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控炭焙结合传统炭焙的优点,并结合现代温度控制技术,对于保持茶叶品质的稳定和高效利用能源具有重要作用。采用武夷岩茶为材料,在130℃、120℃和110℃温度下分别烘焙6h,分析不同炭焙温度对武夷岩茶水仙感官品质、主要理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温控炭焙130℃6h处理的茶样感官审评得分最高。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含量呈下降趋势,水浸出物含量差异不显著。汤色RGB值CK处理最大,A3处理最小。  相似文献   

2.
基于炭焙—电烘焙技术的武夷岩茶烘焙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君  李细荣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8):70-71,139
探讨了炭焙、电烘焙武夷岩茶的工艺特点及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设计了炭焙—电烘焙相结合的茶叶烘焙机总体结构及恒温加热自动控制电路,对试制的样机进行茶烘焙试验,具有很好的效果,提升了茶叶品质。  相似文献   

3.
提香过程是提高茶叶香气品质的重要工序之一。本文采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对茶叶感官品质和生化成分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香温度和时间对绿茶感官品质有显著作用;当提香温度为120℃、提香时间60min时,提香后绿茶感官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4.
武夷岩茶产自于拥有多茶类的福建省,却能在福建众多名优茶中凸现出来,除了岩茶本身品质上佳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武夷岩茶拥有良好的形象。因而就要以形象塑造为视角,阐述武夷岩茶形象与效益的关系,以形象带动效益,以效益促进岩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武夷岩茶的"岩韵"?如何认定与表述之?茶界与学界众说不一,莫衷一是。所谓"岩韵",是指武夷岩茶在品饮过程中所产生的以感官体验、化学特征、诗性精神及审美升华为内容的从生理感官到精神审美的综合感受。  相似文献   

6.
针对武夷岩茶目前营销概况,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等方式,以消费者为对象,具体分析其对营销中的文化感知度、对企业、品牌认知等方面,研究武夷岩茶产品、品牌、企业的文化营销策略,以期对武夷岩茶营销方式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武夷山特有的岩韵文学、书画作品、陶瓷艺术、宗教礼仪等多种文化形式进行分析,阐述了这些文化形式与岩茶之间的历史渊源,提出了将独具地域特色的武夷文化融入到岩茶包装设计中的重要性。这对丰富武夷岩茶包装的表现形式,提高武夷岩茶品牌的文化内涵,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并对武夷山历史文化、民俗习惯和旅游资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武夷岩茶目前营销概况,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等方式,以消费者为对象,具体分析其在营销中的消费行为,研究武夷岩茶产品、品牌、企业的文化营销策略,以期对武夷岩茶营销方式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中国茶艺的美学理念进而展开了对武夷岩茶的品质鉴赏和武夷茶艺审美评析.旨在开发出武夷山蕴涵深厚的儒、释、道学文化和历史悠久的乌龙茶茶艺美学,以达到弘扬民族茶文化精神,发展武夷山茶旅游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武夷岩茶中茶多糖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论文以武夷岩茶为研究对象,按醇析水提法,研究了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浸提次数、液固比、乙醇浓度五个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然后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茶多糖(TPS)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时间45min,温度60℃,液固比20:1,4倍无水乙醇,浸提次数2次。  相似文献   

11.
随着3G网络技术发展,网络通信质量的不断提高,为越来越多的手机网络应用提供了基础平台。提出基于3G网络与二维条码的产品追溯防伪技术,解决武夷岩茶防伪验证的技术难题,降低政府与企业的打假成本,提高武夷岩茶品牌保护力度,在消费者查询验证产品的同时二维条码能为政府、企业提供更多机会进行知识普及、企业自身形象、产品宣传。  相似文献   

