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柳 《华章》2011,(12)
本文主要讨论"得"虚化为结构助词后引介补语."得"是补语的标志,但不是所有补语都需要"得"字引介.本文主要就"得"字引介补语时无论肯定形式还是否定形式都带"得"的形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俗语说:"想得清的人才会说得清,说得清的人必定想得清."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要说就得先想,没有脱离思维的语言.人们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必须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可以说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即是对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随时可见许多学生在运用数学语言时,难能尽善尽美.教师应该及时关注学生不经意间出现的"口误",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要把"说的训练"看成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认真地完成.  相似文献   

3.
本周一班级流动红旗被兄弟班级"抢"走了,孩子们一个个心情沮丧,神色黯然.下午班会课还没开始,同学们早已端坐在座位上,一个个小嘴撅得老高,教室里出奇地安静. 我走进教室,看到孩子们情绪低落,心想这也在情理之中.短暂的沉默之后,我理了理纷乱的思绪,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对孩子们进行了一番教育. 其一,告诉孩子们应该正确对待荣誉. 我告诉孩子们:班级"夺"得流动红旗是班级的荣誉,是同学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大家的骄傲.  相似文献   

4.
汉语"得"字句的结构语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虎 《现代语文》2008,(1):43-43,50
汉语"得"字句按语法结构可分为四类,按补语的语义功能则可分为结果性、描述性和可能式三类.在此构架下, "得"字句的语法结构与语义功能之间存在着系统的对应关系,补语的语义指向也可得到系统描写.  相似文献   

5.
阳新方言中的"得"有动词、介词和助词等十几种用法.其中表进行或持续的助词"得"有两种情况:一是"动+得+来/去"结构中的动态助词"得",文中暂称其为"得1";一是句末助词"得",文中暂称作"得2",本文主要分析了"得1"和"得2"的意义与用法,并将其与普通话的"着"和"呢"进行了简单的比较.  相似文献   

6.
"彩迷"老爸     
清晨,老爸买早点回来,手里举着一份报纸,一脸兴奋地宣布:"我买的彩票终于中奖了!"全家喜不自禁,问他中得多少,原来是5元末奖.看我不屑一顾的样子,老爸煞有介事地说:"你懂什么,这可是得大奖的先兆!"也难怪,这是老爸"迷"上彩票半年来的首次收获.  相似文献   

7.
一、"得"字句前形容词的考察方法 我们考察"得"前形容词的情况是通过以下两条途径:一是对《形容词用法词典》(郑怀德、孟庆海编)中分别列出的1066个形容词进行逐一分析,考察其带"得"的情况,得出几项指标.二是对17部各类体裁的著作总计350万字作品语料库进行提取,从中整理归纳统计出"得"前形容词使用情况的数据,两项相互参照,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先前有关进入"得"字句前段形容词的结论提出一点修正建议.  相似文献   

8.
"聘眼"风波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灵魂的镜子……" 写得真是不错啊!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随手拿起旁边的镜子,想看看自己的眼睛到底有没有书上所说的传神.结果却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镜中那两个貌似绿豆般大小的黑白相间的物体在那里若无其事地一眨一眨的.  相似文献   

9.
"举一反三",可以让教师教得少"一"点、引得"巧"一点,让学生学得"精"一点、联系得"多"一点、领悟得"深"一点.笔者认为,使用"举一反三"的教学策略,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有效落实双减政策.  相似文献   

10.
尹钟宏  邹仁 《华章》2007,(10):171-172
本文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得"的虚化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使得我们在对带"得"的结构分析时有了可靠的参照,《五灯会元》中带"得"的结构相当多,语法形式相似,但表示的语法功能、语法意义却有区别,"得"的虚化程度也不一致,下面我们主要对"V 得 (O)"、"V 得 (O) C"等表示结果义的述补结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留学生对程度补语的两个格式"X得多"和"X得很"的习得偏误,发现留学生对其把握得并不好,偏误率比较高,偏误的原因部分在于现有语法书及教材针对"X得多"和"X得很"的语法注释有失空泛,尤其是在搭配及使用环境方面的解释不够清晰.因此,本文在语料库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考察了"X得多"和"X得很"的使用环境,并对"得多"和"得很"搭配的词语类型、表达的感情语体色彩以及体现的文体风格进行了明确地梳理,以便帮助学生正确、合体地使用这两个固定格式.  相似文献   

12.
"读"好英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有的学生由于受英语考试制度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只重视笔试,热衷于做题目,以为这是学习英语的正确途径,结果做得头昏眼花,兴趣全无,英语水平却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学习英语的确要做适当书面练习,但笔者认为,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读"出来的,不是做练习"做"出来的.能说一口地道、流利的英语主要是因为使用者依恃的是"语感";而"做"出来的英语往往生硬,因为使用者是依赖"语法规则"硬"造"的.因此,要学好英语就必须"读"好英语.  相似文献   

13.
现在及以前的高中数学教材中都是先讲正弦定理再讲余弦定理.事实上,余弦定理比正弦定理的教学要简洁得多,在解决"边边角"问题时,用余弦定理比用正弦定理往往也要简洁得多.我们在学习知识时,应遵从"从简单到复杂"的基本规律,所以建议先讲授余弦定理再讲授正弦定理.  相似文献   

14.
<史记>中的"得"字结构,无论是"得V"还是"V得"的结构,"得"既表示"动作实现"还表示"动作实现的可能性",两者的区别在于"得"的语境,且都是由表示"获得"的实义动词"得"虚化而来.  相似文献   

15.
渴望孩子健康成长,将来成龙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有的父母得偿所愿,有的却未能如愿.两种结果的出现必然有其客观原因,但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观差异"也不可忽视.本期我们将聚焦当前家庭教育中的各种"易错点",以求在今后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少"出错".  相似文献   

16.
"赖校族"是一个新词语,人们对此可能还比较陌生.我们就从大家较熟悉的"啃老族"说起. 所谓"啃老族",是指已经成年,并有谋生能力,却仍未"断奶",得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  相似文献   

17.
今天是星期一,早读课是我领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我听着他们整齐的读书声,很是满意."哇噻!"不知谁带头叫了一声,接着全班都乱成一片,我气得眼睛瞪得跟灯泡似的.  相似文献   

18.
"最",是第一,是没有(谁)能比得上的.追求"最",人的潜力才能充分发挥,业绩才能更加辉煌.追求"最"的精神,就是勇于拼搏的精神,就是努力抗争的精神,它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中在其语言习得理论中提出了"学得"与"习得"的概念.通过比较分析可阐明"学得"与"习得"是两种具有不同特点的学习方式,且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具有各自的优势.在大学任务型外语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创造各种条件将两者有机地整合起来,充分发挥其整体优势,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有问必有答,人们的语言交流就是这样进行的."问"有艺术,"答"也有技巧.问得不当,不利于谈判;答得不好,同样也会使己方陷入被动.通常,同样的问题会有不同的回答,不同的回答又会产生不同的谈判效果.谈判中的"提问"和"回答",是一个提出、证明、解释、反驳或推销己方观点的过程,是交易双方达到沟通、协作、妥协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