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世界上公认最早的字,是出现在古代中东地区的楔形字,距今5000~6000年,然而,在河南贾湖发现的一些刻在龟甲上的符号,距今却达8000年。这很可能是一个改变人类字史的世界级的发现,如果刻在那些甲壳上的,确实是一种字的话  相似文献   

2.
字典的由来     
《出版参考》2005,(7):10-10
字典,是以字为单位,对每个字一一注明读音、意义和用法的一种工具书。中国的字书,源远流长。相传公元前8世纪周宣王太史史籀,用四言韵句编写了一部教儿童识字的启蒙读本,叫做《史籀篇》。这便是我国最早的字书,可说是字典的雏形。今天所见是收录在《说文解字》中《史篇》及所录的“籀文”二百二十三字。  相似文献   

3.
记的字素养的体现 (一)消息需要干净、精短的字。有的记认为,消息几百个字还不是手到擒拿?这是误解。其实,消息的篇幅从长到短,材料从杂至精,不是简化,而是净化;不是单纯求量少,而是求质精。而要做到这一点,记的综合提炼能力和字素养非常关键。我国名记李普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消息字要短,段落要短,句子要短,叫做“三短”。这是经验之谈。  相似文献   

4.
论简牍不晚于甲骨出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人们都普遍认为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龟甲兽骨是最早的文字载体,竹木简牍要晚于甲骨出现。尽管王国维等一些学者并不同意这一看法,近来也有不少人认为简牍与甲骨并行,但是还没有人来系统、深入地论述这个问题。搞清楚简牍与甲骨出现的先后顺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决定着我国的编辑史、出版史、传媒史从何时写起,对我国早期社会制度、文化状况、生活习俗、文字起源等诸多方面的研究都会产生影响。澄清这一问题,无疑会加深我们对古代社会的了解。王国维先生在《简牍检署考》里提出一个观点:“书契之用,自刻画始。金石…  相似文献   

5.
贺军 《山西档案》2005,(5):44-47
当西方一些学梦想着创造一种女性字的时候,在湖南省江永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这里的妇女很早就已把女性字应用于日常的生活和实践中,这种字被称为“女书”。江永妇女把女性字记在纸张上、绣在手巾上或印在纸扇上,通过传唱等方式来分享感情、闲聊家常和交流生活经验。当地妇女在男权思想主宰的世界里通过这种独特的交流方式创立了她们自己隐秘的语言空间。江永女书不仅是人类惟一的性别字,还是一种流传至今的世界性古老字,可堪称世界化瑰宝。2002年,江永女书荣登首批《中国档案献遗产名录》,这标志着日渐凋谢的女书,被列入全国重点档案抢救之列。女书形成的奇妙性和女书化的特殊性,犹如一股不可抗拒的魔力,吸引了许多中外学的浓厚兴趣和广泛关注,女书研究已形成一股热潮,其中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民族学、女性学等领域的一些专家学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已取得了不俗成绩。  相似文献   

6.
“建”的文化学意义与建鼓的来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陈寅恪先生的说法,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①这不仅因为文字本身就是文化的表征,而且每一字都包含着一种文化背景,折射出某些民俗风尚,甚至牵连出某种社会观念。况且,字的形态、声读乃至意义都处于不断演化之中,从而使其文化内涵在演化中不断地获得扩充。以此观念来观照“建”字,或许可使我们在释字中体味出更多的“文化”意趣。问题的提出缘自卜键先生的大作《建木与建鼓》。②该文从人类文化学的视角对与“建”关联的两件物品“建木”与“建鼓”作了新的审视,认为建木是“沟通天地、接引天神的圣木”,建鼓是“将灵鼓与…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字报道和摄影报道一直是纸质媒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鉴于专业化的要求,人们约定俗成地把记分为字记和摄影记,从而字报道和摄影报道也势必成了泾渭分明的两大领域i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字记不懂摄影.摄影记不精字的尴尬局面。然而,随着新闻事业的飞速发展和报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各大媒体越来越需要能够掌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字,除了在早期的连环画和戏曲字幕中有过点题、释图(戏)的作用外,通常它秉承的大多是独立阅读,独立授意的单独的字会意传统。这种传统盛行了数千年,并且已经在人们的心中储存、默认,形成了众所周知的阅读习惯。作为第三媒体,电视从一出现,就使中国的古老字有了新的使用空间,电视也因语言字因素的进入,引发了许多美学上的话题(尽管在此之前,电影早就开始了对字的运用,但它的使用手段和使用频率,远远不及电视来得广泛多样),并在某种程度上开创了字的新的使用意义(本所说的字,主要是指解说词和现场采访同期声)。也就是  相似文献   

