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作家林语堂书法美学思想从“气韵”、“性灵”、“韵律”、“自然”等角度论及中国书法特征,显示其敏锐的观察力和以及对中国书法美学的精深把握。林语堂书法美学思想展示出中国书法共时性发展规律。作为近代中国书法美学的初步奠基者,林语堂书法观具备向西方介绍中国书法文化的积极意义。辩证对待林语堂书法观,有助于当代中国书法研究多向层面的展开。  相似文献   

2.
学界对王国维美学思想的研究已有很多 ,但多数研究者只将目光放在王国维身上 ,不能将王国维放在近代美学转型的大背景下加以关注 ,忽略了王国维前后的一些重要美学家。笔者认为 ,要清楚地揭示王国维美学在中国传统美学近代转型中的价值 ,稍前的常州词派诸家及同时的陈衍、梁启超等人的理论无疑应成为重要的参照系。本文即试图由此入手对王国维的美学转型做一简要的历史考察  相似文献   

3.
六朝书法具有独特的特点;大家族书法队伍的出现;简札形式的出现,带来了人们审美心理的变化;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优雅的书风;书家、书论多。六朝书法的美学追求是:追求平和的审美境界;追求韵致美;骨、筋、肉美学范畴的提出;六朝美学中“类比”、“品藻”之风很盛;“意在笔先”说的提出;对“工夫”的重视;六朝书家、章更多地受道教、玄学的影响,书法字里行间有清气。六朝书法树立了个性价值的典范,书法美学追求有别于前及后的风度。  相似文献   

4.
苏轼不仅是一位文坛巨匠,他还是一个书法理论家,一个划时代的书法美学家,有一套完整的书法理论,有一系列自成一体的书法美学思想。从其原话引伸阐述他的书法美学思想可以看出,他真的具备了一系列现代的审美精神,掌握了一系列现代审美原理,他的这些一系列艺术哲学思想与近代、现代、东西方诸多哲学大家、美学家研究揭示出来的科学成果是完全吻合的,与现代文明所揭示出来的普遍规律性是完全一致的,真的是“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  相似文献   

5.
王国维以康德、叔本华哲学为指导,研究中国哲学史、美学史和文学 史,这种研究具有开创意义。王国维以“审美无利害关系”这一命题 为中心,接受和宣扬了一系列西方美学和文学思想观点,并在中西 美学和文学思想的矛盾、碰撞中逐步走向交汇和融合。这是中国美 学和文学思想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开端。  相似文献   

6.
我知道傅青主(傅山)对于“书法美学”的说法,要比我听到《傅青主女科》这本书,时间要晚得多。看到《傅青主女科》这部书时,並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印象,但是,后来看到以书法鸣世的他的药方,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待到对傅青主的思想进一步有所了解以后,对  相似文献   

7.
王国维是我国著名的学者,美学家。也是一位诗词作家。王国维的美学思想虽然受到德国悲剧主义哲学的思想影响,并将其引入到中国美学研究的实践中。开拓了一系列重要的美学命题。诗歌作为作者反映其志趣最直接,最通俗的表现形式,成为我们研究王国维美学思想的重要参照物。本文以王国维诗词为研究素材,重点探寻其诗歌的美学意蕴,和其与王国维美学研究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继汉代书法觉醒之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美学进入了自为阶段。书法美学思想蓬勃发展,并达到空前的繁荣,出现了大量的书家、书论,在汉代书法美学思相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美学观点,祟尚自然,追求妍美,并开创了书法品评之风,形成了中国古典书法美学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中国当代书法论和创作的研究正是经过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工具理性分析到审美的现代性甚至是后现代性的一个历程,邱振中正是这个历程的缩影。必须给予肯定的是,邱振中一直致力于为传统书法寻找一条通往现代的出路。然而,传统与现代、本质与非本质、现代与后现代对于当代中国书法美学而言都如此的含混不清,这种含混性的血液同样流淌在邱振中的书法理论与创作中。无疑,在邱振中的身上,彰显的是中国书法美学现代性激进与折衷的两幅面孔。  相似文献   

10.
虞世南为初唐书法四大家之一,他的书法作品多为后世品味,而其书法理论中的美学思想对书法美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他的《笔髓论》多为后代所品读,本文从"法"与"意"、道、"法"与"兴"三个方面去解读这篇经典文章。  相似文献   

