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对中西方体育文化在北京奥运会这次历史机遇中的融合模式进行了研究,旨在找出中西方体育文化和谐交点,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全球化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体育全球化是国际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文化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这一进程中,体育的西方化倾向却是当今体育全球化的主要特征,从而导致西方体育文化在国际体育中的霸权地位不断强化,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其他国家和民族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对此,要清醒地认识到体育全球化并不等于体育西方化,应在保持本民族体育自主独立性的基础上,反对西方体育霸权,以积极的态度吸收世界体育先进的文化因子,融入到世界体育发展进程中.  相似文献   

3.
从体育文化的本体、主体以及体育文化存在的氛固着笔,比较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进而提出中西方体育文化发展应走向全球化、多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中西体育文化的交融及其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体育文化大规模涌入中国,对本土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由于西方现代化的先发性,西方体育文化的全球化成了一种趋势,严重影响了我国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对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交融及其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挖掘、整理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必须要以传统体育文化为切入点,从本质上解决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边缘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体育全球化是世界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过程中,我国一方面要吸收西方体育的长处,另一方面又要在保持民族体育自主独立性的基础上,积极融入到体育全球化中去。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只有与世界体育文化相整合,跟随主流发展,才能继往开来,取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面对全球化的浪潮,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我国文化面临着选择的困惑,我国体育文化也不可避免地面对这一问题.通过对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分析和比较,重新审视了中国体育课程建设中的体育文化抉择及传统体育文化的位置,旨在促进体育课程改革"质"的飞跃与升华.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时代,体育文化在我国的发展既可以凸显出本土体育文化优势,打造本土体育文化项目,也可以借鉴西方文化因子,创造具有中西文化个性的体育项目,但在经济全球化利益影响下,当代体育文化功能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更多的凸显出了西方文化价值观念,主要体现在体育精神、功利主义、体育腐败、体育新时尚等方面,要深刻认识中、西两种体育文化本质,同等对待两种文化的发展,合理利用,使当代体育文化能朝着规则与公平、竞争与协同、和平与友爱的主流价值方向发展,为我国人类社会和谐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8.
周明 《考试周刊》2011,(67):130-130
中西方体育由于历史背景和民族特性的差异.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内容,作者对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历史渊源和观念上的差异进行研究和比较,并提出融合和发展的相关建议。这对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的不同文化的交流都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类文明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今日的全球化在相当程度上已经表现为西方化.而西方体育文化逐渐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主导.西方体育文化作为一种强势文化正日益侵蚀着世界各民族的体育文化.新疆民族传统体育如何适应这些变化,更好地发展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审视竞技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国力 《林区教学》2011,(3):106-107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奥林匹克运动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通过对东西方文化的特点分析,审视东西方不同文化影响下的竞技体育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综述法,从已有理论上抽象地推导出中西方语言与思维之间有着相互对比相互借鉴的关系。把两种思维方式、两种语言的语法特征以及两种文化的精神内涵进一步澄清,有助于掌握英语严式语法的要领,系统全面地学习语言,领悟西方文化中智者精神的魅力;要有意避免汉语的宽式语法向无限宽泛发展,并注重使用合乎语法规则的表达,使中国的悟性精神落到更为具体的有范畴约束的领域。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跨文化角度对中西饮食文化进行对比研究.饮食与文化密切相关,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饮食文化.中西饮食沿着各自不同的道路发展起来,传统的西方文化是一种畜牧文化和海洋文化,中国是一种农耕文化和陆地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其中饮食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方面.文章着重从饮食观念、宴会礼仪、饮食内容等方面寻找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饮食文化通过跨文化的交流,将会博采众长,不断完善发展,并实现中西文化的交融.  相似文献   

13.
美国影视剧引用中国典籍不仅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诉求和西方文化丰富与提升的需要。通过分析《道德经》《孙子兵法》两部中国典籍在美剧中的引用翻译,可以看出美国影视剧引用中国典籍主要受剧情要求和西方文化的影响,译者应当在翻译时注意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做到增减有度,准确、高效,保证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4.
赵晓霞 《海外英语》2014,(10):273-274
In this new century,China is being engaged in many affairs with western countries.In order to make our country become more and more developed,Chinese people have been learning from western countries,including their culture,their economy,their education,their life style,and so on.Rite is one of these important aspects.Because of different culture,there are a lot of difference between western rites and Chinese rites.This paper is written to illustrate it from one aspect: communication language rite.Literature review: Many scholars have written many books and articles to discuss it.They had a brief review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western rites and Chinese rites,and they did some comparison.Through these comparisons,they suggest that people should absorb advantages of Chinese rites and western rites and abandon their disadvantages.  相似文献   

15.
奥林匹克运动通过大众传媒不间断传播,成为了世界上最成功的文化之一,这种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一定的冲击,它所带来的西方强势冲击着本土的民族体育。在发展奥林匹克运动中要正确对待现代西方体育强势所带来的影响,要在吸收西方体育文化基础上获得新发展,使本民族体育文化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力,另外,西方体育也应该逐渐接受中国传统文化,从而使奥林匹克运动更具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图案是我国几千年古老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其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宝贵资源,然而一些设计师尤其是青年设计师盲目崇拜西方文化潮流,以“现代主义“为设计标准而忽视了本土文化的精髓.近年来由于一批带有强烈民族风格及地域特点的设计作品屡次在世界性的大赛上折冠,传统图案正逐步重放异彩,越来越多的设计师通过各种方法对传统图案进行创新,并不断地运用到设计中去,从而使作品不但能与国际接轨,还更具我们本民族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冯友兰对中西化问题的思考与探讨。不是从比较中西化的同异优劣出发。在两种化中选择一种化作为中国化乃至世界化的发展方向,而是从全球性现代化运动的视域出发,在两种化中选择那些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与合理性的内容。重新构造中国化的发展方向,使中国化既能够顺应世界化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又能够在这个汹涌大潮中不至随波逐流。冯友兰的这些思考比较深刻地抓住了中西化关系问题的症结,超越了同时代的全盘西化论,也超越了同时代的其他化保守主义。其不足之处在于。在中西化问题上过分强调了从“类型的观点”看而轻视了从“特殊的观点”看,把西方化同产业革命后形成的“生产社会化底化”加以割裂,以为中国化所要追求和吸纳的仅是后而非前。这在理论上讲是有效的.但从实际上讲这种有效性就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8.
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新课程不再是单一的、理论化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而是向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并把它们纳入到学生生活世界中加以组织建构”。但不能否认,寻逻辑之名起于欧洲,虽逻辑之理存乎天壤,但现用的理科逻辑对国人来说终究是拿来主义。西方逻辑与中国传统丈化生活有冲突也有联系,本文试图通过对该问题在教育生活中的讨论,探讨怎样使理科的蕴含逻辑更好地融入学生生活,以期用优质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从一体化走向多元共生的民族文化的过程。民族文化的更新与传播以对语言的整合为台阶。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目前在世界上具有实际的霸权地位。但是,也正是通过英语的中介,双向文化交流才成为可能。因此,新时期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习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培养具备将两种文化“传译”能力的完整的“文化人”,以实现绝对意义上的文化多元。  相似文献   

20.
阐述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单一性文化结构,易于形成平衡态势;西方文化造就了西方文明,促进了全球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但也造成社会生态系统、文化系统等方面的不平衡。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生态建设,应该肯定西方文化中科学与民主的精神,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及人生价值观念等合理成分,为重构世界文化新体系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