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所谓感性化教学,是指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出发,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等心理活动参与文本内涵的理解、领悟的理念和做法。阅读教学中,教师借助创设情境等手段,调动学生的感觉和知觉等心理活动,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为基础,将内涵丰富的词句具象化,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和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本文所选的几个片断都较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
语教学中,教师借助创设情境等手段,调动学生的感觉和知觉等心理活动,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为基础,将内涵丰富的词句具象化,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和加深对语言字的理解、领悟,这是语教学向本源的网归。  相似文献   

3.
所谓感性化教学,是指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出发,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等心理活动,参与文本内涵的理解、领悟的理念和做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借助创设情境等手段,调动学生的感觉和知觉等心理活动,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为基础,将内涵丰富的词句具象化,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和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本文所选的几个教学片断都较好地做到了这一点。“第二句中的‘哪儿’可以是哪些地方?换成地方说一说。”〔文本内容〕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  相似文献   

4.
所谓词语的感性化教学,是指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出发,借助创设情境等手段,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想象等心理活动,将内涵丰富的词语具象化,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对词语内涵的理解和领悟。它有助于学生形象生动地理解词语和运用词语,同时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他们的语感。  相似文献   

5.
《过故人庄》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到乡下访友时看到的田园美景与农家淳朴的生活,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短短几行诗,仅40字便把一次极为普通的与故人相聚的场面叙述描绘得细腻人微又情趣盎然。全诗语言质朴,未作刻意修饰,却自然畅达,含蓄优美,耐人寻味。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感觉和知觉等心理活动,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为基础,将内涵丰富的语句具象化。课堂上学生智慧进发,诗意流淌。  相似文献   

6.
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学中通过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经验,调动学生的直觉、情感、悟性等参与教学,用感受、体味、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知识,以及升华学生情感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个体性,它是个体心理活动中有独特色调的感觉、知觉和意识;二是真实性,它是本人亲身经历的活动,以真实的感受为基础:三是情境性,  相似文献   

7.
文学作品的欣赏是读者接触文学作品时特有的精神活动,是读者通过注意、期待、知觉、想象、领悟、回味等方式并使之互相关联互相渗透的心理活动,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因此,对于一个新的欣赏对象,首先要引领学生反复朗读,然后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想象,再启发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文化素养去体验作者当时的情绪,从而真正领悟作品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生活经验是学生重要的知识来源,而生活情境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找准生活背景,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推进学生的数学领悟,这样的数学生活化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丰富。  相似文献   

9.
任何教学设计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学习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所以,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应充分关注所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关联,回归生活,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素养,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认为,阅读是由多种心理因素参与的心智活动.阅读教学凭借阅读文本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字符号,通过感觉、知觉、思维和想像等多种心理活动来领悟阅读文本的意义,掌握阅读文本的内容和形式.它是帮助学生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塑造创新人格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心理流向的质和量,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情意目标、智能目标和认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罗宗稳 《广西教育》2005,(1B):83-84
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已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生活方面、社会方面的经验,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利用这些知识经验去领悟那些新学的知识,达到同化的学习效果,即要从课外引入课内又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把生活环境中、社会中活生生的事例与教材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和智慧去理解、接受新的知识。  相似文献   

12.
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这其中就涉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能力,学生的经验、能力主要来源于数学学习活动和平时生活中的积累,而数学学习活动源于实践,实践离不开生活实际,只有切合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获得属于自己的真知。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中许多知识的编排都以学生现有的数学能力为基础,结合已有经验,通过切合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不断发现新知,获取新知。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本文就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作粗浅的探讨。提出了三点建议:巧设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结合生活例子,领悟知识内涵;培养应用水平,增强生活意识。  相似文献   

14.
常华 《青海教育》2014,(11):39-39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教学设计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学习并非是空中楼阁,它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知识原点的基础上,这个原点既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也包括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关注所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及已有经验之间的关联,并通过恰当的情境创设,引导学生领悟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的意识,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素养,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一种通过感觉、知觉、思维、想象等多种心理活动来理解书面言语材料,从中获得意义的过程。以读为基础,教会学生认识基本字词、品味语言、理解思想感情;以思为过程,教会学生对生活、社会、人生的思考;以悟为始终,提升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和高大的人文涵养。通过这些方法教师的教学就会有成效,学生的阅读能力会有提高。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经验、思考与探索。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为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并学会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问题。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现数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应用语文。语文实践的方式较多,笔者站在教育教学管理者的角度上一直认为,对于语言学科,阅读是一种较好的实践活动,高中语文课堂应加强阅读教学。阅读是多种心理因素参与的心理活动,而阅读教学又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无疑,学生通过阅读,与文本产生对话,通过感觉、知觉、思维和想象等多种心理活动来理解阅读材料(文本)的意义,从而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开发智力、培养…  相似文献   

18.
顾晓红 《考试周刊》2009,(21):36-36
体验是一种包含感受、情感、理解、联想、领悟等诸多心理在内的复杂的心理活动。体验性的小学教学“把学生看成人”,“把语文教学看成是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成长过程”。具体来说是指在教学中把学生从枯燥的语言形式的分析和语言知识的灌输与记忆中解脱出来,让他们“以自己的需要、价值取向、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已有的经历等完整的‘自我’理解,去感受、去建构”,从而生成自己语言学习时独特的情感感受、领悟和意义。在体验的过程中,学生充分自主.  相似文献   

19.
感悟,即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能力水平、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对作品语言和语境的感受和领悟。感悟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想象,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学从纯粹知识的积累转变成生命的体验,在体验和理解的过程中获得对事物独特而丰富、广阔而深刻的感受和看法,从而完善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素养。  相似文献   

20.
张秀芳 《河北教育》2003,(12):28-28
这节课从审美的角度入手,注重对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想像、理解等心理活动的引导,最终达到:1.欣赏威尼斯美丽独特的异国风情,培养审美情趣。2.欣赏作者精湛的描写,积累写作知识。指导思想是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互渗透,统一构建,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倾注对真善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