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犁头草中化学成分及总黄酮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犁头草中的化学成分,测定犁头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鉴别法对犁头草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74nm处测定犁头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犁头草提取物中含有大量黄酮,总黄嗣含量为15.5%,芦丁对照品在0.800~16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7,总黄酮平均回收率为99.5%,RSD为1.76%.结论:该研究首次报道了犁头草中的化学成分及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此方法仪器要求低、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作为犁头草总黄酮研究及含量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研究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提取山竹果皮中的总黄酮工艺,并通过测定总黄酮的还原能力表征其抗氧化能力.实验中采用乙醇为提取剂,分别对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等进行单因素实验,选取3因素3水平进行正交试验提取总黄酮.结果表明,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50 min,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30,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0.349%.用含不同浓度的总黄酮提取液进行还原能力测定实验,得出总黄酮浓度越大,其抗氧化性能也越强.  相似文献   

3.
用乙醇热回流提取法对阿里红中总黄酮进行了提取,通过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测定了阿里红中总黄酮含量.本法简便,快速,可用于阿里红生药及其制剂总黄酮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柑橘不同部位黄酮含量对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柑橘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及其提取物对亚硝酸盐的清除能力,并研究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化橘红中的总黄酮含量最高、对亚硝酸盐的清除能力最强,其次是橘皮、橘络、橘核;亚硝酸盐清除率与总黄酮含量相关,相关系数为0.89087.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鱼腥草鲜品、干品,根、茎、叶半年的跟踪测定,得出鱼腥草鲜品中总黄酮的含量大于干品中的含量,其中根、茎、叶中总黄酮含量以叶中含量最高,而含量最高的是10月采收的鲜叶,其总黄酮含量为823.42mg/100g.  相似文献   

6.
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确定枇杷酒中总黄酮的含量,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测定条件。确定了NaNO2、Al(NO3)3和NaOH浓度分别为4%、0.5%和6%(质量分数)时最适合用于枇杷酒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最后,通过芦丁标准曲线确定总黄酮含量。以上方法简便、稳定、可靠,容易操作,可以作为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欧亚旋覆花中总黄酮质量分数随生长时期的变化情况,以及总黄酮质量分数与抗真菌活性之间的关系,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5个生长时期欧亚旋覆花根、茎、叶和花中总黄酮的质量分数,并测定了不同时期总黄酮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抗菌活性.总黄酮质量分数测定结果表明:5月份采集的欧亚旋覆花茎和叶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其总黄酮质量分数分别为5.88%和6.13%,超过花序中总黄酮的质量分数.总体上欧亚旋覆花花朵总黄酮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抗菌活性较为明显,对小麦赤霉病菌以外的其他5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都在60%以上,但欧亚旋覆花各组织总黄酮质量分数与其抗菌活性没有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西红柿作为研究对象,以芦丁作为标准品,研究了提取剂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因素对西红柿中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采用分光光度法对两种不同产地西红柿中的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该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9.
金花葵总黄酮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波 《宜春学院学报》2009,31(4):101-102
目的:研究金花葵总黄酮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金花葵花中的总黄酮,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浓度金花葵总黄酮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金花葵总黄酮对酪氨酸酶的活性存在一定抑制作用,且随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对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当总黄酮浓度为1.50mg/mL时,达到最高抑制率(79.5%)。结论:金花葵总黄酮具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故有一定的美白功效,在美容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油菜蜂花粉中总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一种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应用于测定油菜蜂花粉中的总黄酮含量,测定波长510nm,参比波长584nm,平均回收率98.2%,RSD=1.23%(n=5).结果表明,青海产油菜蜂花粉中总黄酮平均含量为3.22%.该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1.
考察了不同显色剂对分光光度法测定萹蓄总黄酮的影响.实验以三氯化铝作为显色剂,在418 nm波长处,测得萹蓄中总黄酮含量为12.012 mg/g,回收率为102.1%.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萹蓄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雪菊中总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雪菊中总黄酮含量。方法:将雪菊分别用6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三次,以芦丁为标准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雪菊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总黄酮含量为20.74%。结论:雪菊的总黄酮含量比其它菊花要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解析热提法效率较高,提取所用时间较短.昆仑雪菊总黄酮在浓度为0.008~0.080mg· mL-1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回归方程为A=15.508C-0.0044,R2=0.9995.水煮提液中的总黄酮含量最高,平均为16.62%;而乙醇回流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较低,为9.04%.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昆仑雪菊总黄酮在一个小时之内稳定性良好.昆仑雪菊中水溶性总黄酮含量高,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濒危植物桫椤叶和茎干中可溶性糖和总黄酮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桫椤叶和茎干中可溶性糖和总黄酮的含量,其中桫椤叶中可溶性糖为21.42%,总黄酮含量为6.24%;桫椤茎干中可溶性糖为4.08%,总黄酮含量为5.39%。  相似文献   

15.
濒危植物桫椤叶和茎干中可溶牲糖和总黄酮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桫椤叶和茎干中可溶性糖和总黄酮的含量,其中桫椤叶中可溶性糖为21.42%,总黄酮含量为6.24%;桫椤茎干中可溶性糖为4.08%,总黄酮含量为5.39%.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从油菜蜂花粉中提取总黄酮 ,并测定其含量。方法 :采用超声技术提取总黄酮 ,用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 :油菜蜂花粉中总黄酮含量为 (30 .5 0± 1.0 0 ) % ,平均回收率为 99.6 0 % ,RSD =2 .95 % (n =6 )。结论 :运用超声技术从油菜蜂花粉中提取总黄酮 ,可提高提取率 ,节省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17.
采用乙醇提取楮树叶中的总黄酮,并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标准品测定楮树叶中总黄酮的提取率。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四个主要因素对黄酮提取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楮树叶中总黄酮提取的条件。结果表明:楮树叶中总黄酮乙醇提取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20,温度70℃,时间2 h/次,提取2次,该条件下楮树叶总黄酮提取率为58.0 mg/g。本工艺简单可行,可能为楮树药用价值、经济价值的进一步研究和工业化生产实践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知母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70%乙醇提取知母总黄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知母总黄酮进行测定.结果:芒果苷线性关系为y=0.2309x-0.0031(r=0.9993),加样回收率为99.32%,相对标准偏差1.40%.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合测定知母总黄酮的含量,可以作为知母质量检验的一个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粉花月见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无水乙醇作为回流提取溶剂,在375nm处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粉花月见草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测得粉花月见草中总黄酮的含量为1.4435mg/g,精密度RSD=0.14%(n=5),回收率为90.87%~98.98%。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植物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0.
采用冷浸法提取杜仲叶中的总黄酮,探讨最佳的提取测定条件,经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浸提温度为17℃;最佳乙醇浓度为70%,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64%,测定回收率为99.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