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设计分析讨论了远程监控系统中监控中心和监控单元之间如何能够通过无线电台传输数据,构成无线监控系统,所制定的通信协议可以很好的完成无线数传电台间通信数据的可靠接收与发送。采用无线通讯组网方式来实现远程监控及数据传输,适用于布线或线路维护不便,需频繁传送大流量数据的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2.
随着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其对数据速率提出更加苛刻的要求。LVDS技术的出现,能够实现信号在差分PCB线对或者平衡电缆上通过数百Mbps的速率进行传输,能够确保输出更加节能与安全。本文将首先介绍LVDS技术的原理以及设计过程,并分析LVDS应用于多信道高速数据传输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根据GPS/DR的组合导航原理,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的方法,在“当前”统计模型下推导了利用GPS观测数据和DR航位推算信息进行组合定位的卡尔曼滤波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GPS、DR的实测数据进行解算.实验结果表明,GPS/DR组合数据通过卡尔曼滤波处理,解决了GPS单独观测失锁以及DR单独观测误差累积的问题,有效的提高了移动测量系统的观测精度.  相似文献   

4.
曹厚文  唐海玉  李芃松  刘海滨 《精武》2014,(36):226-228
目的为提高立定跳远测试数据的精准度;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及计算机技术,实现测试工作自动化。方法下位机利用红外测距原理,通过51单片机将检测到的有效数据传输到上位机;上位机基于VC++6.0的MFC编写,使用读卡器读取校园卡中的基本信息,并对下位机传来的数据进行自动处理。结果:测量误差范围控制在±1 cm以内,实现了信息读取、数据处理自动化功能。结论智能立定跳远测试仪在实际应用中方便快捷,有效降低了测试工作的人力及物力成本。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运动测量系统所涉及的坐标定义、姿态算法等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人体运动测量方法,本人体运动测量系统主要应用微惯性测量单元(Micro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MIMU),按照姿态检测的要求,选取了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MEMS)传感器来采集数据,其中包括一个三轴陀螺仪、一个三轴加速度计和一个三轴磁阻传感器;并利用STM32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单元来实现数据处理,通过串口通信实现上位机数据传输;用C语言编写上位机系统软件,检测识别人体动作。  相似文献   

