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继2005年的“博客元年”之后,博客这个精灵被众多媒体评为2006年最热门的互联网现象,并被称作开启“全民写作”时代的电子英雄。当博客被越来越多的人当作口头禅时,它便成为人们的一种名副其实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它如同人们传统生活中的饭后甜点和下午茶,已经慢慢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新的社会环境和新的媒介生态促生了一个“博客时代”,技术等众多因素促使博客出现诸多新的发展态势,即博客的新闻化、博客的商业化、博客的论坛化。这被称之为“换上新媒介时代的多彩外衣”。[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徐晓波 《新闻界》2006,(6):55-56
一所谓博客,是指在互联网上基于web2.0技术建立、由个体自主决定其内容主旨、按时间序列不断更新并通过链接与其它网站相互联系的个人网站。在众多博客中,有一类博客被称为“新闻博客”。所谓“新闻博客”,一般是指那些以发布新闻为主的博客网站以及网站的主人。随着近年来博客  相似文献   

3.
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博客及博客文化正成为互联网的热点,被称为是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甚至被称为“互联网时代的2.0版应用”或“新闻媒体3.0”。但在这种对网络的乌托邦式想象中,博客的功能和意义被无限制地扩大,尤其是在资本力量的推动和一批网络/技术狂热主义者的吹捧下,使得博客似乎具有了改变世界和社会结构的力量。但这种倡导更多的是一种基于理想的型构过程,加之少数网络技术精英的垄断式诱导,使得众多论者和博客写手都在理想中沉浸,而忘记了博客背后的技术社会因素,也忽略了人自身,而将所有的想象寄托于并不可靠的技术之上。博客…  相似文献   

4.
2002年,因为出现了第一批博客而被称为中国“博客元年”2005年,因为迅速普及被称为“博客大众化元年”2006年,因为更广泛的博客群体而被称为“全民博客年”中国博客旋风三步曲:  相似文献   

5.
杨俊霞 《新闻实践》2006,(10):51-52
2005年被誉为“中国博客元年”,2006年被视为中国博客井喷年。目前,大陆的注册博客已有1600多万个。中央新闻网站、著名商业网站以及大多数省级地方新闻网站都开通了博客,还有其他数量众多的专业博客托管网。作为一种可供网民自由书写的新载体,博客带给人们个性张扬的同时,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始终伴随着各式各样的纠纷与冲突,并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社会困扰和不良影响,也给管理者带来了难题和困惑。因此,探求博客管理的佳策良方,成了有关部门和博客管理者急需解决的问题,也关系着博客的进一步发展及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6.
《新闻与写作》2006,(5):28-28
“博客”作为一种互联网的技术功能.被越来越多的网民追捧.成为众多网民追求的时尚和潮流.“博客”是一个公共开放的平台.为网民行使话语权提供了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它的出现是一种社会进步。温家宝总理在两会后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高度肯定了广大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对政府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这说明包括“博客”在内的媒介对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欢妮  张冲 《新闻通讯》2009,(10):40-41
播客是自媒体进化的产物,它衍生于博客,却优于博客,是“一种订阅式音视频的个人媒体”①,往往以“有声有像的博客”自居,故而广受众多网民青睐。中国播客的发展与世界同步,自2004年诞生之日起,大量的播客网站及个人播客蔚然成风,一时间席卷了整个网络世界,紧接着又派生出了众多“山寨版”文化,  相似文献   

8.
据统计,2005年全球博客数量已突破1亿,中国博客数量也达到1600万,占网民总数的10%以上。清华大学和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06《传媒蓝皮书》”预测,2006年中国博客规模将超过6000万,明年可能接近1亿。博客研究专家、高级研究员梁春晓表示,众多网民热衷博客,是因为博客契合许多人的心理需求。记者分别采访名人博客、精英博客及草根博客各一名,并记录了他们的“博客心态”。  相似文献   

9.
如今,博客已经成为大多网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博客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理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其中,博客的主体更加多元化,除了普通大众,众多专业人士、文化名流、工商业精英、明星、政治领袖都拥有了Blog,自由的形态让博客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体现。《全球中文博客发展报告》显示:77%的博客用户认为博客是“表达自己情感的一个很好的方式”,而“想要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一些资源”,  相似文献   

10.
"博客书"出版的传播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博客的普及,博客写作逐渐成为了出版界挖掘的重要资源之一.在2006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金丽红、黎波等著名出版人更是隆重推出"博客书"概念,一时间,"博客书"掀起了新一轮出版热潮.中信出版社高调推出素有才女之称的徐静蕾的"博客书"--<老徐的博客>,首印就是10万册;随后,地产名流潘石屹,童话大王郑渊洁,<三联生活周刊>主笔王小峰等的"博客书"也纷纷出笼.  相似文献   

