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论知己知彼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战争中颠扑不破的科学原理。只有“知己知彼”,才能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去发现和掌握双方的行动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的行动,战胜对方。正如毛主席所说:“……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①例如在战争中的突击方向和突击点,必须按照当前的敌情、地形和自己的兵力情况去选择。使主观和客观二者吻合,即是使指挥员的侦察、判断、决心和敌人的情况相吻合,这样就有助于战争取得胜利。同样道理,进行一场球赛,事先对对方和本方的实力情况和部署不了解,当然就谈不上指挥员的正确判断和决心以及制定正确的作战方案,也就不能在比赛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指挥者就会变成乱撞乱碰的鲁莽家,失去驾驭整个比赛变化发展的能力,导致比赛的失败。比赛的胜负,固然是决定于双方的实力(物质基础),但是实力处于优势,这只是有取得胜利的可能性,而不是胜利的现实,为了使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还必须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同样道理,实力处于相对劣势,这并不意味着就是失败,人们可以利用对方的弱点,发展相对优势,在比赛中逐渐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劣势变为优势。这样,如何如实地反映客观情况,随时作到“知己知彼”就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比赛的形势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它的不确实性。主动和被动、劣势和优势随时转换,显示了一场球赛的复杂性。怎样能交劣势为优势呢?这就要根据变化情况,采用适当战术和调配力量,这就必须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进行.虽说比赛的  相似文献   

2.
井伏鳟二和战后“战争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伏鳟二是日本当代名小说家。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笔幽默、含蓄、轻松。在故作滑稽的谐趣中,常常透露出无限的悲怆。他在战后所写的一系列具有反战倾向的作品中,揭示了战争对人的精神摧残,军国主义思想对人的毒害;描述了战争的巨大破坏性,以及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造成的严重伤害和恶劣影响;反映了人们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强烈愿望,集中体现了日本战后“战争学”的特点和独树一帜的“井伏学”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3.
摘要:中国武术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其当时的发展受到“总体性社会”的制约。“个体化社会”的到来,打破了“总体性社会”的束缚与控制,个体的崛起对群体意识、集体利益产生了影响,对中国武术的门派延承,家族、师徒传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基于此,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总体性”到“个体化”的社会转型视角,客观分析中国武术当下存在问题的原因。研究认为:“个体化社会”的到来,打破了“总体性社会”的束缚,使武术的发展脱离了国家控制的单一发展模式,转向了多元的发展方向。然而,逐步发展的“个体化社会”的某些基质却打破了中国武术生成与发展的文化场域,削弱了其家族、师徒传承方式;动摇了武术门派存在与延承的社会基础。但是,新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使得个体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对武术处于一种健身、休闲的消费行为,又可满足中国武术再度勃发的客观要求和主观观望。  相似文献   

4.
使用“传播的游戏理论”,对新浪微博俄罗斯世界杯传播效果进行分析,并对新媒体用户的需求进行探讨。研究认为,世界杯传播是一场盈余时代的足球“游戏”,满足用户对愉悦、趣味的需求和对游戏的需求是新媒体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新浪微博俄罗斯世界杯期间,体现主观、个性的“选择性会聚”让用户在“游戏”过程中促进了“自我”的发展;只为享受足球魅力的非功利性传播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宽松的“游戏”环境;利用微博话题、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技术传播乐趣,用户从“游戏”中收获了愉悦。对于传播效果的研究立足受众的个性特征和主观心态,注重体现个体主观能动意识,对把握未来新媒体传播发展和趋势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1.世界经济处于结构性过剩,西部传统优势不再。2.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使某些传统经济不再,西部大开发挑战大于机遇;3.正确认识和把握优势和劣势的辩证关系,重在观念、管理、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在阐述社会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社会体育运行过程申动力机制与激励机制,指出其动力之源在于社会需要,并具体分析了其中个人与社会需要状况;在激励机制方面。我国社会体育的激励机制包括有社会体育运行的激励标准,激励手段和激励过程。与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相比,我国社会体育在动力机制与激励机制两方面均处于劣势,这些均为导致其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美国南部由一个以贫困、落后的边缘区域崛起成美国"阳光地带"的核心区域,改变了美国自内战以来北富南穷的格局,其中职业教育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探讨了美国南部发展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阐明职业教育在促进经济繁荣、降低失业率、提高人均收入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从中获取促进我国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五点启示,即治贫先治愚、职业教育平民化、立法促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充足经费保障.  相似文献   

