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编辑群体结构问题的提出近年来,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的需要,我国的出版事业迅速发展,各种类别、性质的出版社相继成立,客观上,形成了出版社之间竞争的态势。那么,对于每个具体的出版社来说,怎样才能在竞争中获得较全面的优势呢?这涉及许多方面的问题,其中就有一个作为出版社主体的编辑的群体结构问题。随着出版事业的发展,这个问题越来越显出其不可忽略的重要性。所谓编辑的群体结构,就是指在专业知识、智能、素质、年龄和个性特征等方面,按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编辑人才组合体。无数事实和科学实验都证明:一个优化的群体  相似文献   

2.
名家与编辑     
名家总是一个楷模,总是一种风范。对于编辑行业来说,名家的言行是我们工作的动力不消说,更是一种历史与现实的思想资源。 名家如此说编辑 邹韬奋称“熟练于编辑技术的”为“编辑专家”。有人说“编辑专家”一词,这是第一次在中国现代出版史上出现。 那么编辑专家是不是仅仅“熟练于编辑技术”就可以了呢? 鲁迅曾鼓励刚做了编辑的赵家璧:“这是一种非常需要而且很有意义的工作,我自己也是搞这一行的,其中也大有学问啊!”孙犁说:“编辑必须有学问,有阅历,有见解,有独到之处,应该成为学者或作家。”看来,编辑应该有学同是一个基本的要素。  相似文献   

3.
编辑杂学修养(一)编辑杂学的内容和范围综上可知,当代中国的编辑出版事业最需要的是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杂家型编辑家。这种编辑家的智能结构,是由编辑正学和编辑杂学这两大要素所组成的。  相似文献   

4.
略论优化学术期刊编辑的智能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结构是由个人的知识素养、智力条件,学术水平、工作能力等因素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综合系统。学术期刊编辑承担着对科研成果的评估和宣传的工作责任,是科研成果的直接传播者,在意识形态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素质如何,智能结构是否合理,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学术期刊编辑的智能结构包括哪些方面呢?笔  相似文献   

5.
进入20世纪末,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文化的交融和普及等与出版直接相关的环境因素的巨大变化使得世界出版业也进入到了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大变革时期.那么,在这样一个环境急剧变化的时代,编辑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美国资深编辑柯蒂斯(Richard Curtis)的观点或许对我们思考这一问题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柯蒂斯指出,"面临今天出版业的种种变革,编辑还剩下什么工作可做呢?答案是,几乎每一件事情都需要编辑.今天的编辑和老一辈编辑不同的是,他们必须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既要精通书籍制作、行销、谈判、促销、广告、新闻发布、会计、销售、心理学、政治、外交等等,还必须有绝佳的--编辑技巧."①当然,编辑角色的调适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需要编辑学界给予高度的关注.出于对这一问题的浓厚兴趣,本人也试图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个性即一个人有别于他人的特殊性。对于期刊而言,个性就是其内容、形式和风格有别于其他期刊的特殊性,这是期刊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所在。出色的期刊是编辑精心策划的结果,而选题策划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一个提炼、点金的过程,是编辑学养功力的体现,也是编辑个性合理张扬的过程。编辑良好个性的培养与发展需要正视自己的个性特征,并善于发挥自己在编辑工作上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同时,要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文化氛围,为编辑个性合理彰显、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赵丹珺 《传媒》2003,(5):23-24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新的课程体系在功能、内容、结构、评价等方面都较原来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推出了人才培养的新观念、新模式,新课程呼唤新的教育方法,新的教辅资料,对于我们教辅类期刊来说,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是对我们的严峻挑战。如何才能适应这一历史性改变,办好广大师生确实需要的与新课程相匹配的精品期刊,是我们教辅编辑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新课程呼唤教辅编辑的 新观念 很长时间以来,由于传统教育  相似文献   

8.
电视编辑是电视创作的重要环节,是一项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创作活动。对于电视编辑工作性质的认识应该上升到观念层面上,即编辑思维应该贯穿与节目创作始终。同时电视也是一门综合艺术,电视片的创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表现手段包括采访、拍摄、剪辑、特技、解说配音等涉及文学、声学、微电子学、影视、新闻学等多种学科。制作一部好的电视片除了要有好的题材和好的内容以外,电视的剪辑制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都知道,文学报道是依靠记者的写作能力,讲究遣词造句和语法修辞。对于电视编辑工作者来说,单一的画面就是词汇和短语,而技巧剪辑就是…  相似文献   

9.
一个编辑,对文化应该有准确的鉴赏能力,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说到底要有高尚的文化品格。因为有很多美的东西需要编辑去发现,就好像举世无双的和氏璧,没有卞和,就会被湮没;还有不少不好的东西需要编辑去把关,因为人类创造的文化,从来都是精华与糟粕并存,先进与落后混杂。作为一个编辑,他的职责就是要审读、鉴定、舍取,以正确的是非观,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作为网。筛选出最美最好的东西奉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10.
按照社会学的解释,编辑,也应该是一种社会角色。我觉得,在关于编辑工作的规律、编辑业务、编辑职业道德等问题的研究探讨中,有必要从社会和社会关系的角度,提出和研究编辑角色的问题。这是因为,作为编辑人员,如何理解自己的职业和社会职责。或者说,如何理解自己在社会的大舞台上所担任的角色,对于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从表演艺术上说,一个演员只有深刻地了解、熟悉、直到进入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才能创造出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来。社会角色的“扮演”,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一个编辑角色“扮演”得出色与蹩脚,同样取决于我们对自己角色的理解程度。  相似文献   

