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晓岚 《教育艺术》2003,(12):50-51
陕北,我生于斯,长于斯.近30年来,我在它深深的皱纹里时而俯瞰,时而仰望,时而哭泣,时而长笑…… 古老的陕北,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琢下,形成了山川、沟壑、高原、河流以及满世界厚厚的黄土奇观地貌. 大大小小的村落像天公随手撒下的一把谷豆,由此,便有了人迹,有了随意穴居的窑洞,形成了陕北特有的乡村景致.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身边,有一位“采得百花成蜜后,为我辛苦为我甜”的“她”。“她”秀外慧中,与众不同。“她”才华横溢,经纶满腹。集百家之灵气,聚现代之精华。“她”,时而是忠心耿耿之臣,时而是循循善诱之师,时而又是与你携手共进的莫逆之友。“她”既是指路人又是挑战者。  相似文献   

3.
暑假,我和妈妈来到陕北林区,游陕北的松树沟。这天天气真好,天蓝蓝、山青青、水碧碧。我呼吸着这山间空气,感到全身舒服极了! 我和妈妈步行出发,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我和妈妈步行了一个多小时的路,终于来到了松树沟。抬头望去,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一座座大山上,长满了绿油油的松树,一阵风吹过,松树被吹得摇摆不定,发出“沙沙”的声  相似文献   

4.
走近她     
每次看到她,都像读一本书,听一张唱片……她有着一种淡淡的美,时而沉静,时而忧郁,时而莞尔,时而蕴藉。初相见,就被她吸引;从此,我就一直用少女的敏感关  相似文献   

5.
陕北民歌是陕北人苦乐生活的艺术结晶,对生于斯长于斯的现实主义作家路遥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路遥的绝大部分作品都被陕北民歌所浸淫。在路遥的小说中,贯穿着理想与现实、浪漫与悲情的矛盾与纠结,悲情基调与浪漫气息的交织便成了路遥作品最显著的风格特征和艺术张力之所在。文章探讨了陕北民歌在路遥小说这一风格特征形成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音乐,这个在我十二年光阴中占据了不可动摇的地位的精灵,这个时而忧伤时而欢喜的"百变小樱",让我静静地聆听着,聆听着她的诉说……清晨,当太阳像聚光灯一样照  相似文献   

7.
稻香里寻她     
<正>深秋的无名小城,眼望四周,刚刚还是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的风景,却被秋雨打乱,时而夹着寒风,空气中湿润的味道。细数来到这里的日子,有六七个年头了,父亲去世,母亲离开后,我便成了流浪画家。每天的街头,幸好有人捧场丢几个硬币,刚好果腹。也许因为久久没有人抛下橄榄枝,我的心只愿停留在对美景的自我陶醉中,特别是秋景:枫叶、秋  相似文献   

8.
为她而鲜艳     
生物学家发现,某些雌性动物在择偶时常常会偏爱具有鲜艳色彩的雄性动物。查理·达尔文在他所著的《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中提到极乐鸟时指出:“当我们欣赏一头正在雌鸟面前炫耀其优美的羽毛或华丽色彩的雄鸟时,不会怀疑雌鸟是赞赏其雄性伙伴的美丽外形的。”那么,雌性动物选择色彩最艳丽的雄性动物作配偶的好处是什么呢?难道这种行为仅仅是动物的一种爱美之心吗?大量的证据表明,为了满足整个物种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许多雌性动物都有一些遗传性的择偶标准。例如,雌性绿树蛙总是优先引诱叫得最响亮、最频繁的雄蛙;雌性蛙总是优先引诱色彩最鲜艳…  相似文献   

9.
正@陆苏的落花流水:下雨了,天地突然相见,在雨丝及地的瞬间,云影顺着雨丝荡下来,草香沿着雨丝攀上去,多美。很想知道,雨水在天上是平铺着打盹,还是折叠着关灯做梦?还有,上天是怎么把一匹雨水加工成了一束雨丝?用筛子还是网?要完成那么大的一场雨,真是件天大的事呢。每一根雨丝,都很了不起。凉小天:二月的雪已经走了,三月的雨还会远吗?@文摘精选:本想把日子过成诗,时而简单,时而精致。不料日子却过成了我的歌,时而不靠谱,时而不着调。  相似文献   

10.
作家孙犁说过:入情入理,就成艺术。在课堂教学中,那有感情的朗读亦是艺术,或是艺术再创造。学生的朗读有感情了,就不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当他们的声音随着课文句子意思而变化,时而亲切、时而悲愤、时而轻快、时而沉重之时,你就知道学生的思想已经进入  相似文献   