8.
造成我国民主法制进程艰难的原因,除过客观上诸如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外,还有许多主观上的束缚,作者从“官一”“民”不分的人民范畴、示范的“集中指导”原则、真理和正义错位的价值准则三个方面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使用主观幸福感问卷对455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得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独生子女、学生干部及经济状况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并分析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这些方面存在差异的原因,最后提出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失败原因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前 ,雅典是希腊世界的海上霸主。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明显占优势的雅典是有可能战胜处于劣势的斯巴达的 ,但雅典最终败于斯巴达。雅典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对外依赖性和财政来源的不稳定性造成战时财力不足 ;内部党争和缺乏有智慧的集中 ;战略和战术的错误 ;同盟内部矛盾导致盟邦的暴动及波斯对斯巴达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认识和评价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既要看到中国抗日战争是对日本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长期消耗,阻止了日本“北进”侵苏并推迟日本“南进”为美国赢得备战时间,又要看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中国对盟军的战役战略上的配合作用,从而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朝鲜战争爆发后,作为美国在亚洲的"反共堡垒"和盟友,美国对韩国加大了经济、军事援助,竭力影响韩国的政治和经济,对韩国战后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发展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北进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争雄称霸的基本国策,是日本世界战略的主要内容。由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彻底粉碎了日本北进苏联的战略图谋,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危险境地,因而逐渐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主动并最终赢得了胜利。中国的抗日战争有力地支援了苏联的卫国战争和欧洲的反法西斯战争。  相似文献   

14.
发生在 195 0年 10月至 195 3年 7月的抗美援朝战争 ,是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人民进行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这场战争的胜利 ,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论述 ,重点有以下4个方面 :第一 ,抗美援朝战争表明了中国政府在国际政治中说话是算数的 ;第二 ,抗美援朝战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奠定了基础 ;第三 ,抗美援朝战争使中国在国际上树立起了强国的形象 ;第四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了中国在国际交往中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屈辱历史  相似文献   

15.
甲午战争之后,王文韶临危受命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着力整顿战后直隶政局,本着保全“洋务”人才的原则,建立稳定官僚团队;疏陈统筹北洋防务,积极谋划整顿陆军、添建炮台和筹建北洋海军;力主官督商办修筑卢汉铁路,并筹办铁路学堂;积极筹办近代学堂、发展教育以及支持直隶维新活动。王文韶在甲午战后督直期间的一系列举措,对战后直隶的稳定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绍兴八年(1138年)前,南宋政权在选择都城时,朝中大臣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临安和建康两个地方。在地理位置上,它们都易于控制富庶的江南,经济及交通等因素不是决定两者谁作为都城的首要条件。建康的优势在进取,临安的优势在防守。南宋政权定都临安,除了实力不济与气候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其深刻的文化审美趋向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南中国海政策与中国国家安全环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冷战结束以来 ,美国着手调整其南中国海政策 ,逐步增强在该地区的军事渗透力度 ,整合其对中国防范、遏制的“岛屿锁链”。美国介入南中国海问题极大地恶化了我国的安全环境 ,使中美在新世纪发生军事摩擦的可能性增大。然而 ,中美两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 ,双方理应从中美关系的全局出发 ,以对话和寻求合作的精神共同致力于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8.
保山是滇西抗战的主要发生地,全市各县区都留下了大量与这场战争有关的各种遗迹。这些遗迹,既是后人了解这场战争历史的实物依据,也是今天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教材。认真做好这些史迹的保护开发,对继承弘扬地方优秀文化传统,推动保山经济社会的全面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各种势力竞相角逐。战争期间苏美两国以"游离"于战争的姿态俯瞰战势的进程。随着"巴巴罗莎"计划和"珍珠港事件"的发生,苏美两国真正的被卷入了二战的漩涡。无论苏德战争还是太平洋战争,在爆发前都以谈判——柏林会谈、美日谈判作为"急行军"中的"一曲乐章"。但是谈判的真正意图决定了德日法西斯两国对战争蓄谋已久,谈判以破裂告终,双方在战争中兵戎相见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提高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普及抗战教育,中国共产党在其领导的各个抗日根据地广泛开展了冬学运动。其中“庄户学”就是山东抗日根据地为适应抗战需要和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创造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当年烽火岁月中,它曾经是山东抗战教育的一面旗帜,在提高根据地人民的素质,宣传抗战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别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对于今天的教育改革特别是农村教育改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