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广西新闻出版局直属二层单位、各地市新闻出版局和局机关处室全面推行双效目标管理责任制。2.广西出版改革与发展理论研讨会成果丰硕。李祖泽、陈昕、谢明清、周立伟到会作专题发言。3.成功举办首届广西(桂林)书市,取得显著成绩;参加第九届全国书市,订货码洋达3200万元,居全国第八位。4.《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世界绘画邮票鉴赏大图典》、《贫困中的期盼——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女童和妇女教育》、《中国南方洪涝灾害与防灾减灾》、《一个中国孩子的英雄喜剧》等5种图书获第11届中国图书奖。  相似文献   

2.
情系中国的防灾减灾──评《长江黄河流域旱涝规律和成因研究》门丽雅长江、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然*而,千百年来它的旱涝灾害却*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多难的命运。干旱和洪涝灾害是我国自*然灾害中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的气候灾害,每年约造成千亿...  相似文献   

3.
肖鹏  张栋 《北京档案》2011,(9):42-43
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是档案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国内档案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维护和确保档案的安全提出了相应的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城市绿地防灾减灾的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而防灾减灾植物的选择与配置直接关系到城市防灾减灾的效果。本文分析了植物在防灾减灾绿地中具有的防火、避震、防风、防洪功能,就如何在福州市科学选择防灾减灾植物进行探讨,并提出防火、避震、防风植物合理配置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探寻灾害报道的模式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 近来,围绕纪念唐山地震30周年,防灾减灾报道形成热潮;印尼海啸和我国南部部分省区因台风引起的洪涝灾害等突发事件,也令媒体投入不少报道力量,引起我们对防灾减灾报道的思考.我国是各类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科学的预报和公众充分准备是减灾的重要手段;而在人类的预防手段难以达到足够准确的情况下,公共安全教育是最好的灾害救援手段.从这个角度上说,新闻媒体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6.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是首部全面反映我国气象灾害史的历史书,又是我国开展灾害研究,指导防灾减灾的最全面、最权威的资料性工具书。经过三年的努力,灾害大典辽宁卷已付梓出版。  相似文献   

7.
1998年夏,我国人民同洪水进行了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我国新闻工作者及时报道,弘扬了正气,鼓舞了斗志,表现出崇高的敬业精神,为夺取抗洪抢险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包括洪涝灾害在内的重大自然灾害,历来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为了提高全民族、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促进社会公众更好地理解减灾科学和减灾工作,以防患于未然,需要认真加强对减灾科学和减灾工作的新闻宣传力度和新闻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8.
今年5月以来,中国南方地区连续遭遇了十余场暴雨袭击;多省区遭遇严重的洪涝灾害。《中国新闻周刊》就今年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专访了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  相似文献   

9.
灾难是媒体的热点,相比较而言,防灾减灾是新闻的冷点.媒体应该报道哪些防灾减灾新闻?如何处理与防灾减灾组织的关系?在防灾减灾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美国媒体有一套自己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陈书义 《大观周刊》2012,(33):135-135
面对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和电网运行过程中的事故隐患,如何积极有效地做好防灾减灾是摆在电力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就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防灾减灾机制建设进行了探讨分析。因此,清晰认识灾害种类是做好防灾减灾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1.
王卫明  陈娇 《青年记者》2012,(27):22-23
《南方周末》“绿色”板块虽然并非直接报道灾害,但其中的部分报道可对改善地球环境、防灾减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来,灾害现象每年或大或小都有发生,这一时期,我国依旧延续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形成的系列防灾减灾先进思想,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和完善了若干防灾减灾思想理念,持续把防灾减灾作为国家发展事业的关键。本文以建国以来我国防灾减灾思想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共产党防灾减灾思想在主旨追求、救助措施、价值理念、实施机制等方面进行四维透视。  相似文献   

13.
气象出版社组织策划出版的《防雷避险手册》及《防雷避险常识》挂图荣获了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几张挂图能够获此殊荣,可见国家对防灾减灾、保障人民安全福祉的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相继推出言论文集《意外或偶然——报人读史札记》、《热言时代:南方都市报时评精选(第一辑)》、《百姓知情天下太平》。作为南方乃至中国媒体的重要言论阵地,广东三报在展示言论成绩的同时,也局部透射了三家报纸的言论风格。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近几年青岛防雷工作,分析总结了青岛市气象防雷中心在强化防灾减灾、推进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中取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方仁 《传媒观察》2007,(2):12-14
《南方都市报》走过十年,它开启了中国新一代都市报的大潮,新主流媒体的定位和“做中国最好报纸”的追求,使《南方都市报》脱颖而出,2002年3月,《南方都市报》推出“焦点”“时评”和“对话”。当时的焦点和对话都做本地题材,主要是为了广州和深圳两地的新闻本地化,深圳和广州各做各的,两地读者看到的内容不一样。2003年3月,《南方都市报》正式成立深度小组。2003年4月1日,报社取消“焦点”,正式推出“深度对话”,开始走全国化道路。“深度对话”的推出反映出《南方都市报》做新闻的特点:一则,体现了敢抢新闻、追求独家新闻的传统;二则,维护了报纸一贯的形象;三则敢于承担一定的政治风险。《南方都市报》跟其他报社在做新闻方面有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像和洪水抢时间一样,有敢“闯”的主动意识。  相似文献   

17.
最近几年,人们普遍感觉:媒体有关自然灾害和防灾减灾的报道越来越多、越来越重.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甚至全球进入自然灾害频发期,全球化趋势加大了灾害影响的"蝴蝶效应",也提高了相关报道的关注度与需求度.更重要的是,我们对防灾减灾新闻的态度发生了极大改变.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闻周刊》2009,(17):10-10
5月11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首次发表《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全面介绍中国减灾的事业以及今后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9.
由我国灾害学家马宗晋院士和知名社会保障专家郑功成教授共同主编“中国灾害研究丛书”,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套被于光远先生称为“警告性未来研究”的丛书是我国灾害学界的一项重大出版工程,堪称当代中国灾害问题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这套丛书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丛书规模恢宏,涵盖了灾害问题研究的主要领域。全套丛书包括《灾害学导论》、《灾害经济学》、《灾害社会学》、《灾害管理学》、《灾害统计学》、《灾害保障学》、《灾害历史学》、《灾害医学》、《中国气象海洋洪涝灾害》、《中国地质地震灾害》、《中国矿山灾害…  相似文献   

20.
顾林生面前摆放着三本厚厚的资料;约50万字的《东京都地区防灾规划——震灾篇》,近百万字的《东京都地区防灾规划——资料篇》以及约250万字的《日本防灾危机管理6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