11.
徐婧婧 《新闻世界》2011,(12):154-155
网络红人“呛口小辣椒”——重庆一对双胞胎姐妹开博至今,总访问量达到68,174,538,她们以漂亮、时尚红透网络,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她们随手拈来的网络博客成为了无数网民的穿衣宝典。只要她们在博客中穿过的衣服,短时间内就会被无数人跟风购买。本文通过将网络红人的宣传效果与电视广告相对比,从而对这种“网络红人”形成的原因、其后现代特征、文化意义,以及这种现象带来的消极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今年三八妇女节,两个受欢迎的中国媒体人博客——《三联生活周刊》记者王晓峰和中国博客圈中的娱乐记者袁蕾的博客突然变成空白页,上面只能看到一行字:“因为众所周知不可抗拒的原因,本博客暂时关闭。”这本来是两位记者开的玩笑,没想到一位路透社记者把这件事情和中国正在紧张进行中的“两会”“紧密”联系在一起了,见此消息,如获之宝,随即向全世界发布:“中国两个言辞大胆的博客‘按摩乳’和‘奶猪’被政府下令关闭,这是中国在控制整肃互联网的新一轮行动,尤其目前‘两会’期间”。随后,这篇报道在众多英文站迅速传播,BBC、美国之音等西方主流媒体立刻跟进,至少有200多家国际媒体报道了此亨。 3月12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了署名张从兴的文章,《“中国博客门”耍了西方媒体》,很快引起了中国大陆媒体的广泛关注,报纸和网站纷纷转载。本刊记者就“博客门”亨件对中外媒体产生的影响专访了新加坡《联合早报》驻中国首席特派员叶鹏飞。  相似文献   

13.
被人骂为“烂人”、“猥琐人”、“流氓”,是该状告骂人者还是为骂人者提供载体的博客网站?博客到底是不是媒体?被侵害者是在侵权结果发生地法院起诉被告,还是在侵权行为地法院起诉被告?南大教授引发中国博客第一案。  相似文献   

14.
由于微博具有一些博客没有的优势,所以当Twitter风靡全球、微博红遍中国时,很多人认为博客会被微博取代,甚至一些媒体、评论员发出了“博客已死”的言论。的确,博客中国、博客大巴、牛博网一一倒闭,2013年8月雅虎也关闭了台湾曾经最火的博客网站“无名小站”,似乎证明博客已经衰落,但这并非事实的全部。  相似文献   

15.
博客——新网络骑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新观念真是层出不穷,就好像每年春秋两季发布的时装。刚刚我们才学会在网上灌水,收发电子邮件,大虾们就又进步了。我们听到有人说,“黑客”不黑了,“闪客”不闪了,因为“博客”来了。 博客们欣喜地宣告:“博客浪潮”被评为2002年中国互联网5个新特征之一。据说,全球现在有接近100万博客,而且每4秒钟就会产生一名新的博客。博客仿佛在一夜间成为一种  相似文献   

16.
试论博客时代的自由底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你开博了吗?”,在已经到来的网络时代,网民们打招呼越来越倾向于问这样一句话。博客(Blog)又称“网络日记”,是个人信息在网络上的集中体现。如今博客被认为是网上的生活,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博客网提供的资料显示,2002年博客首次被引入国内的时候数量不足1万个,而到了2005年底则猛增至1600万个。①博客越开越红火,但因博客而引发的纠纷也越来越多,如:重庆电视台主持人张彤在自己博客中发表文章指责老同学央视著名主持人周涛势利眼,引发网民笔伐②、南京大学陈姓副教授因有人在网上骂他是烂人、猥琐人而状告提供服务的中国博客网,是为“…  相似文献   

17.
一 博客写作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几年之内便在我国迅速盛行起来,成为众多网络青年的“挚爱”,其主要的原因:一方面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青年一代行为方式的改变为博客写作的盛行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是青年一代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心理的需求加速了博客写作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卖唱     
在博客上被人点名接龙,回答“你的白日梦是什么”。从众多家常的白日梦中筛选,我最后写“开minicooper去卖唱自己的歌”。字不多,但是个贪心的梦:一要物质高度丰富,二要弹唱功夫过硬,三是自己写歌。  相似文献   

19.
名人博客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瑜  殷俊 《今传媒》2006,(8):14-15
对于紧跟时代发展的中国来说,2005年被称为“中国博客元年”。中国以惊人的速度进入了全民博客时代:几乎是每秒10个的博客增长速度和4000万以上的博客注册用户。作为国内领先的博客门户,博客网获得了数千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发展势头迅猛;而作为传统门户的新浪、搜狐等,则不甘心落后于潮流,在分别推出了“首届中国博客大赛”和“全球中文博客大赛”后,相继推出了门户博客。借助于门户网站的优势,新浪和搜狐博客刚一面世就受到了网民们的追捧,而新浪和搜狐的名人博客战略也起到了极大的营销效果,两大门户网站博客的人数呈几何级数不断翻番。目…  相似文献   

20.
最近,“博客第一案”的开庭重新引起人们对博客在网络上言论自由的质疑。一个名校的大学生在考试之前心里烦躁,在博客上发发牢骚。这原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在短短300多字的文字里,他指名道姓地骂自己的老师为“烂人”、“猥琐人”、“流氓”、最后再带上了一句国骂。结果被老师看到了。老师生气了,便把他发表文字的博客网告上了法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