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4 毫秒
1.
琵琶作为我国传统民族乐器之一,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作为中国最富表现力的民族乐器。现如今,被愈来愈多的琴童及家长喜爱,进而选择琵琶作为音乐入门的引玉之砖。这就应引起琵琶教育者的重视,努力使少儿琵琶学习更具科学性。本文将简要论述少儿琵琶学习前的两个重要方面,使老师及家长均能够更清楚学琴前需要有何准备。  相似文献   

2.
知识迁移理论在学会学习以及"减负"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生学会学习"是当今教育界、家长、教师共同向往追求的目标,并成为教育心理学、学习学和教学论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减负"也是大家孜孜以求的教育口号。近年来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围绕这些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但"减负"问题却收效甚微。迁移理论的研究为"减负"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本文探讨了利用知识迁移理论在学会学习以及减轻学生负担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也释"胡琴琵琶与羌笛"--兼与胥洪泉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胡琴琵琶与羌笛"一句,历来注家都认为此句包括三种乐器,而胥洪泉同志最近撰文认为唐代"胡琴就是琵琶",该句只有两种乐器,即"琵琶"和"羌笛".本文通过剖析胥文论证过程的自相矛盾,考释唐代"胡琴"一词的真正含义,并联系岑参原诗的具体语境等方法证明"胡琴"不仅是乐器,甚至可能包括几种胡人乐器,从而纠驳了胥文的错误说法.  相似文献   

4.
高校毕业生“弱势”群体就业现状、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弱势"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一直困扰着高校、学生及其家长,学校应及时摸清"弱势"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并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习能力困难、身体残疾、心理问题等不同类型的"弱势"毕业生,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帮助他们尽早就业.  相似文献   

5.
一、奉献一颗爱心,燃起希望 “学困生”因学习成绩差而产生自卑感,学习上主动性不够。表现在课堂上,不积极主动发言,作业也不积极做,久而久之,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学习越来越吃力,有些家长也对孩子感到失望。如我班的一个学困生,家长见到我说:“我的孩子不是学习的料,我也不指望他光宗耀祖,你只要看住孩子,不让他学坏就行。”我耐心地...  相似文献   

6.
随着"留守儿童"的出现,"留守儿童"的英语学习问题也逐步成为了众多学校、教育者和家长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从介绍"留守儿童"的英语学习现状入手,剖析了影响"留守儿童"英语学习的因素,最后提出了解决"留守儿童"英语学习障碍的可行性办法.  相似文献   

7.
好奇中阮     
阮,即"阮咸",华夏古琵琶的一种,起源于秦汉以古长安(今西安)为中心的中国西北地区。当时名为"琵琶",后亦有"秦琵琶""直项琵琶"之称。分为"大阮、中阮和小阮"。我正在学习的是中阮。  相似文献   

8.
与教育有关的谚语和俗语是反映乡村社会关于儿童教育的"理".家长和教师对这些"理"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信仰.这些"理"倾向于支持亲师的权威和惩罚学生,致使学生的学习生活笼罩着恐惧气氛.免于恐惧的教育是儿童幸福生活的起点,而合道德性与合法的教育是儿童免于恐惧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采用情境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确保学生学习效率不断提升,同时,也使得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发展的同时民众的精神文明素养也在不断提升,琵琶教学逐步走入民众视野,因此,在琵琶教学中采用情境式教学法,促使学生对琵琶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从而促使琵琶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琵琶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本文将对情境式教学法在琵琶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其更好的为琵琶教学开展服务。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大力推进"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如何紧跟形势,调整各自的工作与学习方式,成为当前社会和学校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成都市成飞中学在全面贯彻落实"五项管理"与"双减"政策视域下,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推行"三课四步曲"教学法,坚持班级公示作业与"七约定"制度,坚持兴趣特长和技能培养相结合、课外活动和...  相似文献   

11.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不仅要给学生知识,而且要给学生洞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自学就是要让学生自觉自愿地、主动地学,而不是教师、家长强迫着学,为对付考试而被迫学.自学能力就是自己有目的、有计划、主动地学习知识、锻炼技能、获得多种信息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认识能力,是学生的智能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休业式"是一个学期结束前的"最后一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一些学生往往会以各种理由缺席,部分家长还会对"休业式"表露出抱怨情绪,有些配班教师也会有所不满意.对此,班主任要在"善于尊重"上下功夫、做文章,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理解家长的正常想法,尊重配班教师的同等权利,调整自己的不适心态,预设活动的最佳流程,确保"休业式"能够顺利达成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3.
浅谈对高职生的定位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运钧 《职教论坛》2005,(11):55-56
当前高职学生定位失当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对定位不准进行分析,从社会、学校、家长、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入手,加强"定位"教育,推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所涉及的基层琵琶教学的对象,主要是指各音乐院校的专业学生以外的琵琶学习群体,这部分群体在广大琵琶学习者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且层次复杂多样、学琴目的各有不同。因此,教学中要正确地掌握基层琵琶教学的规律,科学地运用基层琵琶教学的特殊原则,努力将基层琵琶教学的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教会学生自己能读,培养语文能力,这是语文老师都在研究、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介绍了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预习提示"、"课后习题"和<基础训练>的现有条件,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迅速地把握说明文的学习方向和学习方法.同时,也阐述了怎样灵活地运用课后习题和<基础训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幼儿园工作实践出发,探讨家长临时担任教师开展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即"家长客串"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实施策略."家长客串"活动为幼儿带来了阳刚之气,弥补了幼儿教师专业知识的欠缺;开展客串宣传、激发家长积极的参与.指导客串家长合理选择客串内容,科学组织、有效地开展家长客串活动,以丰富家园共育的形式.  相似文献   

17.
为了突出人文学科的特点与灵性,语文教学应讲究一个"活"字.如何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从"穿插"这一教学艺术手段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将博客打造成写作教学的一个靓丽平台,不但可以消除家长对学生使用智能手机、互联网络的担心,还可以吸引家长一起参与,形成一个"家长——学生——教师"共同学习进步的家园!  相似文献   

19.
"早期阅读优先"计划是美国学前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美国学前儿童的阅读能力,为他们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这一政策注重儿童早期阅读语言环境的建设和教师的作用;强调将教学改革活动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注重方法的整合和家长的参与;要求实现学前阅读教育和学校阅读教育的有效衔接.该计划对美国学前儿童阋读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意义,体现了美国联邦政府"效率"与"公平"兼顾的教育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20.
"反弹琵琶"的思维方式 从语文学习的视角来看,"反弹"就是反其意而用之,从某论点的对立角度去确立新观点,阐发新见解,即"创新"理念. 实际语文教学工作中"反弹琵琶"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学生时代的"叛逆"心理较为突出.逆反心理极强的青少年时代,每个人的自我意识都较强,这就为我们在课堂上顺势倡导逆向思维、反弹琵琶创造了有利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