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教师出示例题: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卖11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让学生理解题意之后,教师创设情景。 师:假如你是这个商店的经理,你可以怎么卖?(简单一问,将学生引入生活情景,把学生推上“经理”宝座) 生_1:我可以零售。用每个热水瓶的单价乘以热水瓶总个数得到总价,解法是:  相似文献   

2.
[案例]"连乘应用题"巩固练习: 学习"连乘应用题"后,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卖11元,一共可卖多少元?紧接着,教师在这道题后又增添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商店经理,你怎么卖?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结果得出以下若干种思路:  相似文献   

3.
猜想与验证     
案例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教材第9页的例3(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12公顷,31小时耕地多少公顷?23小时耕地多少公顷?)时,我让学生大胆猜想21×13到底该怎样算?生1:化成小数算。师:你能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很好!但0.5×0.3,你们会算吗?生2: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师:你怎么知道?生2:我是举例验证得到的,假设12×41=0.5×0.25=0.125=18,而21×14=21××14=81,所以,我想应该这样算。师:这位同学不仅进行了大胆猜想,而且进行了举例验证,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生3:还可以用除法算,由于12×31表示把21平均分成3份…  相似文献   

4.
我在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有一道应用题被扣了5分,刚拿到卷子时我有些不服气。题目是这样的:每把单人椅10元,每张单人桌15元,每张双人桌25元。如果请你为一个班的48名同学购买课桌椅,你会怎样搭配,算一算这样购买共需花多少钱?考试时,我是这样列式解答的:10×48 15×46 25×1=1195  相似文献   

5.
师 :同学们 ,我们已经学过了乘法中的哪两个运算定律 ?生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a×b =b×a(a×b)×c =a× (b×c)师 :在乘法中还有一个运算定律就是乘法分配律。什么是乘法的分配律呢 ?这节课我们用身边发生过的事一起来探索发现。上学期我们班转来了陆亭亭等 4位同学 (指着坐在前排的 4位同学 ) ,我们就来计算一道和他们有关的题目。出示应用题 :每张单人课桌 70元 ,椅子 3 0元。上学期我们班转来 4位同学 ,学校里为他们每人配了一套课桌椅 ,一共要花多少元 ?学生解题 ,后指名回答。生 1:我是这样想的 :桌子 70元…  相似文献   

6.
那是一节练习课,我出示了一道应用题:有一批苹果,每筐装56千克,可以装60筐,现在只有56个筐,要把苹果都装上,平均每筐多装多少千克?让学生独立地、用不同的方法解答。生1:56×60÷56-56。生2:我是这样算的:56×(60-56)÷  相似文献   

7.
下面是两位教师对教学“一位数乘两位数”(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四册P76~78)一课的不同处理:我采了14个我也采了14个2只小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桃?14×2=(个)[案例一]师“:2只小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桃”怎样列式?生:14×2。师:14×2的结果是多少?怎样计算呢?生1:14 14=28。生2:1×2=2,4×2=8,合起来是28。师:这儿的1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应该说10×2=20,4×2=8,20 8=28。师:还可以用竖式来计算。14×282028师:观察竖式,8是怎么得到的?20呢?生:4乘2得8,10乘2得20。师:这个竖式还可以写得简单些(如下)。14×228……[案例二]师:他们一…  相似文献   

8.
一位数学老师,在一堂应用题交流课上,出示了这么一道练习题: 一个商店运进了3箱篮球,每箱10个。每个篮球卖8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老师指名学生口答。学生甲口述算式: 8×(10×3),先求一共有篮球几个,再求一共可卖多少元。学生乙口述算式:8 x 3×10,先求3个……未等乙生回答完,老师便说,“3”的单位是  相似文献   

9.
题目根据图中的条件,求每只棒棒糖多少钱?分析与解:对两步及两步以上应用题,要先找出并算出中间问题。那怎样想中间问题呢?⒈从条件想起。从图中看出,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有三个:一箱棒棒糖一共48元,里面装12盒,每盒有8只。根据“一共48元,里面装12盒”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中间问题:每盒棒棒糖多少钱?⑴每盒棒棒糖多少钱?48÷12=4(元)=40(角)⑵每只棒棒糖多少钱?40÷8=5(角)⒉从问题想起。要求每只棒棒糖多少钱,需要知道这箱棒棒糖的总价格和总只数,而总价格已经知道,所以要先求出“棒棒糖一共有多少只?”这个中间问题。⑴棒棒糖一共有多少只?8…  相似文献   

10.
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六册把连除应用题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例题是71页例3:“小华家养了35只母鸡,4个月一共生了3640个蛋。平均每只母鸡每个月生多少个蛋?”第二类例题是71页例4:“学校给三好学生买奖品,买了3盒钢笔,每盒10支,一共用去60元,每支钢笔的价钱是多少元?”  相似文献   

