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专家审稿积极性是学术期刊同行评议质量和效率优化的核心问题之一.从科学社会学视角探寻专家参与审稿的核心动力,发现构建高质量专家审稿激励体系的关键所在,有利于从根本上突破专家审稿积极性不高的瓶颈.科学社会学理论表明,科研工作者最在乎的激励是科学共同体的承认,科学共同体承认的最重要表现是原创性成果的发表.因此,若参与审稿能够带来有利于原创性成果发表的相关信息或资源,将能够对科研工作者审稿产生强大的驱动力.据此原理提出以下激励路径:一方面,充分利用出版流程中审稿工作与科学共同体承认(成果发表)可实现"强关联"的路径;另一方面,构建审稿人资格认证及分级体系,规范审稿人的资格要求并进行分级,提高科学共同体对该身份及身份等级的认可度,以激发专家参与审稿的内在驱动力,突破学术期刊专家审稿积极性不高或难持久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学术论文审稿中存在的问题与编辑作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审稿是学术论文发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专家审稿又是审稿工作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关系着论文的学术质量与发表时滞。审稿专家审稿的质量与速度与编辑有直接的关系。笔者在十多年的编辑工作中越来越体会到专家审稿对确保期刊质量的作用,针对高校学报在论文送审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编辑作为的途径,愿与广大同仁商讨。  相似文献   

3.
针对"修后发表"的修改稿,从保证期刊学术质量、提高审稿专家积极性、提高终审效率这3个方面,讨论审稿专家再次审核修改稿的优势,进一步分析可能存在的不足及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显示,对于涉及论文实质内容的修改稿,通过审稿专家再次审核,可以更好地保证论文和期刊的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4.
快速审稿和发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刘晖  钱寿初 《编辑学报》2002,14(1):73-74
快速审稿和发表是一些国际主流医学刊物采取的快速发表重要临床及科研成果的一种机制.适合快速发表的稿件经过常规的同行审稿,注重原始性、科学性、实用性.稿件从登记之日到发表在1~1.5月之内,由于时间紧,作者、编辑、审稿人、出版人员必须密切配合,通过网络等方法,快速操作.  相似文献   

5.
朱大明 《编辑学报》2011,23(4):368-369
学术期刊应向审稿专家提供哪些审稿辅助信息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除特殊情况,论文相关信息一般无须向审稿专家提供。期刊稿件录用率便于专家具体地把握与期刊发表水平相应的学术评审尺度,对专家审稿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类的审稿活动可谓源远流长,口口相传开始的史前"出版"历史有多长,"审稿"的活动就有多久。中国人最先发明了造纸和活字印刷术,这一切的传播,使得西方的编辑、审稿活动日益成为一种社会职业,同时,由于学术期刊赖以生存的社会条件、技术专利审查的"同行评议"制度首先产生于西方,所以学术期刊首先产生于西方,学术期刊在对作者论文提出的新观点、新方法等进行专业性、技术性审查,以确定是否发表时,所采用的邀请同一专业或最接近专业的、有一定学术影响的同行专家进行判断,从而确定是否刊用的一种制度,叫做"同行审稿"制度。它后来又衍生出很多具体方法。我国目前普遍实行的是三审制,而同行审稿制度的优越性远非三审制能比,在我国应当积极推行国际社会通行的同行审稿制度。  相似文献   

7.
浅论科技期刊编辑在审稿中的主导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审稿是保障期刊编辑出版质量的核心环节。编辑审稿与专家审稿是科技期刊稿件鉴审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互为补充。但编辑对期刊发表论文的整体质量和发表价值负有主要把关责任,要进一步明确编辑在审稿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科学学术期刊编辑在审稿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稿是每个期刊编辑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编辑通过审稿决定哪些稿件能发表,哪些稿件需要修改后才能发表和哪些稿件要退给作者。审稿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期刊的质量。积极发挥编辑在审稿中的作用,是提高期刊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介绍《材料科学与工艺》编辑部采用的2种审稿制度:"编辑部初审—专家外审—主编终审"和"编辑部初审—专家外审—专业编委审稿—当期责任编委终审"。从审稿流程、审稿周期、学术水平把关等方面分析各自的优缺点,指出了第2种审稿制度的优势以及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学术期刊重复发表的编辑因素   总被引:21,自引:9,他引:12  
陈曦  陈静  姜惠莉  高小丽 《编辑学报》2002,14(6):415-416
在对"一稿多投"的原因及后果进行客观评述的基础上,从规范工作程序、缩短审稿时滞、发稿前及校对环节的补救措施等4个方面,阐述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发表现象.  相似文献   

