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无论作为公民,还是职业法律服务人员,律师都有权运用媒体,律师合理运用媒体是律师开展执业活动的重要助推器。但是,律师如果超越了法律和职业道德的边界,不当运用媒体,则可能构成不同类型的侵权、违规等,甚至落入犯罪的窠臼,并受到相应的规制,承担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2.
律师业务档案是律师进行业务活动的真实记录,反映了律师维护国家法律和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情况,体现了律师个人的业务水平、能力及其办案质量.同时,完善律师业务档案管理是监督律师执业行为的有效手段,也是落实律师事务所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实践中许多律师事务所重业务轻管理尤其是轻视档案管理的情况比较普遍.各级司法行政管理部门和律师协会应高度重视律师业务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律师事务所管理层及全体执业律师对业务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建立与落实律师业务档案管理制度,而律师事务所必须提高档案管理意识,积极改进律师业务档案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记者、律师与法官各有其活动领域及恪守的专业主义,然而在中国,这三个行业的从业者却有着非同一般的关联性,其社会角色常常错位.如新闻记者一不小心就可能充当了法官或者律师的角色,造成了人们常说的"媒介审判"或"舆论审判".更复杂的是,对这种角色错位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好还是不好,得视情况而定.简单地说"舆论审判影响司法独立"显然是没有意义的,得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媒体的"舆论审判"很多时候是非常必要的.如邓玉娇事件,如果没有媒体和律师们的深度介入,邓玉娇是难以重获自由的,这似乎构成了一种"正向的舆论审判",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一部分司法不公.谁能说舆论审判没有造成正面的社会后果,甚至推动社会进步?这就是中国社会的复杂之处.这种复杂性也表现在记者(媒体)、律师与法官的关系上.  相似文献   

4.
讼师是中国古代的"律师",讼师在宋代时期出现了一个增长潮,其数量和活动内容都得到发展,在无讼观念影响颇深的封建制度下,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为讼师的出现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2009年12月14日,中国青年报法治社会版就重庆打黑辩护律师李庄、马晓军等人涉嫌伪造假一事,率先发表了题为<重庆打黑惊曝"律师造假门"-律师李庄、马晓军重庆"捞人"被捕记>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王运红 《兰台世界》2005,(13):53-54
严格说来,"律师"这一称谓乃舶来品,在中国传统的三百六十行里并没有律师这一行当.尽管如此,提到律师,人们还是很自然地将它与我国古代社会里的"讼师"联系起来.所谓"讼师",就是中国古代专门以帮人打官司为营生的人,乍一听,也确实与当今的律师干的是同样的活.  相似文献   

7.
岳成,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创办人,国家一级律师,第一届"全国十佳律师".北京市司法局授予他"刑事辩护突出贡献奖",他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十大诚信英才",是北京市评标专家……据零点公司调查显示,早在近10年前,他就是北京市知名度最高的律师.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律师,一生要处理成千上万件案件,而作为一名公民,一生可能只打一两次官司,碰上一名尽心的律师,他们就对法律有了信心,而碰上一名不负责任的律师,他们极有可能对法律失去信心.对于一个老百姓来说,一个案件可能改变他们一生的命运."维权律师王宁说.  相似文献   

9.
他们或满怀激情,一身正气,对法律充满热爱,却无奈就业的门槛高不可攀;他们可能曾经是某长、某主任、某顾问,与公检法沾边;他们或是一方农民、农民工及其他弱势群体的"意见领袖""维权英雄""信访先锋",无私无畏,坚持朴素的正义;他们或曾经有执业资格,但被吊销、注销、按规定不再予以注册的"前律师";他们有可能是律师助理、实习律师、刚毕业的大学生、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公检法退休人员、在职国家干部,甚至社会闲散游民……总之他们大多没有通过国家正规司法考试、没有执业执照、没有执业资格,所以他们不能被称为"律师",他们只是"黑律师",民间的"赤脚律师".  相似文献   

10.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制造了轰动全国的"七君子"事件。这一事件引起国民的群情激愤,其中律师界组成了由多名知名律师辩护团。在法庭上,各位律师发挥机智善辩的才华,引用法律条文驳斥检方的指控,最终取得了庭审的胜利。  相似文献   