11.
时光如梭,在不经意间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致力于高中语文教学已经整整23年。从春花怒放,到夏荷盛开,再到秋果飘香,在语文路上我踏歌而行,时而因钟爱语文而激情放歌,时而因课堂失意而郁闷低吟,时而因教研偶得而快慰浅唱。  相似文献   

12.
姚忠惠 《班主任》2009,(6):60-60
为了鼓励孩子,我在班上设立了很多奖项:识字之星、背书之星、进步之星、劳动之星、体育之星、阅读之星……到了期末,几乎每个学生都获了奖,有些学生甚至能抱出三四十个我奖给他们的本子,班上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当我正在为自己的做法暗暗得意时,偶然看到一个小故事:  相似文献   

13.
武文革老师有一头乌黑的短发,秀美的眼睛中闪耀着使人信服的光芒。小学1年级时,我妈妈去西安读研究生,在我最需要她帮助的时候,她却不在我身边。因为这,我不喜欢和同学一起玩了,从小爱玩的我变得沉默寡言。班主任武老师就在这时出现在我的面前,她为我洗  相似文献   

14.
鲍照作为南朝刘宋文坛大家,其诗、文、辞赋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纵观鲍照的赋作,则会发现作者时而流露出自己的现实处境之悲,时而为生命的短暂易逝而感伤,时而又充满着昔盛今衰之叹。这些无不使他的赋作充满着浓郁的感伤色彩。作者的这些感伤情绪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与他的家庭出身、仕途遭遇以及他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女儿培佳有一连串与生俱来的问题:严重智能不足、癫痫症、轻微脑性麻痹,和名为“蔓延性发展迟怠”的自闭症。 她总是需要彻底的照护。我的先生斯奇是牧师,我们还有两个年纪很小的孩子要抚养,负担非常沉重。当时我真的一点都不知道如何渡过这难关。 如今培佳已七岁,对这个问题我已经有了答案。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上,我捧起语文书满怀信心地对孩子们说:“老师来把这篇课文读一读,大家可要听仔细了!”我有声有色地读着,时而轻,时而重,时而急促,时而缓慢……“孩子们,肯定会听得入了迷吧!”我猜测着孩子们听我朗读时的表现。然而,我却出乎意料地听到了孩子们天真的笑声,那笑可不是为我的朗读在喝彩。我顿时懵了。课后,我问孩子们:“为什么听老师的朗读要笑呀?”“老师,我觉得挺好笑的。你把自己当做课文里的小朋友了!”“老师,  相似文献   

17.
想不到。无论如何想不到:你们二位居然死在同一个时辰之内:前几天,你俩不是还在活蹦乱跳吗?多么健壮哟,健壮得如同两头小象一样;憨态可掬哟,每天都在县招所为你们专修的家园里,时而哼哼歌唱,时而鼾声大作;无忧无虑哟,你们整天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你们二位怎么会突然而死呢?招待所的泔水里,有牛肉和烧鸡。有海参有鱿鱼……可你们哪里会想到,泔水缸里居然还溶着高浓度的琼浆玉液?咎由自取哟,不擅长饮酒的你们,却放开肚皮,狂饮滥喝哟,终于卧刨不起,醉醺醺地去见了上帝。  相似文献   

18.
时光悄无声息地流逝,生命的年轮转过了多彩的童年,转到了金色的少年。有人说,生命是一张未经渲染的画纸,需要我们用画笔在上面涂抹人生的色彩。选择了什么颜色,就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生命又是一首跌宕起伏的乐曲,时而激越,时而舒缓,其中的各种滋味又哪里能被身为少年的你我参透?细心感受,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张宏全 《考试周刊》2013,(97):42-43
<正>朗读具有情感美,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真挚火热的心(除了少数凄美的故事外)。朗读具有语言美,时而如潺潺流水,时而如火山喷发,时而如新春闷雷,时而如柳丝悠扬。朗读具有节奏美,时而强,时而弱,时而缓时而急,给人回味无穷、余音萦绕的境界。朗读具有潜在的功效,学生在众多的朗读中练成口顺心顺,渐渐地升华到手顺笔顺文通,文笔粗糙简陋也让朗读粉饰  相似文献   

20.
前几天参加了全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有一位老师执教了人教版四年级的《她是我的朋友》一课。这篇精读课文描写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孩子阮恒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同伴,误认为献了血就会死去,却毅然献出自己的鲜血,挽救了同伴的生命。当教学进行到阮恒为朋友献血正犹豫不决时,教师问:如果是你们,会怎么办呢?大多数同学都毫不犹豫地回答愿意为同伴献血。可是却有一位男同学站起来说:“我不会给她献血,如果我死了多可惜呀,妈妈会多伤心啊!”老师在课堂上没做任何评价,就让他坐下了。下课后与其他教研员谈起此事,有位教研员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