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高校招生》2003,(4):13-18
为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自主权,培育教育创新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国家教育部决定2003年在22所高等学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的试点。具有特殊才能的考生,有望在今年获得自主招生高校的“特招”。 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江苏省在该省范围内首次尝试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参与自主选拔录取的高校为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到了2002年,该省自主选拔录取试点的高校扩大到了6所。在这6所高校中,另外3所高校分别为南京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海大学。2003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确定自主选拔录取试点的高校达到了22所。这22所高校中,除了上述的6所高校外,其中包括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6所高校(详见本期的权威发布)。那么,这些自主选拔录取的高校如何进行招生?如何进行考评?在录取过程中有些什么具体规定?等等,这些,都是广大考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的。为此,我们特别刊出了这些高校今年实行自主选拔录取在招生对象、招生程序、考核内容等方面的相关内容,供广大考生参考。需要特别提醒广大考生的是,鉴于今年自主选拔录取试点的各高校在个别录取政策方面可能还有调整,因此,具有特殊才能的考生在报考时应参见自主选拔录取试点的各高校发布的2003年招生章程。我们在文后也将一并刊登出这些自主选拔录取试点高校的通联方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校招生》2006,(2):16-17
点击政策 三大变化,考生受益 综观今年自主招生政策,不仅增加了自主招生试点院校,而且在招生计划、录取方式等方面也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3.
一、江西省参与重点大学自主招生基本情况的统计分析统计显示,经本人申请、中学推荐、高校考核,2006年江西省共有255人次的考生被北京大学等34所重点高校认定具有自主招生"入选考生"资格,参与面占2006年53所试点大学中的64.15%;2007年有364人次考生被北京大学等42所重点高校认定具有自主招生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 (一)高校自主招生出台的意义 我国目前实施的高等学校自主招生政策,初衷是为了促进教育机会公平,把那些优秀的、有特殊才能的,却可能因高考失手的考生录取进重点大学.  相似文献   

5.
中国自主招生发展态势与存在问题的分析、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重点大学的自主招生,自2001年由地处江苏南京的东南大学等3所部属院校首开试点先河之后,参加试点的大学呈逐年递增之势,自主选拔的"入选考生"人数大幅增加,招生范围已达30个省市区,名校的报名十分火爆.但"入选考生"的录取仍然有较大风险,自主招生政策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优惠力度不够,自主招生生源本地化、城市化倾向较重等等,建议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6.
张鸣 《生活教育》2014,(3):14-14
正自主招生公平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热门话题。虽说不少大学有自主招生权,有的大学还把招生推荐权下放给中学。但是公众并不怎么买账。大家最担心的就是自主招生的公平问题。从媒体曝光的情况来看,自主招生政策俨然成了蔡荣生们的提款机与权贵的盛宴,自主招生腐败对教育公信与广大考生的杀伤力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7.
1我国重点大学自主招生发展的基本态势(以2007年为例)1.1参加试点的大学数量呈逐年递增之势。我国重点大学的自主招生,自2001年由地处江苏南京的--东南大学等3所部属院校,首开试点先河之后,截至2007年11月,全国试点院校累计有59所,占全国107所“211重点工程”大学中的55.14%;其中有33所属国家“985工程”大学,占全国38所“985工程”大学中的86.84%。1.2自主选拔的“入选考生”人数大幅增加。本研究按各大学公示的“入选考生”人数(非实际录取人数)统计,2005年全国入选考生人数为5285人,2006年为11043人,2007年为17195人,2006年和2007年分别比上年增长108.95%和55.71%。1.3招生范围已达30个省市区。本研究的统计结果表明,2007年,我国重点大学公示的自主招生“入选考生”的范围已遍及除西藏外的全国30个省市区,其中,“入选考生”人数最多的前5个省市是:湖北3339人,山东1762人,江苏1341人,河南1134人,上海1022人。在59所大学中,北京大学面向的省市最多,“入选考生”已涵盖全国30个省市区,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入选考生”则已...  相似文献   

8.
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是深化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从2001年开始,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招生院校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多的考生经过自主招生进入到理想的大学。今年1月,教育部出台了2006 年自生招生政策。本期,我们特地采写了一组报道,以帮助考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主招生。  相似文献   

9.
考生要想进入大学,成绩是能否被录取的关键所在.但是,随着招生改革的逐步推进,分数也并不是高校录取的惟一依据.目前,在大学对人才的选拔途径中,存在保送生、小语种、自主招生、艺术特长生等一些特殊的招生录取机制,打破了传统的唯分数论的格局.  相似文献   

