士生怎样看待导师对其的指导,并从学生的视角分析了体验到的不同师生互动关系对其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导师与博士生互动关系处于"高度合作+一定程度强势指导"和"高度合作+一定程度尊重学生观点和意见"时,更有利于博士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推进博士生的科研和学位论文进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导师遴选办法的计量分析发现:"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导师任职的基本条件上有刚性标准,但也探索柔性的遴选机制;教学要求主要集中于教学工作量;科研要求具有明确的量化标准,且覆盖论文、课题、知识转化多个方面,在校际呈现层次性特征;博士生导师遴选大多数是由学校审批,硕士生导师更多是由学院组织选拔聘任。大多数高校细化师德师风、学术伦理等评价规则,建立了明晰的"负面清单"。优化导师遴选需要回归导师职业活动的本身,更加注重教学过程、研究生指导的评价,并关注新型指导模式。  相似文献   

10.
博士生质量影响因素权重研究——基于五所高校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立博士生质量影响因素的权重是客观评价诸影响因素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所起正负效应的前提。采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事部2007年9月颁布的"全国博士质量调查问卷",对我国五所研究型大学在读博士生、博士生导师、研究生教育负责人以及毕业博士进行抽样调查,研究表明,在所有博士生质量影响因素中,"导师指导"、"学术氛围"两项的权重最大。  相似文献   

11.
通过“挑战杯”科技学术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渠道.但不少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开展“挑战杯”活动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宣传不够到位、制度不够健全、缺乏师资、缺乏项目、缺乏总结等.对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加大宣传,提高师生认识;建立制度,纳入创新活动整体设计;建设梯队,形成接力团队;广开渠道,优选创新项目;持续总结,提升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九五”与“十五”期间,笔者主持了素质教育、探究性教学等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的研究。在调研中,各地学校和教师对素质教育、高考改革等提出了许多问题。经较长时间探索,现就“高考改革的现状”、“素质教育的困惑:高考制度的危机”等五个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考试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实现科学合理的设计考试题的方法之一是设立试题库。建立《外科学》试题库,可以实现教考分离,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外科学》试题库具有题量多、题型广、试题客观规范、知识点全面的优点。使用《外科学》试题库可以增强保密性,防止考试作弊行为的发生。《外科学》试题库的建设有利于依据考试成绩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分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难题,针对这一难题,通过对我国农业现状和农民生活水平的分析,指出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人才强校”战略下的高校师资队伍创新团队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人才强校"战略下,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应大力推行创新团队建设,发挥团队优势,提高学校科学研究能力和学科建设水平,在实践中锻炼队伍。本文围绕着创新团队的本质特征,探讨了创新团队建设的主要措施,并提出了在创新团队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四个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实施“人才工程”、“素质工程”、“人心工程”、“一把手工程”,是新形势下加快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7.
"研究性学习"与语文"读写"课堂的有机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眼于改变学生单纯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对知识主动探求,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意识,有针对性地探讨了阅读、写作课与“研究性学习”有机整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研究型大学教师的访谈发现,"服务"是一个模糊的交叉领域,概念上的混乱和聘任晋升标准对服务责任的不重视,是导致教师忽视服务职责的重要原因。教师的某项活动是否属于"服务"应视其做事情时的立场而定,因而学术责任与学术道德之利他价值观的树立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9.
建设一流大学,各国有不同的战略。德国“卓越大学”的建设不以学科为导向,而是以“卓越集群”建设为重点。“卓越集群”聚焦重大研究问题,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鼓励不同学科和院系的研究者合作,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术平台。德国“卓越集群”的发展历程对中国“双一流”建设的启示在于,在注重学科基础建设的同时,应当考虑如何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为大学内部学科之间的合作与整合,为跨学科的研究团队的涌现多创造一些制度性条件。  相似文献   

20.
“新历史小谢,自生成之日起就存在着命名、指认等一系列问题上的争议,这一现象的出现,除了与其自身内涵和外延的不确定性有关之外,还与认知的视角和理论的转换密不可分。本文从概念述析和阶段演变的角度出发,渐次过渡到“历史”和“叙事”的问题。鉴于域外存在的理论背景,当代中国的“新历史小说”问题研究必须强调叙事的维度和历史的关联等侧面,而上述内容,正是认识这一现象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