6.
三维影像分析是运动生物力学的重要研究手段之一,广泛地应用于运动技术分析和诊断中.三维跟踪扫描影像分析方法就是摄像机跟踪运动目标来记录运动的图像,并通过专门的图像解析系统解算得到运动目标空间实际三维坐标的方法.应用SIMI Motion的Pan/Tilt/Zoom功能来实现三维跟踪扫描录像分析,并对所得到的三维测量数据的精度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坐标参考系下,由全站仪和影像分析测量得到的24个点的三维空间绝对坐标的平均相差值为0.018±0.003 m,三维跟踪扫描影像测量的相对误差可以达到1.97%,这样的测量精度可满足运动技术分析的要求.介绍了实现三维跟踪扫描影像分析的全过程,对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提出了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新型低功率、低成本的ZigBee无线网络技术来实现分布式温湿度检测系统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一款含有已校准数字信号输出的温湿度复合传感器芯片DHT11作为数据采集单元,采用符合ZigBee标准的CC2530射频芯片作为数据传送单元.在IAR开发环境下编写和编译传感器节点程序,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温湿度信号及传感器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功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四轴飞行器为基础来研究无人机(UAV)以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为实现四轴飞行器的能够自主飞行,设计了相应的视觉导航系统。飞行控制部分采用四元数解算姿态,运用经典的PID控制设计了X、Y、Z三个轴的PID控制器进行整个系统的飞行控制。导航方面则融合了惯性导航与视觉导航,提高导航精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扩展,各类网络版应用软件推广应用,计算机网络在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实现数据集中、数据共享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已逐步成为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设施.为了确保各项工作的安全高效运行,保证网络信息安全以及网络硬件及软件系统的正常顺利运转是基本前提,因此计算机网络和系统安全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IFT算法和相对定向直接解算方法的视觉定位匹配方法,可解决SIFT算法无法准确定位的问题。 SIFT算法通过构建尺度空间、检测极值点、确定关键点等步骤为含有位置信息的视觉图片序列生成关键特征点,然后,计算每个关键特征点周围图像区域的旋转不变纹理特征,并将其作为该关键特征点的描述,进行SIFT初匹配,利用得到的相匹配坐标进行相对定向直接解算,从而得到载体在运动中的位置坐标和运动轨迹。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较为准确的得到物体在运动中的位置及其运动轨迹,误差较小,有很好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11.
选购DDR2-800的理由DDR2可以看作是DDR技术标准的一种升级和扩展:DDR的核心频率与时钟频率相等,但数据传输频率是时钟频率的两倍。而DDR2采用4bit数据预读取,核心频率仅为时钟频率的一半,时钟频率再为数据传输频率的一半。而DDR2较DDR有着更高速,更大带宽,更低电耗以及更好散热性能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工程造价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工程造价预算审核是合理的确定工程造价,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并保证项目目标管理的实现的重要手段.作为预算审核人员,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的同时,对工程资料的真实性进行把控,并对审核的程序进行控制,再根据审核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找出最佳的审核方法.最后认真总结审核工作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不断实践,提高工程造价解算审核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了科学地评价人体握力肌肉力量测试数据,应用人体肌肉力量测试系统和数据挖掘技术,对人体握力肌肉力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采用肌肉力量F-T变化过程曲线,可定量地反映人体握力的最大力量、启动力量、相对力量等参数,通过应用ID3算法、决策树,可以确定出不同测试参数的根节点,为选择人体握力Gain(K3)指标,作为评价人体握力肌肉力量指标,提出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火电机组实际运行数据为基础,通过稳态检测,滤波处理,参数相关性分析等手段,形成多重数据验证流程,实现对实时数据正确性与否的验证。验证后的数据为实时耗差分析等SIS平台模块中数据的应用提供研究基础。最后,通过工程项目实际应用检验该数据验证过程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数据媒介是以与训练相关的数据特证为媒介,依靠数据媒介来思考、感受、诊断。通过对数据材料进行析解、组合、转换,来处理训练中的相关信息,然后根据运动员训练的实际创造出更为合理、适宜的训练材料。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一种防暴弹丸的弹道系数仿真解算方法,利用Fluent空气动力学仿真软件,对低速防暴弹丸飞行时受力及空气运动情况进行数值模拟仿真,选取S-A单方程模型,采用密度基求解器仿真计算出弹丸的阻力系数,进一步推算出防暴弹丸的弹道系数。  相似文献   

17.
海上搜救无线传感网络面临的环境复杂,而搜救目标多是落水人员,因此求救信号的传输成功率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认知包的机会路由,首先,在数据传输包中引入MEMS的感知数据包,并运用人工智能的思想,学习不断变化的网络拓扑,使得信号传输适应多变的海上环境。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路由在海上应用背景下数据传输成功率平均比另两种路由平均高出15%。  相似文献   

18.
声纳信号处理中,被动测距通常采用几何解算、聚焦波束形成和匹配场定位的方法.前者受时延测量误差的影响很大,容易得出非法值;当距离接近远场时,聚焦波束形成结果对距离变化不敏感,导致波束峰值不明显,距离测量误差较大;匹配场定位的方法对海洋环境参数非常敏感,不能用于未经过充分调查的海域.本文给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曲线拟合的方法,该方法将阵元位置数据和时延估计结果输入拟合模型,拟合出距离值.理论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对时延估计的误差不敏感,并且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系统辨识与优化解算跳深动作颤摆质量模型中力学元件的参数,并结合计算机仿真探讨模型在冲击性动作动力学仿真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将人体简化为1自由度的颤摆质量模型,导出相应的状态方程,将实验所得人体多刚体模型质心于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学数据作为输入量,地面垂直反作用力作为比较量,采用n4sid子空间系统辨识方法并结合约束优化方法求解出模型力学元件参数估值,回代模型仿真计算输出跳深动作过程中的垂直地面反作用力.结果:辨识与各种初始条件下仿真所得到的地面力值与实测地面力值的拟合度均可达到80%左右;随跳深高度的增加,模型中力学元件的刚度k与阻尼c的值也呈增大趋势;运动学解析数据的精度对拟合度有较大的影响.结论:基于系统辨识的颤摆质量模型可有效反映人体在受到冲击时整体粘弹性的响应表现,而通过个体实验确定模型内参数的方法,也使得模型在应用时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公路造价各阶段资料的电子化应用管理问题,通过建设造价资料电子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历史造价数据的有效积累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