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校科技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既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持续发展的需要,运行体系不健全是制约我国高校科技资源配置的主要障碍。首先界定高校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内涵、特征和条件,分析高校科技资源配置运行体系中的资源整合体系、服务支撑体系、金融支撑体系和产业承载体系。以昆山为案例,分析高校科技资源配置体系的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最后提出完善高校科技资源市场配置运行体系的对策建议。为加强我国高校科技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技术要素市场发展和改革的创新实践,用全景扫描方法系统梳理广东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践与成效,分析广东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存在的不足,包括技术要素市场化程度总体仍然不高,配置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技术要素市场服务体系服务能力不强,资本要素对科技成果转化配置较为薄弱。最后提出健全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统筹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加强技术要素市场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技术和资本融合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数据要素交易制度构建事关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推进,应用场景与服务模式不断创新。但在实践中仍面临交易合规体系缺失、平台建设处境艰难、交易监管机制匮乏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在数据要素交易过程中,建立合规高效的数据要素交易制度,完善数据全流程合规和监管规则体系,细化数据交易合规管理体系,搭建数据要素交易技术平台,创新数据要素交易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内外海洋碳汇交易快速发展,但缺乏对全球多元化的海洋碳汇交易机制全面剖析以及对海洋碳汇交易核心市场要素、运行逻辑、关键环节的研究。为此,在梳理海洋碳汇交易有关概念和理论依据的基础上,立足国内外有关最新进展和经验,探讨我国海洋碳汇交易机制构建思路和对策,试图为我国构建实现“双碳”目标的相关政策体系提供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研究指出海洋碳汇交易市场要素包括政府部门、供给和需求方、交易和信息登记机构、科研单位、第三方认证机构以及利益相关者,推动海洋碳汇交易发展需要将政府和市场的力量结合,以科学理论为基础,考虑多重效益,畅通“科学研究-方法学研发-项目开发-审定核证-交易结算”的发展路径,构建完备的项目认证机制及多元化交易机制。基于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针对我国海洋碳汇交易目前存在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支撑体系有待健全、财政金融支持和法律保障有待提升、助力减排面临多重争议和风险等主要方面问题,给出建立行动计划、完善法律保障,研究科学方法,加强技术支撑,强化财政支持、创新金融服务等三方面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徐野 《科技广场》2023,(2):21-30
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的生产要素,它不同于传统生产要素,具有易复制、非稀缺、强流通和准公共品特性。由于数据要素价值具有不确定性,定价困难,权属也难以确定,导致数据要素进入市场交易非常困难。但是任何要素只有通过市场配置,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要素潜能和体现要素价值。因此,为了进一步发挥数据要素的潜能,挖掘数据要素价值,激活数据主体活力,亟需建立可信的数据交易市场。本文认为应通过加强数据标准规范建设、建立市场准入和交易规范、建设功能强大的区域性数据交易平台、健全数据要素价值评估机构、健全数据要素定价机制等策略来建立可信的数据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6.