11.
论《爨宝子碑》的书法美学价值董菱《爨宝子碑》是我国书法史上由隶书演变为楷书这一过渡时期的代表作。它以极高的美学价值流传于世。认真研究《爨宝子碑》书法风格形成的原因及艺术特征,对于深刻理解其美学价值,推动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爨宝子碑》...  相似文献   

12.
中国美学研究的发展在近现代取得了显成就。从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这段时间,中国化思想界开始对西方美学不断地引进和介绍,主要代表人物是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其中,以王国维的学术成就最大。他引进了西方的美学,并以西方美学来研究整理中国传统的学艺术,写了《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等有名的学术作,其中《人间词话》的影响非常大。  相似文献   

13.
关于李叔同“弘一体”书法的美学特质与美学价值的研究,在于结合其具体作品逐步达到对李叔同“弘一体”书法美学特质与美学价值的多角度剖析。在划分“弘一体”书法发展阶段的基础上,由表入里地分析其书法的美学特质(形式…风格——意蕴),逐步向书法美学的高层次(意境,神采)深入,进而阐述牵叔同书法美学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4.
东方美学和艺术是不同于西方美学和艺术的另一种美学体系和艺术形态。长期以来,我们以西方美学原理来阐释中国书法,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而以东方美学来观照中国书法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本文将中国书法置于东方美学的语境中,试图从中国书法的审美取向、书法的语言、书法创作、书法接受、书论的言说方式等入手,具体分析东方审美观和东方美学的象征性、强烈的主体性和情感性、直觉体验性、诗性的理论言说等特点在中国书法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书法是中华民族对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的独特贡献。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书法家沈尹默认为,书法是“世人公认的最高艺术”。美国现代美学家赫伯特·里德说:“中国书法艺术的抽象美,实际上也是所有真正艺术的原则。”一个令人叹息的历史事实是:虽然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几乎与华夏文明历史步武相继,然而历代以来,世人重书法实践而轻书法理论、重书法墨迹而轻书法历史、重感悟品藻而轻逻辑思辨等,似乎已成恪守不移的惯例。其流风所及,字匠书迹重出累现,缺少的是书法历史与美学的深厚根柢——书卷气。临湘朱仁失先生有鉴于此,积五载搜罗  相似文献   

16.
苏轼作为书法"宋四大家"之首,其成就十分显著。他的书法美学核心思想是尚自然。在其书法美学思想体系的构建中,"自然"的内涵不断充实,外延不断扩展,包含着本与末、道与艺、人品与书品等本体论范畴和创作论上的无意于佳、放意自适状态以及风格论上的自然平淡。他的书法成就正是他书法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7.
王国维建立了中国近代系统的悲剧美学思想。本文试对王国维与尼采的悲剧美学思想作一比较,以考察尼采对王国维悲剧思想形成的影响,增进对两者悲剧美学思想的理解,同时对中国现代悲剧的发展也做一些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书法是中华民族对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的独特贡献。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书法家沈尹默认为,书法是“世人公认的最高艺术”。美国现代美学家赫伯特·里德说:“中国书法艺术的抽象美,实际上也是所有真正艺术的原则。”一个令人叹息的历史事实是:虽然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几乎与华夏文明历史步武相继,然而历代以来,世人重书法实践而轻书法理论、重书法墨迹而轻书法历史、重感悟品藻而轻逻辑思辨等,似乎已成恪守不移的惯例。其流风所及,字匠书迹重出累现,缺少的是书法历史与美学的深厚根柢——书卷气。临湘朱仁失先生有鉴于此,积五载搜罗剔抉复五载覃思结撰之功而成四十余万言《中国古代书法史》交北京大学出版社付梓行世,实在是嘉惠书林有功学术的大好事。  相似文献   

19.
刘丁明 《考试周刊》2013,(43):37-37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代社会的意义不言而喻。本文从中国书法中汉字书写的元素对中华文化和思维的影响,汉字书写在形成中国文化思维和美学思维中的作用及中国书法与世界文化、现代文化的联系三方面出发,探讨中国书法的文化意义,希望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林语堂是现代文坛上的文学大师和文化大师,这与其丰富且深邃的近情美学思想不无关联。“近情”是林语堂词典中的关键词,也是建构其美学体系的枢纽。林语堂把“近情”具化为对和谐境界的追求和艺术自由本质的坚持,并把艺术与人的生命方式联系起来,颂扬生活艺术化和艺术近情化的理念,其美学思想体现出鲜明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