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情感是歌唱的生命,也是声乐作品的灵魂。《黄河怨》是一部充满了浓厚的悲剧性的声乐作品,是难度较大的声乐作品,歌唱者要具备良好的歌唱条件,把握好作品的艺术背景、结构、基调以及强大的艺术生命力等方面特征,才能完美表达《黄河怨》的主题情节和艺术情感。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方石声乐作品《土家女儿会》作为研究的实例,探究声乐作品的文化内涵与创作意蕴,以及演唱者对作品的艺术处理和演唱设计,反映作品流露的审美品位和文化底蕴,以及如何从音乐内容和音乐情感角度完美诠释声乐作品,从而构建声乐演唱与声乐作品的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3.
冼星海、光未然创作的《黄河大合唱》自诞生以来,始终以激昂的斗志激励着中华民族的前进。这首声乐作品不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幸福美好的今天,都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鼓舞着人心,体现了音乐艺术的多元化功能。《黄河大合唱》作为一部经典的声乐作品,展现了丰富的音乐特征,塑造了多元的音乐形象,在演唱的二度艺术创作中也充分彰显了红色歌曲特有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西方的歌剧艺术是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在人类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20世纪传入中国后,中国的艺术工作者也将歌剧与本民族的曲调进行了结合,产生出了一批优秀的歌剧作品。其中歌剧《白毛女》在中国歌剧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白毛女》中《杨白劳》选段以它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也成为了众多声乐工作者喜爱的声乐作品。本文作者从自身的演唱感受出发,从歌曲的时代背景,音乐特征,演唱技巧和感情处理三个个方面,深入剖析歌曲《杨白劳》,从而更好的进行艺术表达。  相似文献   

5.
声乐是人类最原始的音乐,并且是与诗、词、舞蹈密切相关的,既是声音的艺术,同时也是情感的艺术及体现.因此对中国艺术歌曲《阳关三叠》进行赏析,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首作品的内涵及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鸟儿在风中歌唱》是由作曲家刘聪,以及词作家樊孝斌共同创作完成的一首声乐艺术歌曲.除此之外刘聪还创作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故园恋》、《在青翠的山谷里》、《淋湿的梦》等广为流传的艺术作品.《鸟儿在风中歌唱》是一首花腔女高音独唱声乐作品,它要求表演者在演唱过程中,既需要以良好的歌唱状态为基础,通过花腔演唱技巧来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同时还需要以恰当的艺术想象和情感处理来表达歌曲的艺术风格与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7.
在声乐学习和演唱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忽略对情感的表达,虽然有漂亮的音色和音质,却因为没有情感而无法诠释作品。声情并茂的演唱是艺术的创作原则,也是唱好一首歌曲的标准。笔者通过自身在声乐学习和演唱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结合歌曲《月光恋》,并从它的创作背景、艺术特征和情感表达等方面来谈歌曲演唱中情感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艺术歌曲《望乡词》,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一首优秀声乐作品。本文从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入手,详细介绍了歌曲的来龙去脉和词曲作者的基本情况。进而深入到作品本身,对歌曲的音乐要素、艺术风格和情感意蕴做出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诠释,并对其艺术价值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的演唱和理解歌剧《苍原》的主要唱段《情歌》,本人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分析,在查阅、整合大量参考文献之后,从更专业,更客观的角度阐述人物情感,分析作品内涵。本文通过对女主角娜仁高娃的人物情感分析,更深层次的探索《情歌》的艺术表现和演唱技巧,同时也能提高本人在声乐演唱上的理解力和音乐表现力。本文以歌剧《苍原》中的主要唱段《情歌》为主要研究内容:第一部分将对中国歌剧的发展概况做粗浅的阐释;第二部分将简单地对歌剧《苍原》的创作背景进行了解;第三部分从娜仁高娃的性格特征及人物情感着手分析《情歌》的艺术表现;第四部分将对作品进行分析并简单的谈及自己在演唱过程中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在众多声乐作品中,笔者认为最难以演唱的并不是歌剧中的咏叹调而是艺术歌曲。艺术歌曲属于室内乐,是声乐作品的一部分,最早是在欧洲的宫廷和家庭的小型聚会上演出。它是作曲家根据诗人、文学家的作品谱写的抒情歌曲,在歌词和音乐上都有很高的艺术性。与诗词的结合带来的戏剧性的表现手法,使它能够在较短的篇幅中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艺术歌曲可以深入细致地表达人们具体细微的情感世界,极富感染力,因而世代相传。为了更好地把握作品的风格特点、歌词的艺术内涵及音乐的意境,演唱者个人的文化修养、声音的运用、呼吸分句、情感把握等各方面都要有很高的水准。笔者根据演唱《我爱你》的感受,从几个方面分析、探讨贝多芬的首艺术歌曲的情感表现。  相似文献   