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加快培育安全高效的数据要素市场,是激活数据要素潜在价值的重要手段。但当前数据要素“权属不清”“难以定价”“交易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文章首先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基本问题出发,讨论了数据要素在确权、定价和交易上的困境;之后,回顾了国际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的战略布局和我国数据交易市场发展进程中应对困境的关键举措;最后,立足于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实践,从建设统一数据市场制度、试点数据分类分级确权、探索差异化的定价机制、布局多元化的交易市场等方面提出了建设高水平数据要素市场的政策建议。期望该研究能够引发更多学者关注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基于不同学科视角为破解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困境谏言献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广东技术交易情况进行梳理,研究国内推动技术市场发展主要做法,包括强化规划引领、注重技术交易市场建设、培育和激励技术市场服务机构、培养专业化技术市场人才队伍、实施技术交易奖补、健全投融资体系等,分析制约广东技术市场发展的因素,提出加快发展广东技术市场坚持以下路径:健全技术市场政策体系、强化需求导向、夯实区域技术交易市场功能、促进技术市场服务机构提质培优、壮大专业化技术市场人才队伍、推动技术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7,(15)
工程造价指的是工程建设过程中,预计或者在实际的技术劳务市场、设施市场、承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价格及建设工程价格,市场经济体制知悉啊,建筑工程属于一种独特的交易对象,在实际的交易过程中,以特定的商品形式,多次预估的基础上交易出去,最终形成的市场价格。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的经济效益,必须要加强工程造价控制及管理,但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市政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难题,导致造价超出预算,本文主要就这些问题进行简要的归纳,并提出几点对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电信业的市场竞争体制实质上仍处于初级阶段(即电信业立法不全;体制不健全;市场化程度浅;经营相对落后的局面)。笔者认为,我国电信业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即体制的健全和体系的丰富。体制的健全包括:①电信业的相关制度和立法的健全;②体系的框架、结构的有效、合理、完整;目标是为中国电信业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体系的丰富则包括一个有效健全市场竞争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电信业的市场竞争营造一个良好的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济环境。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以市场经济为主导作为基本原则,完善电信经营立法,在政府有效监控下多方经营,建立一个健全的市场竞争体系和较为完整和合理的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10.
中国技术产权交易所市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技术产权交易所是我国创业资本市场过渡阶段的存在形式和组织形态,其市场发展,将充分反映我国市场经济过渡阶段资本市场制度创新与市场化彼此耦合的发展,并且将与资本市场的结构完善过程和资本市场的组织创新密切联系在一起。本文对技术产权所的存在价值、功能性质、组织管理、市场结构、运行模式以及支撑手段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初步描述了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复杂运行规律。  相似文献   

11.
从国际战略性大宗商品交易方式演变看中国石油市场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解宇  马卫锋 《资源科学》2007,29(1):203-208
当前,国际战略性大宗商品市场博弈出现这样一种态势:交易方式对商品定价、企业竞争等产生重大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方式出现交易形式多样化、多层次化、交易组织联盟化、交易机制市场化等发展趋势。其对大宗商品市场产生重要影响:期货交易价格成为现货交易定价基准;企业竞争从现货市场扩展到包括衍生品市场在内的整个市场体系,和进入衍生品市场存在障碍或成本较高的企业相比,可以以低成本进入衍生品市场的企业取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贸易联盟在买卖方对价格的争夺中占据优势地位等。对中国石油市场改革的启示包括:发展石油期货交易应探讨具体的路径和方式,包括合约品种、交易制度,并应通过上海石油交易市场向OTC市场的转变,增加石油交易方式的深度和广度;以市场化为指导思想,改革石油行业管理体制特别是进出口体制;采购联盟的核心应是市场化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2.
对市场经济下信用危机现象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靖 《预测》2001,20(6):11-13,32
本文就我国市场经济下出现的信用危机现象进行了探讨,在剖析了危机出现的原因及其所造成的危害基础上,提出了重塑道德理念,加强法制建设以及建立完善国家信用管理体系等解决危机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资源约束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张琦 《资源科学》2006,28(2):147-153
中国经济已经从短缺经济阶段、剩余经济阶段进入到了资源约束经济新阶段,当前面临矛盾是:经济增长是以牺牲大量资源为代价;受世界经济波动风险影响增大;越来越多的经济贸易摩擦给中国经济造成了巨大损伤;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给未来经济持续增长构成严重阻碍,经济安全风险增大、也造成国家安全隐患。因此,本文提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是必然选择,而且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战略性调整:从指导思想上用“以经济持续增长为重心”替代“以经济建设为重心”;建立以绿色GDP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政府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推进循环经济的产业技术标准、市场准入标准和科技创新体制和技术创新体系;改革和完善我国资源产权制度,推进循环经济的利益补偿机制的建立;从思想上彻底实现观念转变,树立循环经济发展的节约型习惯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4.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自然资源产权界定不清晰,管理权限之间界限不清,出现政出多头的产权结构,导致自然资源粗放经营,消耗浪费严重,所以明确界定我国自然资源的产权归属,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就刻不容缓。本文基于此动机,分析了构建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应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海良  徐佳  王普查 《资源科学》2014,36(2):334-341