12.
图像处理是计算机视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图像边缘是图像非常重要的特征之一。结合武夷岩茶弯曲度大的特点,采用5种经典算子,即Roberts算子、Sobel算子、Prewitt算子、LoG算子和Canny算子来检测茶叶图像边缘,并通过实验结果来比较这5种算子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在42只小鼠上注射四氧嘧啶制造高血糖模型,得到16只血糖高于9.0mmol/L 的小鼠。将高血糖模型小鼠分为对照和试验两组做武夷岩茶降血糖试验;试验前两组的血糖分别为18.37±8.43和18.20±9.77(mmol/L)(P>0.5)。试验组饲料和饮水中添加武夷岩茶;试验5日后对照组的血糖为18.80±7.08(mmol/L),无显著变化(P>0.5);试验组的血糖降到4.55±1.18(mmol/L),降低了75%(P<0.01)。证明武夷岩荼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闽北茶区的水仙、肉桂、梅占夏署季节茶鲜叶为原料,分析了三个品种夏暑乌龙茶的品质特征及其生化成分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为有效利用夏暑茶资源和提高夏暑乌龙茶的品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三个品种夏暑茶鲜叶各生化成分含量较丰富,品种间各生化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加工过程中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的含量减少,氨基酸含量有所增加,但不同品种各生化成分减少或增加的幅度不同;毛茶感官审评综合得分高低依次为:肉桂(86.38)>梅占(82.48)>水仙(82.20),其中肉桂具有较好的乌龙茶品质特征,且与梅占、水仙的品质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利用武夷岩茶水仙为原料,通过消费者接受性检验法,以消费者接受性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影响复合茶饮料消费接受性的适宜条件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饮料的最佳配方为山药多糖浓度0.7%、茶汤浓度13%、蔗糖浓度11%、柠檬酸浓度0.03%。风味剖面分析该复合茶饮料的感官特征为:色泽鲜亮,风味独特,酸甜适中,清香纯正。  相似文献   

16.
针对武夷山某茶企的实际需求,采用.NET C#、SQL Server 2005、ADO.NET等技术开发了一个武夷岩茶销售管理系统。目前该系统运行良好,有效提高了企业整体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探讨超声波浸提技术在白茶纯茶饮料生产中的应用,针对与超声波浸提效果直接相关的几个主要因素(超声波频率、浸提时间、温度、料液比)对自茶水浸出物的溶出动态进行模拟,并以感官审评为指标研究超声波浸提最佳工艺参数组合:超声波浸提频率45kHz;浸提温度45℃;浸提时间27.5min;茶水比例1:40,浸提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茶水比例、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感官审评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可以保持白茶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为了增加汤圆的感官性状和营养价值,以糯米粉为主料,黑豆粉为辅料经过磨粉、过筛、混匀、制皮、包馅、速冻等,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制开发一种速冻黑豆汤圆。结果表明,黑豆粉最适粒度为80目、黑豆粉添加量为10%、速冻温度为-35℃、速冻时间为25min时,黑豆速冻汤圆具有最优的感官品质和较低的冻裂率。黑豆速冻汤圆的感官品质好,营养价值较普通汤圆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微波杀青对“永川秀芽”名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微波加热对可用于“永川秀芽”生产原料的小叶种(川茶)、中叶种(福鼎)、大叶种(蜀永2号)分别进行杀青处理。通过分析杀青叶品质、感官品质、生化成份等,认为:微波加热运用到“永川秀芽”杀青工序中,杀青叶水分散失较均匀、叶质更柔软,有利于揉捻造型和减少碎茶率;不同品种原料最适微波杀青参数不同,微波杀青对原料的一致性要求更高;微波加热技术运用于绿茶杀青中可提高茶叶鲜味品质和滋味协调性。  相似文献   

20.
传统甜酒酿发酵工艺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传统甜酒酿发酵过程的影响因素有助于甜酒酿品质监控及生产工艺的合理化控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试验,研究了浸米加水比、接种量、温度、时间对甜酒酿酸度、总糖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发酵指标影响显著;加水比为1:2.5最适宜糯米浸渍;接种量为1.5%、发酵温度为28℃或30℃有利于甜酒酿的发酵;总酸度、总糖度及感官评分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先高后低,24~58 h酸度上升最快,64 h达最大值,16~64 h总糖上升最快,72 h达最大值;发酵72 h获得的甜酒酿汁液大量渗出且清澈透明,香气浓郁,酸甜适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