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图书馆隐性文化建设探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申平安 《晋图学刊》2006,(5):16-17,21
本文引用“隐性文化”内涵,探讨高校图书馆在学生教育、为读者服务以及图书馆工作的环境意义。阐明了高校图书馆隐性文化建设中四个方面的问题及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2.
从高校校园文化的角度出发,通过对高校图书馆隐性教育概念的引入,分析了高校图书馆隐性文化的认识导向功能、塑造心灵、陶冶人格的功能、道德潜化的功能、审美创造的功能和教育功能。并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隐性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网络文化与高校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趋势下高校图书馆,处于传统图书馆逐步向数字化图书馆转变的过程,此过程中网络文化与高校图书馆建设关系至关重要。在分析网络文化对高校图书馆建设隐性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在网络文化下,推动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具体方略。  相似文献   

4.
基于隐性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构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发现,隐性知识对高校图书馆的竞争能力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隐性知识在高校图书馆的地位,分析了隐性知识对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最后探讨了通过深入挖掘隐性知识提升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古代图书馆、近代图书馆、现代图书馆、当代图书馆各历史阶段的典型事件的阐释,初步归纳了图书馆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的属性;重点分析了图书馆隐性文化特质的形成与演进过程;以文献载体技术的沿革为典型,论述了图书馆隐性文化价值的历史传承。  相似文献   

6.
陈淑珍 《兰台世界》2012,(35):136-137
本文首先对高校图书馆隐性教育进行了概念上的阐释,然后讨论了高校图书馆隐性教育因素及其教育功能的开发,最后从多个不同的层面探讨了"发挥高校图书馆隐性教育功能,全面释放图书馆的存在价值"这一新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7.
知识共享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基本特征之一,而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共享则是实现图书馆知识服务创新的重要途径.在分析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共享的含义、社会价值以及类型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共享的实现机制,主要包括建立图书馆知识资源整合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隐性知识共享的交流机制以及信息技术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隐性知识的概念,论述了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转变为显性知识的意义,列举出了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显性化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解决图书馆隐性知识转化显性知识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曾清秋 《晋图学刊》2014,(2):47-49,58
高校图书馆不仅具有信息资源的生产、组织、传播和储存功能,还具有传承人类文明、弘扬民族文化、为学生自主学习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的功能。图书馆多途径开发隐性课程,实现隐性课程育人功能,有利于提高图书馆在大学校园内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引领下的高校图书馆隐性文化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高校图书馆隐性文化的建设,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办馆理念、馆风建设及图书馆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完美整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隐性课程的概念、特征及高校图书馆隐性课程构成要素及其对学生影响的分析,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必须克服和抑制隐性课程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弘扬和发挥隐性课程的正面作用,从而使高校馆的教育职能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职业以女性为主。结合高校女性馆员的特点及其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和隐性知识的特征,探讨了基于管理层面的高校女性馆员隐性知识激活机制:一是性别观念要更新,二是关心体贴女性馆员,三是打造学习型图书馆,四是建立互信及分享的文化,五是建立利于分享的激励制度,六是建立利于馆员交流和联系的制度。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图书馆馆员、环境、藏书、制度、活动五个方面论述了高校图书馆隐性课程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出高校图书馆隐性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阵地,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优秀人才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指出了高校存在着图书馆资料流失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图书资料隐性流失的四种原因,提出了如何防止高校图书馆资料隐性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从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实际出发,基于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与隐性知识共享的关系,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中促进隐性知识共享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进行分析,并从制定激励机制、提升学科隐性知识主体的知识共享意愿、提供学科用户用以共享隐性知识的"场"、营造良好的共享氛围、开发学科虚拟服务平台的社交功能、优化学科隐性知识沟通机制等方面探讨促进学科服务过程中隐性知识共享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王志华 《图书馆学刊》2012,35(4):140-143
对2001~2010年我国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概念、层次、开发与利用、管理和共享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考察,比较分析了我国图书馆界现有研究的各种观点,指出我国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隐性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不可忽视的必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加强,高校图书馆加强隐性课程的构建,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分析目前隐性课程研究现状,重点就现代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如何参与隐性课程构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将影响基于云式创造力的高校图书馆服务自主创新虚拟团队中隐性知识共享的因素概括为6类,并构建基于云式创造力的高校图书馆服务自主创新虚拟团队隐性知识共享机制模型。同时,以国内206个公立高校图书馆为样本,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共享实效、团队合作、知识共享主体、领导支持和环境等5个方面对隐性知识共享有直接的正向显著影响。其中,共享实效的影响最大。本研究另一个重要发现在于高校图书馆服务自主创新虚拟团队中个人的不安全感将会丧失,这对于高校图书馆服务自主创新虚拟团队隐性知识共享是极为有利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高校图书馆开放式借阅服务中隐性拒借的问题,从图书馆及读者两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控制隐性拒借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0.
挖掘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资源构建高校图书馆知识地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以知识分类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高校图书馆馆藏知识资源的分类,明确了高校图书馆馆藏的显性与隐性知识资源,根据高校图书馆知识资源的人性化服务,提出了构建高校图书馆知识地图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