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新兴媒体时代的公共传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新兴媒体的发展模糊了公共传播与私人传播、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之间的界限,本文基于这一问题,提出了新兴媒体时代公共传播的实践和理论,并从三个层面论述了公共传播在新兴媒体中实现的途径,即传受角色的颠覆性互动、多元化信息的公共传播和规范性应用的控制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在网络媒体急速发展的时代,随着新媒体的传播,信息传播模式正在不断地发生改变,人们随时随地可以利用手中的信息终端传播信息.本文就重大突发事件重大的新媒体传播模式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分析新媒体传播的基本特征和传播策略,为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新媒体传播提出一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后现代社会的来临,公共图书馆的用户需求正日趋个性化、多元化、模糊化和可变异化,这为公共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供给模式提出变革挑战.文章介绍了纽约三大公共图书馆系统多元化信息供给的内容与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4.
陈茜  刘芳男 《新闻知识》2012,(10):64-65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个人电脑的普及,网络媒体在社会中逐渐演变为一种强势媒体,空间以及网络空间的特性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外学者对传媒、空间与社会三者关系的探讨以及国内一些学者对网络空间的虚拟性、扁平化、网络舆论空间特点的论述,多集中于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命题的网络建构方面。本文借鉴相关理论研究网络空间公私领域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网络空间公私领域现状给社会带来的现实影响及公众应有的认知和态度。  相似文献   

5.
信息时代的到来衍生了新媒体模式,其交互性与开放性能够将信息的流通方式由单一的发送、接受媒体信息转化为多元化的高效互通模式.新媒体信息模式的信息源不仅仅来自企业,在传播过程中被参与进了媒介、企业与民众之间的互动,这种多向信息交流的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相似文献   

6.
信息共享空间是一种新的信息服务模式,现代公共档案馆的服务创新工作可引入信息共享空间这种新的服务理念,文章提出从实体层、虚拟层和支持层三个方面建设公共档案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社会化媒体时代,媒介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影响着我国信息传播环境和舆论生态格局,变革着舆情生成与传播机制.文章系统分析了社会化媒体舆情传播机制,指出共情心理已经成为社会化媒体舆情热点的触发模式之一.社会化媒体基于特定的网络空间关系,存在不同的舆论自净化现象,存在基于网络表达情绪化和非理性的群体极化情形,以及社交媒体环境下的新型议程设置功能.文章认为,社会化媒体具有独特的舆情生成和传播机制,给网络舆情的研判和社会舆情的治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从政治意义上讲,全国“两会”是国内政治,但从新闻传播意义上讲,全国“两会”早就打破国界,走向了国际。这不仅是国内传播,也是国际传播,而且是国际传播的重要舞台。在信息传播全球化的今天,国内传播与国际传播已经同步化,对内传播与对外传播的界限模糊化。  相似文献   

9.
网民通过网络论坛、与政治家对话等形式公开表达对公共事务的意见和愿望,这种公共表达是否真的实现了哈贝马斯所说的"话语民主"?本文通过对"话语民主"内涵和原则的详尽分析发现,由于网络空间话语主体政治身份难以界定、网民私人角色与公共性原则的冲突、网络话语理性与非理性交织、言论的分散化、碎片化等特点.使得哈贝马斯"话语民主"所必须的原则与条件在网络空间难以实现.但我们可以借鉴"话语民主"中有益的理论内容,对网络空间公共表达进行有效的规范,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的民主优势.  相似文献   

10.
宫玉  倪朦 《新闻世界》2013,(5):120-121
在新媒体环境下,手机、互联网、便携式DV的普及,使得受众有多种渠道加入到信息的传播中,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被打破,专业传媒机构的权威地位被动摇,传播平台的多元化,为受众带来了日益开放的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11.
广电行业同新兴技术关系密切,当下逐渐火热的虚拟现实(VR)具有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体验的基本特征.虚拟现实对于以信息传播为主业的广电媒体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拓展可视范围,增加信息传播量以及提升受众的交互性.  相似文献   

12.
在融合媒体的艺术生产过程中,传者与受众的界限被打破。这种身份的转变带来了"传受一体化",并且延展了"公共艺术"的概念。艺术传播的公共特性主要体现在融合的传播平台、交互的反馈方式和多元的传播类型上。在反馈方式上,用户深度参与媒介内容的生产活动,并通过日益成熟的虚拟现实手段呈现客观世界。在传播模式的类型上,传统艺术实现了内向传播到大众传播的再生产,艺术的个体经验可望拓展人们对社会的认知与思考。融合媒体艺术正在丰富和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促成了艺术的大众化和审美的生活化,能够构建积极的公共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13.
在"万物互联、万物皆媒与万物皆智"的数字时代,社会之中出现了大量主动的隐私披露与被动的隐私让渡行为,许多人在网络空间中选择主动曝光自己的私密信息、私密活动和私密空间.这既有传播科技的持续渗透,又有个体在实现隐私自主过程中个性化选择的因素,还有公私组织对个人信息的合理使用以及网络平台责任缺失的影响.未来的隐私治理应围绕公...  相似文献   

14.
今天我们感受到的媒介融合,是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的信息传播的技术手段、功能结构和形态模式的界限改变及能量变换.  相似文献   

15.
金庸及其武侠小说一方面早已完成经典化历程,进入文学史叙述;另一方面又随着审美趣味的变革而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消隐。乔峰作为武侠小说的代表人物,失败的英雄与零余者的形象彰显了金庸写作的现代性。武侠小说虽然延续了将女性拘囿于异性恋家庭空间的强大历史传统,但金庸同时也书写了个别男性和女性跨越公私界限的时刻。与此同时,金庸及其作品的影响也依然在新的媒介与艺术形式中持续。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新兴媒体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新兴媒体发展中,既带来了积极的一面,也存在消极一面,给人们文化生活、舆论及信息传播等带来了巨大影响,同时还模糊大众传播跟人际传播、私人传播及公共传播间界限,本文就新兴媒体公共传播策略进行了优化及理性探索.  相似文献   

17.
新闻传播活动演进到今天,无论传播观念、传播技术,还是传播渠道、传播手段等等,与以往相比都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传播模式日趋多元化,媒体边界日趋模糊化,传播对象日趋分众化……这些变革,要求新闻采访学研究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求变,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感;深挖细掘,体现出历史的厚重感;  相似文献   

18.
周璇 《现代视听》2012,(9):32-36
最近网络蹿红的"杜甫很忙"或者"XX很忙"等网络用语体现出了网友的恶搞与涂鸦。在这背后,其实是一种网络公共空间中话语的再生产和传播,作为一种虚拟公共空间,互联网在话语的解构和重构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杜甫传统形象的解读和对现代形象的分析,得出我们对精英形象的恶搞应该把握住"度",即话语的解构和重构是有界限的,在市民社会日益成熟,公共空间日趋多元化的今天,规范公共空间话语的产生和传播还需要我们做很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李汶炫 《青年记者》2012,(12):28-29
在网络传播中,传统的传者和受者的界限日益模糊,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也使传播活动进入“众神狂欢”的时代,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狂欢者”势必带来杂乱的海量信息.面对层出不穷的网络事件,在众声喧哗之中如何对网络传播进行有效的管理,对网络传播的内容进行必要地把关,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保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绩效评估的科学性和客观性,需要构建多元化的评估主体.构建多元化的评估主体,需要坚持和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即立足现实、兼顾内外、科学配比.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绩效评估主体既包括同体评估主体,又包括异体评估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