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有关并列成分的语病江苏省如东县中学缪爱明并列成分常出现语病,这是因为它词语项目多,容易引起来分之间的顾此失彼,造成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语病。现把这种语病的种种情况举例如下。1、带有并列成分的谓语与主语搭配不当。①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不...  相似文献   

2.
语词修养     
在高考语言知识和运用的考查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语病现象,即由于并列短语运用不当而造成语病。这种语病现象在高考试题中几乎历年都要出现,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列短语语病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并列短语同有关成分不完全搭配  相似文献   

3.
辨析语病,是近十几年高考语文必考的题型之一,在这里,笔者向大家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辨析语病方法(一)关键词审读法一个句子,如果多次出现“不”、“没有”之类的否定词,很有可能出现语病,即句子字面意义可能和要表达的意义正好相反。一个语句,若出观“能否”、“是否”、“有没有”之类的两方面的词语,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这个句子可能犯有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毛病。一个语句,若出现了关联词语,我们就要考虑,关联词语的搭配是否恰当,是否放错了位置,是否使用不当等。此外,并列词组的运用,常常犯有前后部分搭配不当的毛病。…  相似文献   

4.
鲍亚明 《高中生》2013,(12):6-7
有经验的人可以看云识天气。考生如果掌握了辨析病句的技巧,就可以迅速、准确地判断语病类型。 1.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 例1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搭配不当,“事件”不可以“批评教育”)  相似文献   

5.
高考主要考查六种语病,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等四种结构方面的和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两种语意方面的。由于错误类型多,考生备考不得要领,病句一直是备考的难点、考试的失分点。下面,结合近年来高考病句的实例,给同学们谈谈这六种病句的辨析方法。一、语序不当1.检查句中的并列成分主语、谓语、宾语中的并列成分,应根据时间、空  相似文献   

6.
杨春芬 《辅导员》2012,(17):28-30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是句子考查的一个重点,其题型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病句的辨识,多以客观选择题呈现;二是病句的修改,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那么,如何在众多的句子中快速、准确地找出形形色色的语病呢?一、巧抓并列语句中的并列短语使句子结构变得复杂,是一个容易出错的地方,稍不留神,往往顾此失彼,造成一些错误。所以当句中出现"和""与""及""以及"等表并列关系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快速判断语病的有无,要善于抓住选项中的"敏感"因素,如否定词、双面词、介词、指示代词等,因为这些因素隐含着常见的语法错误,如否定词的"否定不当",双面词的"双面不能照应",介词错用造成的"成分残缺",指示代词"指代不明"等;其中"并列成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敏感"因素.从历年的高考题看,这类"并列成分"语病,考查还比较频繁.在判断语病时,对于题干中的"并列成分"要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8.
<正>辨析病句是每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中必考的内容。尽管题型固定,但难度较大。"病句"通常指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规则,或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高考明确规定了病句的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其中,前四种为结构性语病,后两种为语意性语病。试题难度较大,但考题通常要求找出"没有语病的一句",所设三个错误选项的类型一般不相同,且是生活中常出现的  相似文献   

9.
【考点阐释】修改病旬是在准确辨析语病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修改。《考试大纲》规定的六类语病(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中,前四类属于结构性语病,后两类属于语意性语病。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各省市语文高考试题中,语病题是一类常见而且难度较大的题目。如何又快又准地诊断出句中语病是很多语文老师研究的课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句子语病常常出现在并列短语中。并列短语一般有以下两种形式:一是用表示并列的连词"和"、"与"、"同"、"并"、"以及"、"及其"等等;二是用顿号表示的并列,这类并列短语出错  相似文献   

11.
为了表达的需要,语句中常出现许多并列短语,并列短语使用不当会导致许多语病,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语序不当有些并列短语之间存在着或、承接、递进、先后、长幼等逻辑关系,这些短语并列时就不可胡乱组合,一定要按着严格的逻辑顺序。例如:  相似文献   

12.
做高考语病题时除了掌握分析句子结构的方法外,了解一定的技巧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语病易发之处在并列词语或短语,笔者选取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发现并列词语极易发生以下问题: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有概念上的交叉、领属或包含关系;并列词语或短语部分归类不当;并列词语或短语不能和句中的成分完全搭配;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结构不一致;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有逻辑关系的不当等。下面就这些问题做一一分析。  相似文献   

13.
焦文林 《语文知识》2002,(11):38-39
并列短语的使用往往带来句子结构的复杂化,因而容易发生语病。因误用并列短语而造成的语病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并列短语内部错误 (一)排序不当并列成分意义上往往包含着内在的有机联系,有先后、主次、深浅、远近之分,这些联系和差别相应地直接反映在排列顺序上,成为规律性的约束,随意改动,便会产生排序不当。如:  相似文献   

14.
一、语序不当类语病"语序不当"类的语病是比较隐蔽的,所以难度较大。下面对2007年各地高考中出现的此类语病作分类解析。  相似文献   

15.
高考语《考试大纲》要求考生掌握六大语病(结构上的语病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多余、结构混乱,语意上的语病有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虽然这六类语病中包括的内容多而杂。但是高考却经常围绕其中的几点来命题,我们姑且称之为“敏感点”。掌握了这些敏感点。对考生备考、应考帮助很大。  相似文献   

16.
语病辨析题是每年高考的一个必考内容。高考《考试说明》规定考查的病句类型有六种,即: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纵观历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试题,发现命题者设语病时  相似文献   

17.
考生要提高“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除了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六种语病归类,并有针对性地复习训练外,还要了解一些诊断语病的切入点,以便快速准确地找出语病的症结,做出正确的选择或修改。下面,结合实例介绍八种诊断语病的切入点:一、并列短语并列短语使句子结构复杂化,因而容易导致语病。例1.侵略者攻陷北京后,焚毁并洗劫了西郊的圆明园。并列成分意义上往往包含着内在的有机联系,有先后、主次、深浅、远近之分,这些联系和差别相应地直接反映在排列顺序上,成为规…  相似文献   

18.
高考《考试说明》规定考查的病句类型有六种,即: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综观历年的高考语文病句辨析试题,其所选的病句错误类型都是十分"典范"的,虽然通过各种措施增加迷惑性,但总体来说,其"病征"是十分突出的,而且也有一些规律可寻,如果抓住这些"病征"顺藤摸瓜,加以甄别,就更容易判断出该句是不是有病,是何种语病。这些"病征"归纳起来有十个方面,也就是十个抓手。一.抓并列关系的短语(标志词为"和"、"或"、"以及"、顿号等等)  相似文献   

19.
《考试》2007,(8)
在教学中,笔者对语病的易发症及诊断方法做了如下归纳:一、出现并列短语,可能概念之间有逻辑冲突或与其他成分搭配不当。1.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生活用品"包括"床上用品",不能并列。) 2.采取各种办法,大力提高和培养工人的现代技术水平,是加快制造业发展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培  相似文献   

20.
说“并列”辨语病□景泰一中王高基“并列”是一个很普遍的语言现象,就语法意义而言,又是一种最常见的语言组合关系。现代汉语的词、词组、句子、句群等语言层级中都存在着这种关系。因此,在中学语言教学中,向学生讲清楚“并列”的规则和要求,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