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日语中请求语气的表达方式关键在于授受补助动词的选择,而授受补助动词的选择是随着讲话人与听话人之间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本文从日语语言规律着手,根据日本国文化背景和语言表达习惯,首先对授受补助动词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比较,其次就其构成的主要请求句型加以对照比较,最后按各句型的使用功能由简到敬进行归类,并分析各句型的使用对象与场合.通过探讨授受补助动词在请求表达方式中的应用,力求提高日语学习者语言交际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学生在日语授受补助动词的运用上误用现象非常突出,为了寻找一种可以切实提高中国学生日语授受补助动词学习效果的方法,以青岛大学师范学院英语专业3年级学生为对象,开展了关于小组讨论在日语授受补助动词学习中能否起到促进作用的实证研究。方法是,将学生分为传统班和实验班,分别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法和以小组讨论为主的实验法进行授课,最后对学生的作文和会话能力进行测试,将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处理并比较分析,来检验两种教学方式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小组讨论教学方式在授受补助动词学习效果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授受行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产生的行为方式,在日语中使用授受动词来体现授受关系,它不仅可以表示物品的给予与接受,同样也可表示行为的授受,而行为的授受在日语中主要通过授受补助动词来实现,文中就授受补助动词"てくれる"的恩惠授受意识研究正是这种关系的体现之一,授受补助动词"てくれる"的使用,体现着日本人的授受表达方式与恩惠意识心理的关系,并对中国日语学者在使用"てくれる"时经常出现的误用现象进行纠错。  相似文献   

4.
补助动词「くる、いく」在日语中使用很广,日语补助动词「~てくる、~ていく」是由接续助词「て」与补助动词「くる、いく」相结合而构成的。补助动词「くる、いく」既有共同点也存在不同点。通过日语补助动词「くる、いく」的分析与探讨,加深日语补助动词的理解,从而掌握更自然的日语表达技巧。掌握好日语补助动词的用法,学好日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介绍了日语补助动词的概念、类别,结合教学经验,对容易出错的补助动词用法:委婉的敬语命令形和授受关系;动作的持续和进行;自动词和他动词表示存在的状态等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6.
张静苑 《考试周刊》2011,(45):75-77
本文借助"主观性"概念,分析日语被动句和授受表现形式,针对其反映出的日语主观性特点作分析,指出这两种语言现象蕴含了说话人对事态的主观认识。部分间接被动句暗含事态的发生使当事人"受损"的意识,授受动词指代内外关系,授受助动词暗含"受益"的意识。  相似文献   

7.
在日语中表示不同人称和不同对象之间的授受关系,要用不同的授受动词.常用的授受动词有“さしあげゐげゐゐくださゐくれゐいただくもらぅ”这七个,它们可以接在动词连用形+接续助词中“て”下面构成接受补助动词“てささあげゐてあげゐてやゐてくれてぃただく-てもらぅ”来表示动作的授受关系。这种表达是比较复杂的。对日语学习者来说是个难点。为了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熟练并准确无误地使用授受动词.必须首先正确掌握其含义与文法。  相似文献   

8.
《庄子》动词配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和改造了特思尼埃尔(Tesniere)的配价语法理论,以词项为单位,全面量化分析了《庄子》中的1657个动词,归纳出了《庄子》中以不同配价的动词为核心的21种基本句式,并通过统计和分析《庄子》中四种派生手段在由基本句式派生为派生句式过程中的使用概率,着重探讨了《庄子》中动词配价和句式之间的关系,以及动词配价和小句空位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了《庄子》动词语义角色的小句配位规则。  相似文献   

9.
重动句指谓语动词后带有宾语,再重复动词后带上补语的一种单句。通过对汉语重动句的实际使用情况的考察,分析了哪些场合一般使用重动句,哪些场合一般不使用重动句,至于既可使用重动句又可使用其他相关句式(把/被字句、话题句、动补句式、动补宾句式等)的情况,重动句倾向于出现在说明原因或结果的语境中;重动句具有一定的口语性特征,多出现在接近口语语体色彩的作品中。  相似文献   

