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科技企业除了显性知识外,隐性知识也是其创新发展的重要资源。本文结合演化博弈论相关理论,运用复制动态方程分析了影响科技企业隐性知识传播和分享的原因、分析了隐性知识管理的常见方法,最后认为:企业隐性知识流动成本以及分享方获得的奖励是隐性知识传播的主要影响因素;分享收益决定分享的具体方式。文章就联结和克服科技企业知识流动“知识孤岛”问题,提出建立内外部知识联盟,加强知识管理和激励等促进企业隐性知识流动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本体论的企业隐性知识转化与共享系统框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隐性知识的转化与共享一直是学术界和应用领域重点研究且难以突破的问题,本文从本体论(Ontology)出发,分析了本体论在隐性知识管理中的作用,建立了基于本体论的企业隐性知识转化与共享系统框架,为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基于分布式认知对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布式认知是认知主义的新发展,亦是在知识管理研究中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充分分析隐性知识显性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利用经典案例的再剖析,从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的角度出发对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认知的本质做出研究,并探讨如何根据这种新观点对隐性知识显性化进行有效促进和管理.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具体措施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图书馆进行隐性知识的管理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知识管理理论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图书馆的隐性知识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文对图书馆加强隐性知识管理的一些具体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基于案例的隐性知识挖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隐性知识显性化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提出了通过跟踪案例求解者的思路,建立专家求解到知识领域的映射关系,并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图来进行隐性知识挖掘,探索建立了使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6.
景如峰  温有奎 《现代情报》2010,30(11):25-28,32
隐性知识是人类通过实践得到的经验的概化,是实践经验与显性知识集成而形成的高度抽象的支持高效推理和快速检索的知识。隐性知识在实践中获取,隐性知识又可以指导个人更好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同化和调适机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概念格是研究对象和属性之间关系的数学理论,用概念格理论解释隐性知识的形成过程,可以对隐性知识形成过程有更好的理解,为隐性知识管理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以崭新的视角对真人图书馆的知识交流过程进行分析,从而提高真人图书馆知识交流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对图书馆事业的认可度。将真人图书馆视为复杂系统并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复杂系统理论的序参量原理和混沌理论,对真人图书馆的知识交流过程予以研究。其中,运用序参量原理阐释"真人书"与读者之间形成认同理解并产生情感共鸣的内在原因;运用混沌理论阐释"真人书"与读者之间隐性知识高效转移的深层机理。通过对其内在因素和深层机理的分析,图书馆得以提供更人文化的服务、控制和干预其隐性知识转移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而提高真人图书馆知识交流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基于隐性知识管理视角的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隐性知识管理理论,从隐性知识管理的视角,揭示隐性知识形成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机理,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影响隐性知识管理的四个子过程并引入了适应度景观理论,定义了隐性知识管理景观,构建了隐性知识管理的NK模型,通过对江苏省43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探讨了企业隐性知识管理子过程间的互动作用和耦合关系对隐性知识管理景观的影响,最后讨论了景观理论对提升隐性知识管理适应度的意义,并给出了现有模型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0.
知识转化灰箱模型与企业知识管理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基于知识管理理论和认知学理论,对隐性和显性知识转化过程进行了深度剖析,提出了“假隐性知识”、“假显性知识”的概念和知识转化过程的灰箱模型,并阐述了该模型在制定企业知识管理策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心理契约的企业默会知识转化与共享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入心理契约和粘滞知识的有关理论,基于心理契约和默会知识的粘滞性对默会知识进行分类,并分析各类默会知识的特征,提出对默会知识转化与共享管理对策,并依据默会知识的不同类型进行针对性管理.  相似文献   

12.
KM中隐性知识管理策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建华 《情报科学》2006,24(5):762-766
针对现有KMS模型对隐性知识缺乏有效组织与管理的现实,本文首先对隐性知识的概念进行了阐释,提出了隐性知识的获取策略;进而对隐性知识的表示与存储问题做了深入探讨,提出基于知识地图之专家定位器和隐性知识社会化理论的解决方案与策略,以指导企业KM的具体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3.
孔德成  侯光明 《科学学研究》2012,(10):1558-1563,1592
针对如何实现复杂重大科技工程中隐性知识的有效传承这一问题,本文融合知识管理和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复杂重大科技工程隐性知识传承微分动力学模型,揭示工程中隐性知识传承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主要参数控制对实现隐性知识高效传承的影响效果;最后,基于管理学视角,提出通过构建交流合作平台、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和培养知识创新意识实现复杂重大科技工程隐性知识的高效传承。  相似文献   

14.
隐性知识转移是知识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行为,是实现知识的资本性功能的有效方式。知识理论中关于隐性知识转移的研究目前仍停留在宏观理论领域,缺乏对微观层面的应用性探讨。隐性知识转移模型与激励理论中的委托—代理模型存在着天然的拟合性,但是,基于理性经济人前提下的完全合约理论对隐性知识转移行为不存在实质性的指导作用。借助于莫里斯—霍姆斯特姆模型的简化形式,通过对互惠性假设下与经济人假设下隐性知识转移行为的博弈均衡的对比分析可知:基于不完全合约的互惠性激励措施在隐性知识转移活动中更具有现实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弥补现有风险管理理论中风险可能性测度的不足,并为合作技术创新中隐性知识转移引发的商业秘密风险量化管理提供依据,本文对合作技术创新中隐性知识转移引发的商业秘密风险可能性测度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选择了证据理论和主观概率作为合作技术创新中隐性知识转移引发的商业秘密风险可能性测度方法,然后,提出了f(Ai)=Bel(Ai)+ (|Ai|/|Θ|) × [pl(Ai) - bel(Ai)]作为合作技术创新中隐性知识转移引发的商业秘密风险可能性测度最终模型,最后给出了一个具体的算例。  相似文献   

16.
孔德成  侯光明 《科学学研究》2012,30(8):1246-1252
为实现国防科技重大工程技术总成过程中多层次隐性知识的有效传递,本文融合系统动力学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对基于技术总成的多层次隐性知识传递特点和过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技术总成的多层次隐性知识传递模型。通过对模型平衡点的求解和稳定性分析得出多层次隐性知识有效传递的基本参数控制条件为:δ1,δ2>1,且传递效果与δ1,δ2正相关。最后,基于管理学视角,提出通过构建支撑知识交互的信息技术平台,建立高效的组合式激励机制和营造鼓励知识交流和创新的工程文化促进基于技术总成的国防科技重大工程多层次隐性知识的高效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