11.
师:我们已经学会解答一些简单的应用题。这里有几道应用题,谁来口头解答? (1)同学们做好事。一(1)班做了12件,一(2)班做了10件。两个班一共做了多少件? 生:12+10=22(件)答:两个班一共做了22件。  相似文献   

12.
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后,教师出示数学书第25页上的探索与实践题,并要求学生算出这堆钢管一共有多少根。10.小明参观钢铁厂里看到许多钢管堆成如图的形状。最上层有9根,最下层有16根、有8层。可以用什么方法算出这堆钢管一共多少根?它和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有联系吗?生1:我是这样算的,把每层的钢管数加起来,9+10+11+12+13+14+15+16=100(根),一共有100根。生2:我是按照梯形面积公式来算的,(9+16)×(8÷2)=100(根)。  相似文献   

13.
出示例1的图(苏教版第三册): 师:谁来编一道应用题求一共有多少苹果,并列式解答。 生:有4盘苹果,前面3盘每盘是4个,最后一盘是2个,求一共有多少个,用连加:4+4+4+2=14。 生:我的方法比他的简单:4×3+2=14。  相似文献   

14.
六年制第六册第71页例4:一个商店运进4箱热水瓶,每箱是12个。每个热水瓶卖6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这是一道连乘应用题,在这之前学生虽已学习过例3,初步掌握了连乘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方法,但从作业反馈的信息来看,由于两步都是乘法,有一部分学生搞不清每一步中谁作被乘数,谁作乘数?列出的算式不符合实际意义。因此我在教学例4时作了一些铺垫,把例4先分再合地展示给学生。  相似文献   

15.
师:38+24你会算吗?多数学生都能举手。师:看来很多小朋友都能正确地口算了。但是我们学数学不仅要知道结果,还要能知道这个结果是怎么来的。现在你能把自己的想法清楚地告诉大家吗?下面老师给小朋友几个友情提示,请你和自己的小组同伴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友情提示1.说一说:你是怎样口算的。2.议一议:还有其他的口算方法吗?3.数一数:你们小组一共想到了几种不同的口算方法。生1:我先算8+4=12,再算30+20=50,后算50+12=62。生2:我先算30+20=50,再算8+4=12,后算50+12=62。师:咦,这两种方法好像差不多。你能发现它们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吗?生:它…  相似文献   

16.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点内容。在应用题教学中,应重视让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拓宽解题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四单元第二小节应用题中安排了用两种方法解答连乘、连除应用题的内容,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一、创设情境,引发思维1.教师接两种思路,把例1改编成两道都是连续两问的应用题,作为准备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热水瓶卖11元,每箱卖多少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  相似文献   

17.
[案例]“归一应用题”的教学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六一”儿童节快到了,老师想买一些小礼物送给同学们,你们最希望老师买什么东西呢?出示“‘六一’儿童节礼品调查表”,根据学生回答完成调查表:物品名称数量文具盒15个钢笔8支书包5个水彩笔16支…………师:你们能帮老师预算一下买这些礼品需要花多少钱吗?生1:先算一算每样物品要花多少钱,再把它们加起来就可以算出总共要花多少钱了。生2:我们不知道每样物品的单价,没办法算。生3:只要问一问嘛。像这个文具盒是3元5角,就可以算出15个文具盒一共要多少钱:3.5×15=52.5(元)。…  相似文献   

18.
我作为一名教研员,在二年级的两个学期期末调研试卷上分别出了三个题目:1.如下图每排摆三辆小轿车,摆了三排(如图)⑴一共有多少辆汽车?⑵这些小汽车一共有多少个轮子?学生情况分析:⑴一共有多少辆汽车?3×3=9(辆)这一问没有任何问题,学生都会解答。⑵这些小汽车一共有多少个轮子?这一问学生的答案不统一,答案如下:①2×9=18(个)②4×9=36(个)大多数学生的做法是第一种,令人费解。随即采访了一些学生,孩子的想法是那样的天真,在座的成年人无不哑然。生1:一辆汽车有四个轮子,可是我只看见图中有2个轮子。生2:我知道一辆汽车有四个轮子,可是我…  相似文献   

19.
一、用两个相关联的连续性的简单应用题进行过渡。在各类简单应用题教学时,要十分重视把两个相关联的简单应用题作为一组进行练习。如:(1)某商店近来苹果24筐、梨12筐,一共运来多少筐?(2)某商店一共运来苹果和梨36筐,卖出15筐,还剩多少筐?  相似文献   

20.
购票     
这个旅游团购票一共需要多少钱?贝贝是这样想的:因为这个旅游团一共有148人,儿童有136人,所以这个旅游团有148-136=12(个)成人。由已知条件可知,购儿童票需要16×136=2176(元),购成人票需要32×12=384(元),则这个旅游团购票一共需要2176+ 384=256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