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马卓  孙济庆 《情报科学》2007,25(12):1778-1781,1891
近年来,电子政务环境下的“以公众为中心”公共信息服务已成为政府公共服务关注的焦点。而“以客户为中心”正是CRM理论的核心所在。本文将CRM理论应用到电子政务公共信息服务的研究中,为政府提高自身的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改善自身与公众、企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可操作的信息服务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电子政务》杂志在2007年开设“测评篇”专栏,每期用一定的篇幅组织与测评相关的理论、方法和工具的研究,报道全国电子政务测评实践工作的进展。电子政务测评是通过对各纲政府电子政务能力成熟度,电子政务相关项目以及相关软硬件产品、方案和服务等方面进行测评,从而为国家信息化主管部门制定电子政务的政策和决策提供依据,为各地政府进行电子政务建设提供建议,旨在精此提升我国电子政务的整体水平,推动我国信息化水平的均衡发展和电子政务的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丁疆辉  吴建民  路紫 《情报杂志》2007,26(12):37-39,42
根据当前电子政务服务提供与企业需求存在鸿沟的实际,对国内外电子政务门户网站进行了网站服务于企业能力的单项测评。本次测评借鉴相关评估标准,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旨在客观评价美国、加拿大、中国、新加坡争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电子政务服务于企业的成熟度。通过对比,找到各自优势与不足,以期在电子政务服务提供与企业个性化需求之间搭建桥梁,使两者能够更好地衔接。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电子政务工程高投入、低回报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服务体系与网络服务不相匹配;提出了新一轮的电子政务战略应体现统一指导、协同工作,即在以服务为导向、跨部门整合资源的政府服务框架下,建立政府服务共享体系,为公众提供优质的网络服务,使电子政务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5.
通过案例分析了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借助现代通信技术,改进政府服务效率和服务模式,根据不同社会群体,提供“一站式”电子政务门户、“一号通”公众服务热线、乡镇一级的“柜台”公众服务中心等县、市级政府电子政务“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和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6.
马轩  李建清 《科技风》2014,(24):66-66
为了促进政府服务工作创新、提高政府服务信息资源共享、降低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各地政府都在积极建设政府云服务平台。政府云服务平台的建设将改变政府现有的信息服务及管理方式,将信息集中化管理。政府云服务平台主要是应用到公共服务和电子政务中,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医疗、社保和工业园区服务,电子政务为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务往来提供服务。公共服务属于公有云,电子政务属于私有云。政府云服务平台充分整合公众、企事业单位、各行政部门资源,参考了国外先进经验,采用标准体系建设,将更全面的为公众服务。  相似文献   

7.
电子政务的建设与推动,为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提供了重要的特质设备与技术支持,更重要的是,它使行政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成为必然。电子政务的总体目标可概括为“以提高效率,增强效果和节约成本为导向,在服务传输层面实现对公众服务的便捷性和满意度.在政府各部门之间实现业务界限的融合.实现业务流程在部门间的无缝链接,最终激发公众参与政府事务的热情,  相似文献   

8.
薛明轩  杜晓翠  杨思思 《现代情报》2015,35(10):107-110
大数据的出现对电子政务提出了新的挑战,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大数据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大数据的开发和应用有助于我国电子政务提高服务质量、辅助决策、创新服务模式,推进电子政务健康持续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电子政务的大数据战略,再从电子政务中的信息资源共享、公众参与和"数字鸿沟"3个关键问题出发,分析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重点讨论应用大数据为我国电子政务所带来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公众普遍采纳是电子政务服务生命力的体现。电子政务公众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是当前公共管理领域和信息技术领域的热点问题。基于扎根理论方法,提取出了包括环境因素、技术因素、公众因素和质量因素四大类20个电子政务公众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并且通过复杂系统DEMATEL模型构建电子政务公众采纳影响因素的关系矩阵,识别关键因素,探寻各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研究发现信息质量、系统质量、服务质量、社会影响和行为控制认知是影响电子政务公众采纳行为的最关键因素,其中前四个因素也是影响其他因素程度最大的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提升电子政务公众采纳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以服务公众为核心的电子政务的国际发展趋势、意义和作用;选取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等36个大城市为研究对象,借鉴联合国和欧盟电子政务评估工作的理念和方法,从公众用户的角度出发,重点从便民服务、教育、医疗、交通等9个领域评估了面向公众服务的中国城市电子政务的发展状况,分析了面临的新形势,最后提出应从提供电子政务的个性化服务、提高电子政务服务的用户体验度、缩小数字鸿沟、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加强“结果导向型”电子政务发展评估、重视电子政务相关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完善电子政务的市场化推进机制等方面发展面向公众服务的中国电子政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新兴的公共服务方式,政务微博成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渠道和途径。根据政务微博发展实际,设计一套用户视角下的政务微博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相关性分析来剔除相关性大的内容冗余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来确定因子载荷较小的指标,保留较显著的指标,提出和分析政务微博服务质量评价的公共因子和关键指标,最终能够用较少的指标反映90%的指标信息,形成科学合理的政务微博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电子政府公众满意度测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国玮  黄珺  龚完全 《情报科学》2006,24(8):1125-1130
电子政府的出发点和核心在于提高政府满足公众需要的能力,评价公众对电子政府的满意度是评价电子政府的关键所在。本文在比较了现有的几种评价电子政府的模型基础上,介绍了美国用于评价电子政府公众满意度的ACSI模型,并对我国电子政府公众满意度评价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测度分析。  相似文献   

