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4年4月29日.沈阳、长春、大连、哈尔滨在长春召开了四城市市长峰会,四城市联合制定并签署了《东北四城市协同合作全面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意见》,这标志着四城市联手打造东北地区经济共同体的正式启动。根据四城市的共同协商确认,四城市要在东北地区形成核心工业带.东北经济的主要增长带.全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带,从而带动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4年4月29日,长春:首届东北四城市市长峰会召开2004年4月29日这一天,长春成了东北人特别关注的城市。来自哈尔滨、长春、沈阳和大连四个城市的市长聚集在长春南湖宾馆,参加“首届东北四城市市长峰会”。会上,四城市市长签署了《东北四城市协同合作,全面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意见》(下称《意见》)。四城市市长峰会与《意见》向世人昭示,在东北区域经济振兴中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四城市,建立东北经济一体化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就在南湖宾馆四城市市长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四城市市长畅谈建立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设想的同时,高度称赞了四…  相似文献   

3.
2003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的国策,新一届政府采取了一定的倾斜性政策,以宏观的政治、经济等物质杠杆的“硬力量”来拉动东北整体发展。外界一致看好东北,希望它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带之后的第四  相似文献   

4.
《新闻前哨》2005,(12):7-7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日前,东北副省级城市党报集团高峰会议在大连市举行,“东北副省级城市党报集团联盟”正式成立。该媒体联盟包括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等四城市的四大报业集团所属的21报8刊,联盟将以多边合作的形式,推进集团各项事业,特别是报业经营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指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实行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去年8月,中央专门召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会议.  相似文献   

6.
李淑娟 《兰台世界》2005,(13):56-57
东北是国家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重点建设起来的重工业基地之一,被誉为"东方的鲁尔".解放前夕,东北工业基本上是一片废墟.解放后,经过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不仅为东北大规模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而且为解放全中国、抗美援朝,以及全国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扶持东北的工业建设.全国1 56个重点建设项目,有52项安排在东北,使东北地区成为我国第一个重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提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为二十一世纪东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振兴,意味着曾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与创新中经历了百转千回的艰辛的东北地区由此开始走向富足与繁荣。更意味着曾被“东北现象”的尴尬所困扰的东北人由此而要彻底摆脱旧有观念的束缚而重树自信。在东北振兴的  相似文献   

8.
2008年9月1日,主题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第四届东北四城市(4+3)市长峰会在沈阳市举行。由来自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及由东北三省各省综合实力排在前面的鞍山、吉林市和齐齐哈尔市的  相似文献   

9.
张凤兰 《兰台世界》2007,(23):70-71
一、预见东北地区战略价值,奠定夺取东北战略构想的基础 早在抗日战争结束前夕,中共中央已经认识到东北地区的战略价值:东北地区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工业发达.  相似文献   

10.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全国经济一片萧条,然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却在加快,城市规模增大、人口激增提高了近现代东北新闻事业的受众规模、读者层次和信息需求量;实业与资本雄厚为新闻事业提供资本条件和造纸印刷的技术保障;交通运输、通邮事业发达为东北新闻业的信息采集、报刊的传送、发行与征订提供多元的流通渠道。这些经济环境客观上促进了东北近现代新闻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去年年末,中央决定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并要求像当年建设沿海经济特区、开发浦东新区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那样,齐心协力,扎实推进,确保这一战略的顺利实施。中央这一重要决策给东北老工业基地带来了新的机遇,人们精神振奋,决心深化改革,大胆创新,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新闻报道也出现了新局面。沈阳是东北地区中心城市和典型的老工业基地,宣传报道好老工业基地振兴,《沈阳日报》责无旁贷。目前,我们正在以…  相似文献   

12.
东北是国家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重点建设起来的重工业基地之一,被誉为“东方的鲁尔”。解放前夕,东北工业基本上是一片废墟。解放后,经过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不仅为东北大规模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而且为解放全中国、抗美援朝,以及全国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扶持东北的工业建设。全国156个重点建设项目,有52项安排在东北,使东北地区成为我国第一个重工业基地。中国第二代领导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的足迹遍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官方媒体代表《人民日报》自2003年来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报道的内容和文本分析,考察它在有关东北经济报道中所建构的东北地区经济形象.主要发现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相关报道总体数量逐渐减少;报道侧重于经济、政治、社会民生等议题;经济发展是有关东北老工业基地报道的重中之重;报道态度总体上呈现中立积极的立场.通过分析官方媒体及其他大众媒介的相关报道,探讨新闻媒介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进程中的角色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任重而道远。本文结合了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信息需求,从服务观念、服务范围、服务质量等方面来探讨东北地区图书馆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简讯     
山东省专业报刊首次经验交流会,于去年12月中旬在济南召开,全省22家报刊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与会代表就如何搞好新闻改革和报刊社自身改革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马如飞)东北四家城市报纸:哈尔滨日报、沈阳日报、长春日报和大连日报,为了加强报纸副刊的横向联系,繁荣东北地区的文学创作和培养新的“东北作家群”,于去年12月10日至今年4月10日,联合举办《北国之  相似文献   

16.
去年底,中央决定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这一重要决策给东北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使东北地区广播电视工作者精神振奋,他们把宣传报道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作为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迅速行动起来,为振兴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本栏目刊发的这组稿件,是他们宣传振兴东北战略的理念、构想、做法,是他们从抓住机遇、更新观念、创新机制等方面对东北广播电视事业、产业发展的思考和探索。在实施振兴战略中,东北广播电视已展示了重要作用,将来也定会大有作为。相信他们的做法、探索,对读者特别是与东北地区有相同境遇的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张凤兰 《兰台世界》2007,(12S):70-71
一、预见东北地区战略价值,奠定夺取东北战略构想的基础 早在抗日战争结束前夕,中共中央已经认识到东北地区的战略价值:东北地区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工业发达。它北靠苏联、西接蒙古,东邻朝鲜,南接华北抗日根据地,与山东根据地隔海相望,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决策一经作出,立刻引起海内外的极大关注,各路客商纷纷来东北地区寻找商机,东北地区内新一轮结构重组中的区域竞争拉开战幕。千  相似文献   

19.
11月28日,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证实,国务院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东北办”)将在近期成立。此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第一批100个项目业已启动,总投资额610亿元,这标志着振兴东北战略,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东部沿海率先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去年全国"两会"上,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坚持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