9.
谢言 《天津档案》2007,(1):42-42
上一期为读介绍了WORD使用过程中一些功能键的组合,本期将为大家介绍字排版的一些快捷键,熟练掌握和运用这些快捷键,将会提高字处理的效率。[编按]  相似文献   

10.
运用字进行舆论监督是较早、较常用的形式。然而,运用照相机拍照片进行舆论监督则具有真实记录和见证的作用,这是字所无法替代的。我特别留心运用镜头记录、鞭挞社会上的“假、恶、丑”现象。  相似文献   

11.
张始峰 《兰台世界》2006,(18):55-56
元代所修《辽史》《、金史》后各附一卷《国语解》,对二史中出现的官制、人事、物产、部族、地理、姓氏等方面的词汇作了译解,为廿四史所独有,突出了辽、金民族史特色,体现了编撰者的历史卓识,为我们今天正确阅读与理解二史提供了便利,在契丹、女真文字失传以后又成为研究它们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闻出版史是中华民族新闻出版发展史。而中国新闻出版发展史,如果缺少55个少数民族的新闻出版事业就不是一部完整的、科学的、全面的中国新闻出版史。据了解,迄今尚无一部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出版发展史的专著,这是一项重大空白。因而,我想借这个机会向新闻出版界呼吁,组成编写研究机构着手研究、撰写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出版史,以完善中国新闻出版史,使之更加全面,内容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13.
本通过对字与献信息、字与标引语言及字与思维的关系论述。总结出字符号在献标引及标引语言中的重要作用,指出标引语言中字符号全球标准化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樊丽  王亚男 《出版参考》2010,(13):32-32
张大春的《认得几个字》很有妙趣,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一直有种心态上的变化。可以用书中提及的一个字为例进行描述:“娃”字,原本在汉代,是形容成熟女子之意,可时间流逝,到了唐宋,娃摇身一变成了小姑娘的代言,到如今,娃娃二字,往往多用于婴儿。作者于是感慨地对其子女解释道“原来娃娃不是小孩子,这个字是从大人长、长、长、长回小孩子的。”  相似文献   

15.
《海南档案》2005,(4):12-12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家档案局原副局长刘国能委员的话让人吃惊:“我国有字记载的明史4000多年,可现在国家档案馆藏较为完整的档案史料仅始于1616年,即有档可查的历史不到400年。”  相似文献   

16.
一、甲骨文字的特点 殷墟所出的十五万片甲骨文,有单字五千多个,其中为各家公认的字只一千几百个.  相似文献   

17.
我国著名的校对学家孙培镜先生在《校对概论》中说:“我国汉文字校对的发端,从正考父算起,距今约二千八百年了,在这漫长的世事沧桑中,我国历史典籍得以保存、流播,汉字得以统一、长生,中华文化得以庚续、弘扬,其间校雠之功不可没,历代校雠活动所积淀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在当今世界范围里,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校雠,即当今的校对。校对在《辞海》中有两方面的解释。一是指从事校对工作的人员,这是校对活动的主体。  相似文献   

18.
国外对印刷文字与书籍史的研究新动向彭俊玲(河北大学图书情报学系)当今,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在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纷呈迭起,筹建“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相继问世,电子媒介在传播信息、交流知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许多人预言:电子时代不久将取代传统的印刷时代...  相似文献   

19.
字典的由来     
字典,是以字为单位,对每个字一一注明读音、意义和用法的一种工具书。中国的字书,源远流长。相传公元前8世纪周宣王太史史籀,用四言韵旬编写了一部教儿童识字的启蒙读本,叫做《史籀篇》。这便是我国最早的字书,可说是字典的雏形。今天所见是收录在《说文解字》中《史  相似文献   

20.
《咬嚼字》杂志社给今年的春晚“咬”出了28处字错误,不少读称赞他们“咬”得好,希望他们以后“每月咬”、“日日咬”。这是《咬嚼字》杂志社主编郝铭鉴近日对媒体记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