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淡墨诗散文选》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纳入"当代中国散文名家典藏"出版。《淡墨诗散文选》是一本以"诗散文"为艺术形式的作品集,在艺术形式上当属首创。它标志着一种文体——"诗散文"的诞生。《淡墨诗散文选》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是生命和情感的诗意雕塑,是人生和地域文化的精神坐标。这其中不乏生活的哲理,更有典雅的生活情愫和社会历史诗情画意的丰富内  相似文献   

2.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个风格独特的作家,一个学贯中西颇具个性的文化智者。他的散文创造性地以"闲适"、"性灵"、"幽默"为特色,构建了风格独特的散文理论,本文从探求林语堂散文"性灵说"入手,并通过对林语堂"性灵说"文体风格的具体分析,揭示这一散文文体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乡土中国土壤上产生的现代都市,缘于自身文化的"积习",似乎总是蒙有农本主义的东西。由是规约了以都市现象与都市情感作为中心表现的海派散文的"都市性"总留有乡村文化的面影,但终究又不再属于传统乡土文学的范畴。多元的文化土壤与混合的文化心理决定了海派散文语义空间的丰富与繁杂。作为特定时代工商文化的产物以及偏重感性呈现都会文化的海派散文,可以较为明晰的考辨近现代中国乡土文化向都市文化转变的轨迹与现代都市人精神的历史。在一定的意义上,海派散文正象征了近现代中国都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廖俐 《柳州师专学报》2014,(2):13-15,21
《文化苦旅》作为中国新时期"旅行式文化大散文"的代表作,是余秋雨朝圣中国历史文化故地发回的记录。从旅游人类学视角,引用"旅游仪式阈限三段式"理论解析《文化苦旅》中余秋雨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5.
散文创作理论众说纷纭,而初中生散文写作还是"新手上路",与名家自由创作不可同日而语,因而指导学生写作散文需要贴近学生实际,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方法,即做到"我"在提纲中,"我"在叙事中,"我"在写景中,"我"在抒情中。这不仅是学生抒写"真情实感"的一个"小口",也是散文写作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源头之一,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成就上都对后世各体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是散文发展中一个较为辉煌的时期,唐代的文论家们也同样无法回避《楚辞》的影响。或褒扬,或贬抑,但都在这一特定的问题上展示了自己对散文写作的理论主张,对唐代散文理论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怀乡思土是中国散文的一个绵绵无绝期的"情结",但这种情结在中国的当代散文中日益被庸俗化,虛假化,甚而发展为一种浅薄造作的"孩子气"、"儿童化"的恶劣倾向.当代散文中的怀土情结是中国人的浓厚怀土情绪的感情性物化和再现.鲜明地体现着中国"乐感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生语文的教育中古代散文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古代散文在新的教科书上占的分量也由以往的20%增多了两倍,相应的老师讲课的难度也有所上升。所以,现在语文老师急需研究和深入探讨的问题,就是如何教学生学习古代散文并且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从以前到现在,古代散文这份美味的文化大餐,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很多学生会觉得古代散文简直就是"天书",他们不喜欢学习古代散文,也理解不了古代散文的意思,听到古代散文这几个字都可能会害怕。更有学生这样描述古代散文:"一怕古代散文,二怕周树人。"老师们消耗大量精力,说干了口水,而学生面对古代散文还是唉声叹气。这样的古代散文讲授是消耗精力却得不到好的效果的,而且进程慢,效果差。那么面对古代散文教学这种惨淡的情形,我们应该如何做出改变让古代散文的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呢?这个问题就是我们接下来需要去展开讨论的。  相似文献   

9.
1990年代中国大陆散文的文化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代中国大陆的散文创作和相关的理论活动,总体上是适应着1990年代中国社会文化需求机制的更新和调整而展开的;在一部分学院派写作者供着“文化散文”、“学者散文”等文学市场品牌,构筑起精神自疗的虚拟世界的同时,大量活跃在一般社会文化圈层中的文学写作者,也托庇于各各兼具市场品牌和文学旗帜双重功能的新散文概念而蜂拥到了散文领域;在这个过程中,散文非虎构的体裁属性遭到了正反两面的瓦解,这使得从1990年代的中国社会文化空间里凸显出来的阵势浩大的散文家群像,以及被公认为1990年代中国大陆散文佳作范本的少数作品,最终成为1990年代中国社会文化在启蒙和反启蒙的力量兴替序列中跃入新阶段的隐喻形式。  相似文献   

