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班斿是西汉时期的编辑家,曾经与西汉著名经学家和编辑家刘向校秘书。汉成帝很器重他的才能,并“赐以秘书之副”。这些秘书的副本后来成了班彪和班固编写史学巨著《汉书》的原始依据。  相似文献   

2.
《窄门》是20世纪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最为优秀的小说之一,也是他受基督教文化影响颇为显著的作品,其中蕴含了大量圣经元素,不仅有意识使用圣经语汇"窄门"为标题,书中还反复出现"十字架"意象;其中隐含的对"人神关系"的探讨更与《圣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分析这些元素,有助于较全面地理解《窄门》和纪德的圣经情结。  相似文献   

3.
郑振满和丁荷生两位先生主编的《福建宗教碑铭汇编.兴化府分册》宋代部分,涉及到南宋刘克庄的文集。经过参照宋代刻本、明清抄本这些现存于世的"地上"纸本文献,与《碑铭》一书之中来自于"地下"的石刻文献相比勘,发现有的文字是世存纸本文献明显被刻工等传布过程中致误,有的是石刻文献整理中留下的一些疑点。地上与地下互证,文本和碑铭映辉,是这部文献整理过程中应持有的态度和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4.
传教士征服中国人思想的理想,最终由林乐知实现了,他将教会报刊的思想影响力推向了顶峰。作为《万国公报》的创办人与主编,林乐知为该报翻译了大量的欧美书报,撰写了为数可观的政论,为中国政治社会的改革献计献策。林乐知造就了《万国公报》,反之,《万国公报》也成就了林乐知。《万国公报》令林乐知声名远扬,树立了因办报而闻名的典型。  相似文献   

5.
在形式上,《恶心》与《局外人》都是主人公的自述,文学与哲学融为一体;在内容上,二者都以"世界是荒诞的"为前提和底色,都塑造了一位严肃、阴郁、痛苦的思想者形象,洛根丁和莫尔索思想的前提和出发点都是"上帝死了".但是萨特主张自由选择,加缪相信人无可选择,每一种人生都是空虚,改变不了最终的虚无,二人同途而殊归.  相似文献   

6.
《庄子》以"道"为本,继承发展了《老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在美乐标准上,《庄子》把《老子》的"音声相和"发展为"与道相和";在音乐批判上,《庄子》把《老子》批判"五音"发展为批判"违道"之乐;在音乐美学境界上,《庄子》把《老子》的"大音希声"的"悟道"境界发展为"载道"境界;在音乐审美上,《庄子》把《老子》的"过客止"的外在审美发展为"所乐"的内在审美。《庄子》在《老子》音乐美学思想的基础上,有令人瞩目的开拓创新,揭示了"道家"音乐的本源:生于心,源于物,随于道;揭示了"道家"音乐的基本功能是"和";揭示了"载道"之乐的"人为"、"有声"特点;揭示了"道家"音乐审美的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7.
林氏《楚辞灯》一书,将二千余年来王逸、朱熹等人的注释统统斥之为"暗室",这是不公平的。但林云铭此书力主层次分析,并且身体力行,仅此一点,就完全可以在中国楚辞研究史上卓然特立,名垂千古。在强调对楚辞进行层次分析这一点上,林云铭并非首创者,而在对《天问》一诗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解读之实践上,他确实是中国骚学史上第一人。刘树胜君能对《楚辞灯》进行点校,可谓慧眼独具,其对于推进和深化楚辞研究,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8.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非<国语>》中。《国语》的世界观表现为"天人感应"的唯心主义思想,也有关于"气"和"五行"的思想。柳宗元通过对《国语》中落后观念的批判,系统地阐发了"天人不相预"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并且发展了《国语》的"气"论。  相似文献   

9.
略析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家庭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教育家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所著的《颜氏家训》中 ,他要求 :家长对子女应尽早施教 ;父母对待子女应严而有慈 ;主张人一生必须勤学以求上进 ;重视环境教育的作用 ,这些家庭教育思想对我们当今的家庭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卢梭是启蒙时期法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他的旷世名著《爱弥尔》被认为是继柏拉图的《理想国》之后教育领域的又一里程碑。在这部论著中,对于人的道德培养方面,他批判了当时不合理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将道德教育建立在人的自然本性基础之上,按照自然法则设想了道德教育的阶段和任务,道德教育过程应该遵循的原则等。这些教育理念和方法,对我国现代道德教育的发展仍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对秦少游诗歌研究渐渐增温,对其诗的评价,存在一些分歧,多集中在元好问对秦观"女郎诗"之讥的辩驳、陈师道等人的评价。本文就秦观诗歌研究的现状加以综述和评说,如,秦观"诗如词"之论的省思及秦观诗歌分期的讨论等,凡此种种困惑。  相似文献   

