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基本性质分析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试点单位利用自己所拥有的体育场馆、人才等社会体育资源,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社会化青少年体育组织。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属于体育俱乐部的一类,是一种体育非营利组织。但根据我国国情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创建和发展现状,目前在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实地考查、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山东省100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研究对象,对山东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全国所占比例、在全省的分布情况、依托单位类别情况、各市分布情况、运行模式等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山东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融资现状、场地、器材及设施情况现状、活动开展现状等。发现部分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定位不准、管理体制不顺、政策不配套或难以落实、宣传力度不够、融资渠道窄和开放力度不够等,是制约山东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促进山东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调查,了解了我国目前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组织机构、开展活动、会员及吸纳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财务运营等方面的现状。参照日本、德国等大众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提出将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集中在中、小学,目前俱乐部规模不宜过大,数量不宜增长过快,发展小型俱乐部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前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党和政府频繁发文对青少年体育工作高度重视,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方案逐步启动,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全面展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社会影响与日俱增,亟待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规范化进行再研究.文章分析了中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借鉴国外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经验,归纳了俱乐部自身、行政管理部门规范化建设的重点路径:专业化、市场化、结盟化、实体化.提出了破解俱乐部结构失衡、扶持示范性俱乐部建设、扶持退役运动员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完善俱乐部行业治理体系等规范化创新方向,力求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融资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肖林鹏  霍兴彦 《体育与科学》2007,28(2):50-52,86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融资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健康持续发展的瓶颈。研究发现,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融资问题主要表现在:过度依赖政府资金,融资渠道单一;创收能力不足,融资方式单一;社会募捐能力不强,融资比例偏低。改进融资困境的对策包括,改变融资观念,强化内部治理;谋求赞助,积极吸纳社会性资本;加强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引导与监管;推行独立的第三方评估和公示制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性质辨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性质定位是事关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研究表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属于非营利组织范畴.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不属于纯粹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或体育社团.基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应该将其定位为民办非企业单位.今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应该发挥自身能动性及社会适应能力.通过积极运营实现"自我造血".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与运行模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逻辑分析与数理统计法 ,对安徽省 2 0所首批创办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项目设置、运行模式、组织形态等进行了分析研究 ,得出结论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以乒乓球、篮球、足球、武术作为重要活动内容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以当地的学校和体委为依托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活动由当地学校和体委的领导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梳理“双减”政策背景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的机遇,剖析我国青少年俱乐部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推进策略。研究认为:“双减”政策背景下,国家政策的支持、教育理念的转变、社会发展的需要等是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现阶段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仍然面临发展容易受到制约和影响,缺乏高效的绩效管理体系,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家-校-社”联动不足等挑战。提出推进策略:明确促进青少年体质发展目标,转变传统发展理念;强化学校主阵地,促进“家-校-社”联动发展机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构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标准化管理体系,以此保障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职业体育俱乐部作为职业体育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和规模。本文分析了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融资现状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根据现代企业经营理论,提出了当前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融资策略。1.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融资现状:我国俱乐部所运营的资源只有门票收入和部分赞助、广告收入。其中各协会拿去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与运行模式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逻辑分析与数理统计法,对安徽省20所首批创办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项目设置、运行模式、组织形态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初步确定了安徽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的现状和一般特征,并由此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历经50年的发展,日本体育少年团已根植于日本社会,对促进日本青少年体育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借鉴日本体育少年团的发展经验,对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提出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健康发展的对策:加强监督管理,强化志愿者的招募和培训,提高宣传层次,延长政府扶持期限等。  相似文献   

12.
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评估制度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深度访谈法、案例分析法以及统计分析法从社会学视角对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评估制度化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研究认为,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评估工作存在体制性障碍、缺乏经费保障、人员配置制约和缺乏评估理论及方法支撑等问题。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力度、推行独立的第三方评估,以及加强自身组织建设等途径可以促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评估机制实现制度化。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的产权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中,实现真正意义的股份制俱乐部较少,这与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发展趋势不相符合。根据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发展趋势和运行规律,提出了加快我国篮球俱乐部实行股份制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融资现状、制约因素及策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分析了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融资现状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根据现代企业经营理论。提出了当前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融资策略。  相似文献   

15.
从创新社会治理背景出发,以上海市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总结归纳上海市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实践经验,提出上海市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转型思路:在管理方式上向“自治”转变,在组织性质上向服务型转变,在组织治理能力上向现代化过渡,在组织服务内容上向体育公共服务和会员服务并存转变。  相似文献   

16.
中俄职业体育均脱胎于"国家职业化"倾向的竞技体育和受政府及市场双重力量影响;职业体育俱乐部法律组织形式基本经历从专业队到赞助型、联合型俱乐部,再到责任、股份有限公司变化过程;两国职业体育俱乐部产权关系均反映公司企业增多但仍保留政府作用特征,俄罗斯在体委对职业俱乐部拥有上是彻底终止,而中国仍有较大份额,民企加入拥有者队伍在中国得到一定发展。社会政治、经济采取不同改革模式的中俄两国职业体育发展经历了大致相同脉络,说明曾有过相同背景的中俄两国,由于强大的原有体制惯性以及体育发展的自身逻辑,职业体育不能一步"激进"到位。  相似文献   

17.
群众体育俱乐部是体育事业的基本单位。随着我国体育改革的进行,群众体育俱乐部得到了快速发展。昆明市的群众体育俱乐部既存在着群众体育俱乐部建设中所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有其特殊性的问题存在。文章通过对昆明市群众体育俱乐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明确提出了解决昆明市群众体育俱乐部存在问题的方法,并为昆明市群众体育俱乐部的建设和发展提出参考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罗晟  钟天朗 《体育科研》2005,26(4):38-40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分析、走访调查、座谈访问、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会员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符合中国特色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会员制发展战略和规划,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襄阳市健身俱乐部经营管理现状进行了详实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襄阳市健身俱乐部以营利作为健身俱乐部生存发展的根本目标;以有效营销作为健身俱乐部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以提供个性化健身服务作为健身俱乐部的核心产品;以较长的营业时间满足顾客需求为主要服务形式。同时采用店长负责制的管理模式,设立教练部、会籍部、销售部与前台迎宾4个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