11.
井源源 《文教资料》2010,(7):104-105
声乐作为一门音乐艺术学科,其教学具有严格的系统性。《孔空声乐练习曲》就是在声乐基础学习过程中运用得最为广泛的一本教材,也是声乐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技术教学过程中艺术指导性发挥的典范之作。它除了在基础声乐技能培训方面具有多样性与完整性的优点外,最突出的特点则是在钢琴伴奏的写作与配合方面。而正是这一特点,赋予这本教材许多其它声乐练习曲所没有的研究意义与训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电影《立春》为例探微电影音乐中声乐的艺术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外电影发展史中,电影音乐功不可没。中国著名导演顾长卫在其电影作品《立春》中,匠心独具地将中西方声乐经典置溶于电影音乐之中,以音画同步、音画逆行的艺术手法将声乐作品音乐形象与影片故事情节巧妙糅合,彰显了声乐的艺术魅力,推动、提升了影片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刻画深度,同时,赋予了影片更加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3.
《小河淌水》是一首云南地区的民歌,传唱多年,期间分别由黄虹、朱逢博、彭丽媛等对此首歌曲进行了不同的演绎。《小河淌水》的歌词是用最纯朴的词汇描述了当地的自然景观,曲调富有活力与纯情,是一首情感真挚且轻快的民间曲调,也正是引起轻松、优美、浪漫的风格被众人传唱至今。声乐是一种音乐形式,可包括美声唱法、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等,其艺术表现形式颇多,在本文中将以一首经典的《小河淌水》声乐作品来分析其歌曲中所具有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14.
由冼星海和光未然共同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是我国的经典声乐作品之一,其丰富的音乐特征、多元的音乐形象彰显了红色歌曲不可比拟的魅力。这首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虽然是战争年代,但是在国家环境相对和平稳定的今天,它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始终鼓舞着中华儿女不断前进。本文笔者首先从《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音乐文学特征出发,分别从音乐情感、爱国主义精神与鲜明的民族色彩等方面解析《黄河大合唱》浓郁的艺术特色,最后介绍男声独唱、女声合唱以及女声独唱在《黄河大合唱》中的演唱技巧与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5.
在莫扎特创作的音乐中,几乎涉及了所有的音乐体裁,然而,其作品涉及的主要体裁形式就是歌剧,他的许多歌剧至今仍在歌剧舞台中占据重要位置,且佳作之多,流传之广令人称奇。这位音乐史上的巨匠,不仅创作的歌剧久演不衰,且剧中许多咏叹调曲目,被列为声乐艺术教学的重点学习曲目,本文简要剖析了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伯爵夫人的咏叹调。  相似文献   

16.
从艺术歌曲《孟姜女》谈声乐演唱的情感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艺术歌曲《孟姜女》和民歌《孟姜女》在音乐形式和表达情感方面的差异,说明声乐不仅是声音的艺术,也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的歌唱,即使有好的声音也最多是质好的“发声器”而已,所以对声乐作品进行恰当的情感处理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演唱出来的声乐作品更加动听感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岸边洁白的玫瑰花》这首声乐作品的创作背景、词意、曲调、歌唱情感与技巧的分析,充分展示了傲蕾一兰这位民族女英雄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内心复杂的情感,并对作品的歌唱情感与演唱技巧做了深刻的艺术处理,使这首声乐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1]。  相似文献   

18.
严雅萍 《考试周刊》2012,(88):16-18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枫桥夜泊》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黎英海先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根据唐代诗人张继的七言绝句谱成的作品.将音乐之美与诗词之美完美地融合,使之呈现出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本文主要从声乐演唱技巧的把握、情感的处理及与钢琴伴奏相结合等方面展开对作品演唱风格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我爱这土地》是中国著名作曲家陆在易根据艾青的抒情诗改编而成的艺术歌曲,这首艺术歌曲是音乐与文学的完美结合.《我爱这土地》是一首抒情女高音独唱声乐作品,在演唱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扎实的歌唱技巧基础来实现音乐形象,也需要艺术想象和情感的处理来更好的演绎作品。  相似文献   

20.
中国歌剧《苍原》中的咏叹调《情歌》,用西方歌剧的音乐结构创作手法和表演形式,呈现中国民族特色的经典唱段。在演唱时应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充分挖掘音乐内在的民族元素,展现作品其特别的民族情感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