11.
媒体报道未决刑事案件的边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篇充满慠慢与偏见的报道 2009年12月14日,中国青年报以<重庆打黑惊曝"律师造假门">为题,报道了北京执业律师李庄在代理重庆一起涉黑案件时,涉嫌伪证、妨害作证,被重庆市公安局执行逮捕的新闻.  相似文献   

12.
1912年北京政府颁布的《律师暂行章程》,规定男子才有资格担任律师,禁止女性执律师业。众多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允许女性执律师业,肇始于1927年南京政府颁行的《律师章程》;这项制度或传承于北洋政府,或因1920年代中期妇女运动之推动。实际上这是不准确的。有资料表明,辛亥革命后广东即规定"中华民国国民"可担任律师;1919年2月,设在广州的中华民国军政府颁行《律师章程》,规定"中华民国人民"可任律师。而北洋政府,直至覆灭仍维持对女性执律师业的禁条。从"法统"传承看,南京政府的女律师制度是对南方政府的继承。研究中国女律师制度确立的社会背景,不能局限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妇女运动,而应上溯至五四运动前的辛亥革命时期。  相似文献   

13.
<正>携手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律师协会集结全省万名专业律师提供更全面的法律服务更有力的维权行动2017年7月起,全新子版块《律师在现场》手机直播上线,在周一到周五中午12:00-13:00,《律师在现场》"走进律所"在福建新闻频道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海博TV、福建司法官微四个平台同步直播,在线解答观众的法律提问,打造一场丰盛的指尖"法律午餐",获得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及好评;每一期话题咨询时,均有上万名网民参与讨论、留言。8月18日起,《律师在现场》电视板块正式开播。  相似文献   

14.
何以是李庄?当然与他张扬的个性有关,不愿配合重庆"打黑"大局,还多次与公安顶撞,逼着重庆警方非拿下他不可。他的牢狱之灾,更与他从事的刑事辩护有关,况且还是为涉嫌黑社会犯罪的头目辩护。《刑法》第三百零六条"律师伪证罪"如同悬在律师头上的一把利剑,使得许多律师不敢从事刑事辩护。刑诉法泰斗、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陈光中认为,法治发展、人权保障的状况如何,首先要看辩护制度贯彻得如何。重庆"打黑"中,辩护制度受到严  相似文献   

15.
手语律师     
《全国新书目》2021,(2):40-42
被称为"中国首位手语律师"的唐帅,叩开了无声世界的大门,他帮助被冤枉的聋哑人洗清冤屈,教育无知的聋哑孩子懂得什么是法律,仔细聆听聋哑人的诉求和困难,并于2018年获CCTV"2018年度法治人物"。本书是作者历时两年追踪唐帅的生活轨迹,走访重庆的大街小巷,采访相关社会人士完成的作品,完整地呈现出"中国首位手语律师"唐帅的成长之路。  相似文献   

16.
以未来职业定位为 指引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的小林特别希望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知名的律师事务所是他心目中未来工作的首选,因此他阅读大量律师实务类书籍.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包括<律师实务><国际贸易实务>等在内"律师业务必备"系列共有10余本,他全部买齐仔细研读,一些案例分析书籍也是他的兴趣所在,如王泽鉴的<民法学说与案例研究>.小林说,看这些书的好处是具体学习律师在处理案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处理办法,有助于培养思维的逻辑性、条理性,为解决实际问题打下思维基础,而这些都是平时的专业学习不可能获得的.  相似文献   

17.
律师为公民维权,缓解社会矛盾冲突,其实就是在为大局维稳"我目前想的最多的是如何把北京律师‘可爱的一面’宣传出去。"5月28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北京市律师协会会长张学兵指着一沓刚汇集的材料对《中国新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稿件配置在编辑活动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释,并结合<中国税务>杂志"特别策划"专栏近十年来在稿件配置活动中的成功实践,分析论述了以稿件配置实现编辑策划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9.
"依靠活动打造广播影响力",这句话很平淡、很多见,但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次组织活动的经验,论述了如何依靠活动树立广播品牌形象、如何通过办"看得见的广播",拓展广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读者来信     
破解“公职律师”的困境 6月1日,修正后的《律师法》正式实施。这部法律对于律师执业权利和保障人权都作出了许多新规定,但是,业已存在的“公职律师”却陷入了困境。新《律师法》规定:“公务员不得兼任执业律师。”而目前的公职律师恰恰都具有公务员身份,这就产生了新的身份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