中国快速的城镇化导致资源被集约化使用的同时,耗用量却显著增加。以城镇化进程为视角,探讨中国城镇化率与全国用水总量、水资源利用效率与用水结构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基础,预测2020年城镇化率到60%时的水资源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城镇化率是全国用水总量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格兰杰因;城镇化率每提高1%,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将提高7.68%,而总用水量将提高0.58%;预测2020年城镇化率到60%时,全国用水总量将突破红线控制要求,水资源作为战略性经济资源的制约作用更加凸显。对此,提出从技术节水、结构节水和生活节水三方面挖掘节水潜力,以及从生态增水、国际市场购水以及虚拟水贸易三方面增加水资源供应。  相似文献   

16.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要求加快工业用地市场化改革,而准确评估工业用地市场发育水平对于客观评价工业用地市场化改革绩效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7-2013年中国32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工业用地出让数据,从工业用地出让价格溢价率和出让方式市场化两个维度揭示中国工业用地市场发育水平的时空特征,并分析了影响地区间市场发育水平差异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工业用地市场发育水平由2007年的7.66上升至2013年的32.16,但是工业用地出让价格仍未合理体现资源稀缺性和市场供求所揭示的工业用地价值,市场化改革还停留在转变工业用地出让方式阶段,尚未深入到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工业用地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层面;东、中、西部工业用地市场化进程均在深化,东部地区市场发育具有水平高,推进速度快的双重特征,而中西部地区工业用地市场化改革仍处在由被动配合中央政策规定向主动引领改革过渡阶段;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工业用地需求强度与工业用地市场发育水平呈现显著正向关系,地区土地资源禀赋则有显著负效应,而地区间激烈地“土地引资”竞争显著抑制了中国工业用地市场化进程。因此建议:在工业用地市场化改革过程中,要把完善土地出让制度和建立良好地土地市场生态作为改革重要方向,把促进工业用地价格向合理资源价值回归,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作为改革落脚点。  相似文献   

17.
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源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场所和主阵地。文章针对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的问题,以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为研究思路,立足国内外研究进展,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架构,提出了全民所有者的基本职责。在此基础上,从健全产权制度、编制分级行使所有权的资源清单、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责权利边界、以信息技术助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以及加强资产管理与资源监管的衔接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供应链管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赵玮 《科研管理》2005,26(2):50-54,45
本文论述了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这种模式下,供应链管理也要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从供应链管理系统的结构到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技术支持,都要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认为新的供应链管理是由多个循环系统构成的良性循环系统,并指出循环经济呼唤供应链管理的绿色化技术,强调了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政府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王学栋 《软科学》2004,18(3):47-50,68
我国政府应当在重大自然灾害中提升其应急管理能力与水平,发挥更为积极的职责与作用:建立专门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构;加强灾害管理法制建设和健全减灾计划管理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灾害信息系统;建立政府应急管理的财政保障体系;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争取社会对减灾的支持与参与;加强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20.
转型期中国粮食产出规模效率及结构优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同道  庞英  王伟  孙巍 《资源科学》2008,30(6):809-814
提高生活水平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转型期中国耕地资源的经济供给不能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速度及要求相协调,致使中国面临着严峻的粮食安全问题。本文基于非参数方法双产出模型,在对转型期中国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与技术效率测度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产出规模效率和粮食生产资源配置优化策略。结果表明,松辽、长江与黄河三大流域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与技术效率依次递减;三大流域粮食产出规模效率依次递减;各大流域粮食产出规模效率最差。由此可见,规模效率是制约中国当前粮食生产效率和产出水平的关键因素。鉴于粮食对转型期中国的战略地位,中央政府应采取必要措施,进一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最大程度地发挥粮食生产规模效率;同时还应根据市场化进程中粮食生产所表现出来的区域特征,适时做出进一步激励粮食生产、最大程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政策安排,同时这也是弥补市场失灵、稳定粮价、促进粮食高产稳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