10.
高校自主招生是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更是继新课程改革之后,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又一次重要的探索.从2003年22所高校开始试点,到2010年已经有近百所高校参与自主招生.本文就这些试题作简要分析. 一、对考生的思维效率考查突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自主招生考试试题灵活、题量大、考查的范围广,对考生应试时的思维效率的要求胜于高考.要完成这些题目的基本前提就是把握语言文字的内涵,进而读懂题意,并应用自己积累的文字功底组织语言.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大学自主招生面试近年来,大学自主招生考试都增加了面试环节,并加大了面试占考试总分的权重,面试对于考生的录取会有较大的影响,甚至直接决定了考生能否录取。因此,加强对面试方面应考技巧的准备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面试时一般有5位考宫,考生需要回答的问题可能由抽签方式获得,也可能由考官直接提出,考生限时回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1月末,国内各高校特殊招生的揭幕战打响了.保送生,外语小语种招生,自主招生选拔录取,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等如火如荼地异型,条条大路通罗马。在驶向高考的航船上,如何把舵掌航?把握高考政策无疑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本期杂志除“政策解码”栏目特别约请专家撰写《特长生,跑步前进上大学》《六类考生获保送资格》《自主招生六步骤》等系列主题文章,还推出了《艺考梦工厂》独家策划,以期为考生描画特殊招生的全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罗曦 《中学生阅读》2008,(1):110-111
一、自主招生的政策介绍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推进,多元化、自主化的大学招生模式逐渐推行,并被国家认可,自主招生作为一种新兴招生形式,正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和考生认同。根据教育部要求,自主招生人数不能超过试点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试点高校确定的入选考生名单,要报生源所在省级招办备案,  相似文献   

14.
"强基计划"是在总结自主招生政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和教育根本要求所进行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通过对2020年和2021年36所试点高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文本分析发现,"强基计划"招生定位于有志深耕基础学科领域的高水平人才,在人才选拔过程中坚持科学与公平的价值导向,集中优质资源多维度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但政策执行过程中依旧有潜在风险,部分高校考生入围或录取条件模糊、多维度的评价标准有待完善、人才培养成效可能不及预期.  相似文献   

15.
佚名 《高中生》2008,(6):60-61
自主招生制度自2003年开始实行。它为考生多带来一次选择的机会,所以备受广大考生的青睐。那么,什么是自主招生、什么样的考生适合选择自主招生、怎样备战自主招生考试呢?本期将介绍这些方面的情况。本期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考生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 (一)高校自主招生出台的意义我国目前实施的高等学校自主招生政策,初衷是为了促进教育机会公平,把那些优秀的、有特殊才能的,却可能因高考失手的考生录取进重点大学。这种国家举措的出台,对打破高校招生的“大一统”模式,消弭统一高考对我国教育发展的负面作用也具有长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每年的考生在选择学校时,只管学校排名、专业情况等,往往忽略了有些学校虽然统一招生,但是却在不同的地方上学.有些高校因为校区分布的不同而要求学生必须在不同的城市上大学,或是先后在不同的城市上大学.这些高校不同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这样两地分别独立招生的大学.  相似文献   

18.
如果自主招生不去体恤考生身上可能存有的宝贵的独特气质,不去体会考生身上或许存有的一丝创新气息,不去体谅考生身上仍存的一种执著,那么这样的招生与普通高校文化考试没有两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与高校招生普通考试不同,一些大学实行的"自主招生",总算开了一扇说大就大、说小也就小的"边门",尽管如此,还是引来了倚重急功近利的社会、尤其是家有考生的家长以及直接利益相关者——考生的莫大关注,他们也许关注的不是自主招生的本身,而是有多少招进去的可能。这里,我们暂不去计较这样招生的社会成本,也不去指责这种招生的不够完善,更不评判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我国高校开始在全国统一高考招生之外,进行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当年进入试点的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2所全国重点大学,选拔的对象则主要是重点中学应届毕业生中有特长的学生,人数是招生高校当年招生计划的5%。经过几年的试行,到2007年,自主招生高校已扩大到59所,招生范围则从重点中学向一般高中扩散,对象扩大到所有的考生,有的高校甚至基本不设自主招生的具体门槛。  相似文献   

20.
点击政策   三大变化,考生受益   综观今年自主招生政策,不仅增加了自主招生试点院校,而且在招生计划、录取方式等方面也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