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立霏 《北京档案》2003,(12):9-11,8
俞邃,中联部调研咨询小组成员、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北京大学、国防大学等10所著名高校兼职教授,很早就从事苏联问题研究,后又扩展到国际问题以至国际关系理论,在中央级报刊上发表了有关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的论文200多篇,出版了《莫斯科的冬与春——一个时代的终结》(在越南翻译出版并多次再版)、《苏联解体前后》、《俄罗斯萧墙内外》等专著以及20多部合著、编著和译著。1999年9月当选为国际自然和社会科学院院士,并被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授予荣誉博士学位。2000年1月江泽民同志曾个别约请他前去详细征询对国际形势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的加剧,一国的国家形象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日益凸现出来。中国作为在国际社会举足轻重的发展中国家,应塑造与之相府的和平、发展、开放的国家形象,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以国际政治经济媒介的全球化为背景,浅要分析国家形象对于正在“和平崛起”的中国和重要作用,以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策略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从研究的理论视野看国内国家形象传播研究的发展状况从目前国内关于国家形象传播研究的内容出发,以主要吸收的研究理论来进行分类,可以大致分为三类。一种是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的角度,这方面的成果主要是从软实力等政治理论以及国际关系现状出发,对我国应该向国际社会呈现出的国家形象做一种定位和设计。  相似文献   

4.
大众传播领域的斗争已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方面,中国一直都在与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角逐.如果能建立一个良好的国际传播环境,让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有更大的声音为自己说话,提高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那么建立一个和谐、安定的国际关系将会更加容易.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国际关系研究的理性主义框架、建构主义框架和情感研究框架出发,梳理了国际关系研究中与情感相关的几条学术线索: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敌意"态度研究、民族主义及其相关情感、大众情感动力与国际关系政策制定,认为:即使在理性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框架下,国际关系中的"情感"研究依然占有一席之地,而新近兴起的情感研究框架则从大众情感的研究立场出发,关注大众情感动力,聚焦大众情绪过程、情绪转化等议题,为国际关系研究拓展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6.
10年,在漫长的国际关系史中只是一瞬,但却足以赢得阶段性成果。作为非军事联盟,上合组织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已经做出典范  相似文献   

7.
5月19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教授参加了在京举办的察哈尔学会-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首届公共外交国际论坛,论坛主题为"公共外交的智慧:中欧美对话"。赵启正院长代表中方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特别关注》的"特别报道"栏目,自创办起,就以原创性的国际时事评论文章吸引了大批读者。文章以编辑和作者的双重视角,解析了从事国际关系报道需要具备的思维能力,其中包括理性分析、辩证思维和专家型思维等。  相似文献   

9.
《青年记者》2012,(18):8
时政报道是关于时事、政治的报道,包括国家和政党的方针、政策,国内民主政治生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中与政治相关的事件、人物,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等。  相似文献   

10.
邓冲 《视听纵横》2006,(3):80-82
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是指其他国家(包括个人、组织和政府)对该国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刘继南《:大众传播与国际关系》,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上形象的好坏对于提高或降低这个国家的国际地位,促进或恶化其对外关系、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都会  相似文献   

11.
彭欣 《出版视野》2006,(1):12-13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和国际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出版发行等相关行业的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出版业的对外交流合作也日益活跃。出版发行业的国际国内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国际传播是以民族、国家为主体而进行的跨国交流与沟通。在当前环境下,在国际关系调整和新一轮传媒变革浪潮中,我们要把握一个核心,重视两个层面,实现三个跨越。  相似文献   

13.
国际传播是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理论来源主要是传播学、新闻学和国际关系学等。中国学人国际传播学的理论研究成为世界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国视角描述这一研究领域的理论热点、中心议题和理论转向,追踪国际传播的中国式建构的学术轨迹,为增强我国国际传播力和学术影响力寻找现实与理论对策。  相似文献   

14.
庄俊举 《科技与出版》2023,(11):104-116
近十年来,中国的国际政治研究不断创新与发展,初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并开始具有世界性的学术影响。国际政治的研究对象已从国际政治向世界政治转变。同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及海外利益不断扩大和延伸,学界加强对国际组织的研究,增强了中国制定全球治理规则的话语权。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拓展了一些研究议题,如气候变化、卫生安全、水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国际政治研究领域加强跨学科研究,不断拓展国际政治学研究议题,特别是国家安全学、区域国别学被设为一级学科后,学界更是对其历史、理论、议题和方法等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国际政治研究创新和发展的内容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推进国际政治学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构建中国自主的国际政治话语体系方面,国际政治类期刊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新书推荐站     
《出版参考》2011,(18):35
《中国震撼》张维为/著定价:30.00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中国崛起"震撼了全世界,"中国模式"也成为了国际学界、理论界热议的话题。张维为教授通过自己走访一百多个国家的所见所闻,以国际关系学者的深厚学术背景,以其独特观  相似文献   

16.
徐迅 《视听纵横》2010,(5):29-30
说起新闻的主流价值,一般人往往首先会联想到时政新闻。因为从时政新闻报道的内容来看,大多数是反映国家和政党最新的方针、政策和国内政治生活以及国际政治、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17.
《出版发行研究》2006,(9):78-78
本刊讯收录吴建民先生近年来重要文章与演讲的《外交与国际关系》一书,最近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本书以“与世界共同分享中国”作为基本核心,展示了作者任外交学院院长三年来关于中国外交与国际关系的理论思考,也记载了一个驻外大使多年亲历的种种外交事务。吴建民先  相似文献   

18.
《声屏世界》2010,(7):66-66
首先,要了解国际传播的规律。舆论的形成有其规律性,国际舆论的形成同样如此。这个规律就是利益——国家利益、大的利益集团的利益。它决定着国际关系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国际舆论格局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对新时期的国际传播产生深刻影响,使之呈现出新的特征:新兴经济体在国际传播中崛起,话语权的争夺成为国际竞争焦点,传播主体协同联动形成舆论强势,新媒体的发展加速舆论格局变化。  相似文献   

20.
面对世界八强们对全球经济及国际政治的领导姿态,中国第一次感受到,站在G8会场审视自身和观察世界的别样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