12.
论编辑的学者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辞海》对“学者”的释义,认为“编辑”与“学者”两者关系不是同一关系,而是从属关系,“编辑”是“主,”“学者”是“从”。分析编辑的学者素质的特征:编辑应当比一般学者更具有学术的品格,更善于跳出具体课题的解析,而去把握学术问题的发展史,更善于比较一组相邻但不同学科论著的得失高下。  相似文献   

13.
苏轼在其诗中多次描写过男子簪花的习俗。其中,以诗歌《吉祥寺赏牡丹》最具特色。这首诗仅用了短短的二十八字就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众人簪花的情景,展示了一位性格饱满的苏轼。他既享受着与万民同乐的人生大乐,又追求着观览山水、自适自足的小乐。他既保持了强烈的淑世情怀,是儒家仁政的坚守者,又吸收了释、老"万物齐一"的思想,是"为老不尊"的叛逆者。这种能入能出、舒卷自如的人生境界,既是对儒家思想的坚守,又是对佛道思想的吸收,最终形成了他圆通自足的文化性格。  相似文献   

14.
秦观,北宋婉约词人的代表,他也被认为是能体现宋词“当行本色”的词手。秦观一生困苦不得志,时正值元祐党争,屡屡被贬。他独居幽馆,内心愁苦无法排遣,满腹伤心失意,只得借词作来抒发己情。晚唐花间词流于艳俗,往往辞胜于情;宋初虽对词有所开拓,却情胜于辞,而使词真正做到情辞兼称的便是秦观。  相似文献   

15.
论秦的立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的立国一般认为是秦襄公被封为诸侯时,但从秦的发展来看,秦的立国经历了一个过程。从非子到襄公,秦的实力不断增强,控制的地域不断扩大,到文公时,形成了地域性的秦国。在这个过程中,秦主要依靠军事力量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并不断完善相关的政治制度,周、秦关系则微妙而复杂,且充满了矛盾和利害冲突,远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美好。  相似文献   

16.
董桥是香港著名散文家、编辑、报人。数十年编辑生涯,批点中英文字,编校中外书籍,使其对翻译自有独到体悟。其对翻译的论述虽零散却不乏洞见,笔者将之稍事整理,权当理论的“脚注”。而董桥本人的译文,或改译他人之作,亦颇见功力,本文撷英数例,以窥其译风。董桥一生孜孜于文字,其对待翻译虚心严谨之态度,亦足资效仿。本文通过介绍董桥,旨在引起大陆学界对港台译家的关注。L672—0385(2009)04—0080—05  相似文献   

17.
孙斯提 《职大学报》2013,(1):79-82,104
纵观《红楼梦》中秦可卿与宋学士秦观的种种联系,可以说是映射出秦观其人其创作对后世文人的巨大影响。尤其是对曹雪芹的影响,曹公之于秦观,可以说不止是追慕,更是对其诗词创作的接受,实证可谓遍布"红楼"、处处皆是。  相似文献   

18.
《泥功山》一诗语调轻快,用词趋向口语化,理解貌似简单,但实际上古今注释多偏离了方向。要比较彻底地解读本诗,必须注意三点:其一,关于泥功山的位置《方舆胜览》已基本注清,泥功山和青泥岭是相隔数百公里两座山,不能混淆;其二,"朝行……暮在……"是秦汉以来尤其是唐人惯用的句式;其三,本诗的创作原型是泥功山一带长久流传的民谣。  相似文献   

19.
作为清代乾嘉文坛的盟主,袁枚倡导的性灵说独树一帜。在汉学风潮中,袁枚基于文人的立场,反汉学的立场尤为激烈。其与汉学家的两次交锋,正鲜明地表明了袁枚对汉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书·秦誓》并非学术界一般所说的是秦穆公的“悔过书”或“罪己诏”,它反映的是秦穆公尊贤使能的用人思想。《秦誓》作于秦三帅在崤战败后被遣归来的秦穆公三十三年。此时秦军将士喧哗滋事,其真正原因应是秦国将士借秦三帅失败之机掀起了反对外来将帅及其卿大夫的事件。秦穆公便借机宣讲了他的人才思想。秦穆公的人才思想在春秋中叶历史意义十分重大,它为秦穆公称霸诸侯、战国时秦国能彻底变法而迅速强大以及最后统一天下提供了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