13.
Measuring the success of mobile government (m-government) i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faced by the public sector today, as governments are increasingly using mobile technology to provide public services to citizens and m-government endeavors have often fallen short of their potential. To address this gap, we draw on DeLone and McLean’s (2003) updated information systems (IS) success model in order to develop an m-government success model that theorizes service quality as comprising online and offline service quality and further uses perceived value to measure net benefits. The results of a survey of 286 m-government users in China indicate that information quality and online service quality, but not system quality, a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citizen satisfaction, which in turn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perceived value.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line service quality and citizen satisfaction is positively moderated by offline service quality, while citizen satisfaction partially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formation quality/online service quality (but not system quality) and perceived value. This study extends the updated IS success model by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online and offline service quality, as well as by introducing the notion of perceived value. Our results provide guidance to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regarding the role of service quality and perceived value in measuring m-government system success.  相似文献   

14.
在评介政府门户网站公众满意度内涵及技术接受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政府门户网站公众服务中的技术接受理念,剖析了技术接受理论在政府门户网站公众满意形成中作用,并通过对技术接受理论演进规律的探索,分析了其对构建政府门户网站公众满意度测评体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王琳  杨莹  邱均平 《情报科学》2022,40(11):12-19
【目的/意义】本文基于公众感知视角,研究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信息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有助于发展完善 信息服务质量相关理论,为提升用户满意度提供参考。【过程/方法】对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模型进行归纳总结,以较 为成熟的 LibQual+TM、WebQUAL、E-SERVQUAL 等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模型作为基础,对高校专家学者及政府部 门相关人员进行访谈,提出了含有 7个维度 29项指标的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信息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模型,应用层次 分析法计算模型指标的权重。【结果/结论】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信息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分为感知数据质量、数据易 用性、数据安全性、互动反馈、工具利用、用户体验、公众信任维度,其中感知数据质量、数据易用性维度较为重要; 较为重要的二级指标有公众信任、数据易用性等。将评价体系应用于上海、深圳、贵阳三地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评 价。【创新/局限】本研究丰富了政府数据开放运动中平台信息服务质量的相关研究,拓展了信息服务质量评价理论 的应用范围。应注重进一步应用于各种数据开放平台的评估。  相似文献   

16.
孙振杰 《科研管理》2020,41(6):149-156
本文明晰了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政府应急信息披露内容的质量对民众非理性抢购行为的影响路径,在理论上探究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满意度能够产生的抑制效应,引入了交互和中介检验方法分别进行检验。通过对疫情期间民意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疫情期间政府应急信息披露对民众的信息公开满意度产生了促进作用。此外,政府信息公开满意度在政府应急信息披露内容的质量和民众非理性抢购行为之间不存在中介效应,但存在调节效应,即在政府信息公开满意度与政府应急信息披露内容质量的交互影响下,民众非理性抢购行为得到了显著抑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政务信息发布服务作为政务服务的重要环节,对其质量评价的研究有助于发现工作不足并为其服务改进提供指导。[方法/过程]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政务信息发布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在分析PZB差距理论与其衍生模型SERVQUAL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政府信息发布工作的实际情况,创新评价维度与评价指标,构建了包含5个维度和17项指标的政务信息发布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结果/结论]通过面向公众的实证研究,本文明确了公众对政务信息发布服务的服务质量感知,即当前的服务质量尚未达到公众期望,应从发布平台建设、政民交互技巧、信息内容服务以及宣传推广等方面提升其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丁利 《现代情报》2018,38(1):100-107
旅游政务微博已成为政府官方旅游机构发布和传播旅游信息的重要载体,其信息服务质量的优化对于完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和提升旅游品牌形象尤为关键。本研究借鉴扎根理论,对游客的网络评论数据进行三级编码,归纳了网络游客信息需求的4个核心范畴,从而构建了旅游政务微博公共信息服务质量优化的理论模型,最终依据模型提出相关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蒋萍  胡树林  李廷翰 《现代情报》2010,30(3):154-157
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繁荣更主要依赖于知识资本的积累与应用。在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明确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要性,剖析服务型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运用知识管理建设服务型政府以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决策科学性水平与行政服务水平,整体提升政府服务的效率和品质,进而达到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目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维基的政府知识管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学东  潘小毅  孙晶 《情报科学》2008,26(6):805-808
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完善的公共服务建设将推动电子政务更好的发展;知识管理是确保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中的知识管理需求和维基的知识管理功能的分析,提出了政务级维基应用的工作流程及基于维基的政府知识管理平台模型,并对维基在国家/省级政务内网中知识管理的应用作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