10.
童庆炳不仅是当代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同时还是一位作家,其散文创作不仅继承了中国古典散文深于比兴取象之妙,更汲取了五四散文主抒情、重审美、尚性灵一脉之长,还兼具了当代学者散文的开阔视野与文化情怀,具有"志足"、"情信"、"辞巧"三大特点。在"生命"文学观的召唤下,童庆炳努力突破文学理论研究与文学创作实践之间的藩篱,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创作美学",对中国当代作家和当代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观"论语"时期林语堂的散文主张,其核心就是他推崇备至的幽默散文观理论.这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有其深刻的文化历史原因,不仅是因为他受到中外小品文的双重影响,而且还与其政治信仰、文学主张相投合.这种幽默散文观,包含了他人格与文格、生活与艺术相融合而形成带有中庸文化色彩的本质,对言志派散文批评理论的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心存敬畏     
最初喜欢上余秋雨,是在《新华文摘》上读到他的散文《一个王朝的背影》,后来又读了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大呼过瘾;而后又读了他的《文明的碎片》,遂感到一个新的散文时代来临了。自此我对余秋雨一直心存敬畏,以致对自己涂抹的那些“散文”惶然不忍再读。后来我渐渐理解了,我对余秋雨的敬畏,其实是他用敬畏的心情所描述的那些更令我敬畏的中国文化———那山、那水,那庙宇宫殿、山林隐士、文化巨擘。读秋雨的散文,就是随他一起领略和膜拜精深博大、悠久灿烂的中国文化。但是,当我读到他的《行者无疆》时,我突然觉得无聊了。那个曾经的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中国文化现代性的必要延伸。中国现代散文理论,在晚清“文界革命”的铺垫下,于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中,推导出自身的现代性构想。在“人的文学”观念主导下,以“人性的”、“个人的”、“个体的人”为价值设定的主体性因此成为现代性的理论基质。散文现代性理论主要倡导者的林语堂,进一步将散文现代性理论的基本设定明确为:“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出发点——使“闲适”在主体性理论所坚执的文学独立自由精神辐辏下,成为散文美学追求,其意正在避免散文在文化启蒙运动中弘扬的文化批判性沦为实用性和工具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余光中在美期间散文创作纳入漂泊离散理论的考察视野。认为余光中在生活经验层面上寻找自我归宿、在东西方文化对立中进行文化思索,在异国主流文化中确立文化归属这3个层面上完成文化认同,体现有着"中华文化本位"的离散作家的特质。  相似文献   

15.
电视散文"印象中国"在题材、意旨上和文化散文相同,都对中国的地域文化作出描画和刻写;电视传媒艺术手段的特殊性使"印象中国"对文化散文在创作手段和行文方式、审美追求上有很多新的拓展,为文化散文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梁实秋散文是文化散文,其思想与艺术审美价值在于其散文中表现出来的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意识———对传统中国文化的推崇。具体表现为,在内容上,在其散文中有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的铺陈,并洋溢出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情感;在艺术上,反对功利文学,其散文具有隐藏性,有很强的鉴赏意义与消遣价值。此二者奠定了其为中国现代散文大师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散文是一幅气象恢弘的壮丽画卷,在我国浩瀚璀璨的传统文化中流光溢彩,历久弥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风格各异的散文流派争妍斗丽,各领风骚。历经千年文化的积淀和酝酿,古代散文以其思想性、文学性和艺术性更突显出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本文的意旨在于走进传统文化的宝库,赏析我国古代散文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京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学群体,作家在文化选择方面与时代主流意识的差异造成了他们创作的独特性。他们的散文创作超然于政治斗争和商业化倾向之外,选择了纯文学的创作路子;他们在都市与乡村的冲突中,寻找散文的表现世界和文化表达。  相似文献   

19.
心存敬畏     
黄明 《山东教育》2005,(1):20-20
最初喜欢上余秋雨,是在《新华文摘》上读到他的散文《一个王朝的背影》,后来又读了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大呼过瘾;而后又读了他的《文明的碎片》,逐感到一个新的散文时代来临了。自此我对余秋雨一直心存敬畏,以致对自己涂抹的那些“散文”惶然不忍再读。后来我渐渐理解了,我对余秋雨的敬畏,其实是他用敬畏的心情所描述的那些更令我敬畏的中国文化——那山、那水,  相似文献   

20.
蒙太奇是电影艺术中各种剪辑、组合方法的总称 ,蒙太奇理论的创立与发展 ,都曾从其他艺术门类中获得过借鉴。在中国古代散文中 ,大量存在着蒙太奇式的表现方法和组织手段 ,蒙太奇类似于散文的句法和章法。借用蒙太奇理论 ,可以使我们更自觉更准确地把握中国古代散文的艺术奥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