11.
报纸编辑的思想和意图,在报纸版面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好的报纸编辑,不仅仅应该注重稿件选择、文字处理、版面设计等,还应有明确的编辑思想。这是一个优秀的报业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任何一张报纸,体现在它的新闻内容、版面设计、标题排列、位置处理、字体运用上,都有一定的讲究。这种讲究不仅反映了编辑审美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编辑的素质如何,是一个出版社有无生命力和竞争能力的关键。编辑素质包括思想的、知识的、业务的,以及智能等多方面。在编辑的知识素质方面,出版界曾展开过广泛而深人的探讨,例如在专与博、精与杂的问题上,现在意见趋向于一致了。但是在编辑智能的探索上,还正处在起步阶段。实践证明,智能在编辑素质的诸因素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什么是智能?智能是运用知识的能力。弗兰西斯·培根在《论学问》一文中指出:“各种学问并不把它们本身的用途教给我们,如何运用这些学问,乃是学问以外的、学问以上的一种智慧。”可见,一个编辑具有专业知  相似文献   

13.
人们在谈论编辑创造、编辑构思等现象,想从而说明编辑有不可代替的作用。这是好事情。但是为了研讨的深入,不仅应当进到认定这些现象存在的层次,还应当进到编辑创造与构思等需要怎样进行思维的层次。目前在这方面颇有些模糊的认识和不同的见解。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见解就值得研讨,那就是在编辑要创造应如何进行思维的问题上,单纯地强调抽象思维,而忽视或轻视形象思维。看来这方面的问题需要通过探究做出正确的回答。钱学森同志认为,当前在思维科学研讨中,应该把形象思维当做一项最重要的任  相似文献   

14.
学者型编辑的知识体系与智能结构杉木学者是一种泛职业的称号,通常是指具有高尚的人格力量并领人类文化风骚的一群人。虽然学者不一定是编辑,但编辑应该向学者化的方向努力。我们知道,文化的积淀和传递并不是自然产生的,它的优化趋势根本上是取决于物质实践的检验,但...  相似文献   

15.
广播电台节目的整体架构和编排,是我们节目编辑经常面对的一个问题。每年总要进行一两次微调,有时候还需要大的调整,播出节目的变动和调整,关乎节目的整体布局,关乎电台的收听率,总让我们颇费思量。一个两三小时的大板块节目也需要合理的架构和编排其子栏目,才能提高收听率,板块与板块之间的衔接或顺序,更需要从宏观上合理架构,  相似文献   

16.
对于期刊来说,编校质量是出版物质量的基础,是内容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可以确保期刊稳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影响到作者对期刊的评判,是编辑人员和校对人员应该始终遵循的原则性问题。编校质量对于期刊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是十分重要的。目前,编校质量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作者投稿阶段、内容录入和排版阶段、编辑阶段和校对阶段等每一个阶段都需要编辑人员高度重视。本文针对提升期刊质量展开论述,分析了影响编校质量内容的因素,并且针对提高编校质量提出了改进措施。出版单位需坚持“三审三校一读”制度,培养一批专业的期刊编辑人员和校对人员;期刊编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学术规范,牢记编辑人员和校对人员的责任与使命,进一步为提高期刊编校质量履行个人岗位责任。  相似文献   

17.
编辑的素质和修养历来是诸多研究编辑工作的学人前辈所刻意强调的。这从他们的许多论著中都能找到白纸黑字的证明。比较趋于一致的论述是将编辑的素质与修养划分为四个大方面:政治思想、语言文字,专业知识、职业道德修养。有的还加上了社会活动能力。诚然,这些都是编辑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和修养。但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还不能更有力、有效地完成编辑工作任务,还不能更有特色地发挥编辑的创造力、影响力和辐射力。一句话,还不能适应急剧变化的编辑出版业的现状。那么,写作对于一个“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编辑,究竟有哪些重要的意义呢?或者说,为什么说写作是编辑素质与修养的应有之义呢?我认为,其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王刚 《青年记者》2000,(4):9-9,56
一家媒体,需要不需要、应该不应该培育自己的名记者、名编辑,需要不需要、应该不应该倡导密切协作的团队精神,凝聚和发挥出每一个普通编辑、记者的智慧和创造力,其实这是一个在提问时就已经预设了答案的问题:二者都必不可少。但这不意味着这一问题没有意义。通过对它的讨论和追问,我们可以观察和思考在时代的变迁中媒体的运作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变化,媒体的发展应该遵循什么样的规律。长久以来,名记者、名编辑的出现,一直是媒体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这样的追求,对于媒体,与其说是重视人才、培育人才,是一种利他的举动,倒不  相似文献   

19.
编辑活动与知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是编辑行为活动的主体,其行为状态既决定了编辑工作过程的运动状态,也影响着媒介发展的生命力.21世纪是一个以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同样,没有创新的工作也是没有希望的事业.置身在科学知识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对于编辑主体来讲,创新应该是现代编辑主体的工作理念,也是一个传媒发展的灵魂,而这灵魂需要编辑主体通过辛苦的劳动去培养和塑造,编辑所从事的传媒质量如何就集中地反映在编辑主体在媒介建设的创新思维上.从这个意义上说,编辑主体的实践活动与知识创新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0.
刘玲 《编辑之友》2004,(4):71-72
作为一个辞书编辑,首先应该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系统的语言知识、辞书编纂的理论、编辑辞书的经验,包括技术上处理的技巧等.对于百科辞书的编辑而言,具备了这些条件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有较广博的知识,要有善于学习的能力、善于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