10.
马维丽 《考试周刊》2012,(45):20-21
韩语补助动词“”具有动词和补助动词双重意义。因此其汉语意义各不相同。对非母语的韩语学习者及教授韩国语的教师来说.在韩语动词的学习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否则易产生语病。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句模的性质及确定句模的原则和方法。句模是根据句子语义平面特征分出来的句子类别 ,句模界定部分讨论了句模和动核结构的关系 ,句模和语模的关系 ,句模、句型和句类的关系 ,简单句模和复杂句模的关系 ,简单句、复杂句、复句的关系。定模的原则和方法部分确定了动核和动元为句模的基本成分、动核结构为基本骨架以及语序影响句模这两条原则。本文还讨论了汉语动词的分类及动词支配的语义成分 ,对动元的语义角色逐一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2.
“句式”概念的提出体现了语义语法相结合的思想,有助于细化语法规则和词类研究。《荀子》意志的表达、肯定与否定非对称等助动词使用状态显示,先秦时期,助动词的用法已趋稳定,而能愿式的构成则反映了先秦时期助动词运用的实际面貌,是助动词意义和功能研究的可信材料。研究显示,助动词没有一般动词带宾语、可重叠等主要特征,不能够像典型动词那样参与构句,极少作为句子核心,因此,需要和动词相区别。助动词“扶助”动词的功能十分稳定,具有不可替代性,词类的典型成员产生很早,并且应用至今,因而,给助动词独立确定词类地位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してもらう"是日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授受补助动词之一,但因中文中的授受表达是以授予动词为主,因此日语"してもらう"在翻译成中文的过程中,就出现了无对译词或者对译词多样化的现象。"してもらう"句与其对译句之所以可形成对译关系,是因为无对译词句保留了"してもらう"的部分特征。而在有对译词的翻译句中,对译词的语法特征和语法意义与"してもら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章对《荀子》中的助动词进行了穷尽性研究,确定了“可”,“能”,“见”等7个助动词,对它们在《荀子》一书中的句式,语义及句法功能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5.
楚简帛有“可”、“可以”、“能”等助动词,共计15个,除“愿”、“当”、“宜”、“可得”外,其它助动词皆有各种否定句式出现。但“愿”、“当”、“宜”、“可得”的否定句式在其他先秦文献中可见,句式种类也趋近成熟。根据否定词出现的位置,楚简帛助动词的否定句式可分为前附否定、后附否定和双重否定三类,它与肯定句在语法结构、意义和使用频率上都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此外,否定句的否定语义不限于助动词,在句子层面上亦构成否定,具有跨层级性。  相似文献   

16.
助动词的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语言学界有过很多讨论和探索,各家也提出过自己的一些意见。对于助动词与副词、动词的区别、“助动词 动词(形容词)”结构以及助动词的下位分类、句法结构等语言学界也有许多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认定”义动词大致分为两类:“内向”动词与“非内向”动词。其中,“内向”动词可以形成两种不同的句式,一种是“主动宾”结构,另一种则是双宾句。构式理论认为这两种句式属于不同的构式,具有不同的构式义.双宾结构整体上具有“取得”义。“内向”动词之所以可以进入双宾语“取得”句式,是因为这类动词表示使句式义表示的动作行为得以实现的“手段”,即通过“结交”这种手段而有所得。“主观性”是语言的一种特性,当说话人想要表达某人通过“结交”的手段有所得时,则会采用这种“取得”义双宾句式。  相似文献   

18.
英语动词不定式补语与汉语“兼语”都具有宾格性特征,在这两种句式中第一个动词授予后宾语的赋格,而这两个深层结构都给第二个谓语提供了逻辑主语。在句法层面上,两种句式具有共性。  相似文献   

19.
二价无体宾动词是汉语动词中非常特殊的一个次类,它有两个必有论元,其中有一个是动词语义的针对对象,可这个对象却无法进入动词的宾语位置。这类动词在形式上有其鉴别框架与由其构咸的基本句式,在语义上与论元之间有特定的关系,在语用上有其产生的特殊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