11.
刘春林 《编辑学报》2016,28(4):346-349
学术期刊的出版中,审稿人故意拖延、提交不客观的审稿意见、使用作者的观点等不端行为时有发生.针对此,给出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徐志英 《编辑学报》2014,26(5):503-505
学术论文的发表极其依赖于高质量的同行评议,尽管同行评议不尽善尽美,但能帮助作者提高论文的写作水平以及编辑人员的编辑水平。研究发现,对审稿质量做出最佳贡献的预测因素包括是否为大学附属医院工作的审稿人或研究生毕业10年内的年轻人。目前进一步改善审稿方法的效果很有限,因此有专家建议对审稿人进行正规培训。期刊及其编辑在选择审稿人时,要考虑他们具备何种知识和技能,是否有丰富的审稿经验。这有助于期刊编辑出版单位选择到合适的审稿人,并提高审稿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专家审稿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曹作华 《编辑学报》2002,14(3):178-179
有感于审稿的重要性,编辑部及编辑对审稿人和审稿工作的影响,针对专家审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即审稿时间长、审稿意见简单、审稿意见相左等,提出了改进专家审稿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论科技期刊审稿专家队伍的建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聂兰英  王钢  金丹  张宁 《编辑学报》2008,20(3):241-242
审稿专家队伍的建设是保证学术刊物质量的关键环节。《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通过确定审稿专家的审稿方向、加强审稿专家数据库的动态管理、严把初审质量关、不定期召开审稿专家集体审稿会、控制审稿专家的工作量及不断提高审稿专家的工作热情等措施,正逐渐建立一支动态的高水平、高效率的审稿专家队伍。  相似文献   

15.
朱大明 《编辑学报》2017,29(3):252-254
同行专家审稿对保证学术期刊论文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改进学术期刊对同行专家审稿致谢的表达方式,简述学术期刊对同行专家审稿致谢的常见做法,指出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的建议.归纳了论文作者对同行审稿专家公开具名致谢的内容和表达方式.认为学术期刊论文作者可以适当方式对审稿专家提出的审稿意见和建议公开具名致谢.  相似文献   

16.
张丹 《编辑学报》2020,32(3):299-302
分析在外审过程中使用作者推荐审稿人的优点及存在的弊端。结合编辑部工作实际,阐述选用作者推荐审稿人的经验体会。建议期刊应从规范指导,以详细的标准及规范引导作者推荐合适的审稿人;强化审核,多种渠道严格审核推荐审稿人信息;合理使用,最大效能发挥推荐审稿人的作用等方面入手,科学选用推荐的审稿人。同时,有效利用同行评议确保公正评审,以高质高效保障期刊的外审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与中文学术期刊相比,英文学术期刊对于审稿专家的遴选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如何快速、有效地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研究领域的稿件送达国内同行专家评审值得深入思考.以《重庆大学学报》(英文版)为例,分析2014年6月-2015年3月国内审稿专家的审稿行为,指出英文学术期刊在选择审稿专家时需首先考虑英文水平和年龄2个主要因素,同时综合其他因素,优先选择审稿周期短、审稿质量高的专家.  相似文献   

18.
审稿专家的困惑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分析部分审稿意见不能令期刊编辑部满意的情况出发,找到困扰审稿专家的症结。认为在审稿意见书中应将刊物对各种类型的稿件的态度明确告知审稿专家,以方便审稿专家审稿。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报"小同行"审稿专家的遴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孙丽莉  刘祥娥 《编辑学报》2011,23(2):139-140
高校学报"为本校的教学与科研服务"的办刊宗旨对遴选审稿专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学报稿源综合性的特点使得其难以建立自己相对稳定的审稿专家库;因此,利用网络选择"小同行"审稿专家是众多高校学报的选择。作者对"小同行"审稿专家遴选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作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20.
慎用作者推荐的审稿专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边书京  杨锦莲 《编辑学报》2009,21(3):241-242
以典型的编辑实践为例,综合分析对作者推荐审稿专家的过分依赖的弊端.为保证稿件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提出了采用作者推荐审稿专家需要注意的问题、建议及策略,为完善审稿方式、提高审稿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