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现代汉语中字母词语的产生及规范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字母词语是汉语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外来语,目前,它在汉语中的使用呈现飙升的趋势,而且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使用形式混乱的现象,如不规范使用,势必影响科技信息的理解、交流和汉语汉字的信息化发展。汉语中出现的字母词语可以统称为“汉语字母词”,字母词语的产生和传播渠道也多种多样,我们应当以宽容的态度看待这种语言现象,在“明确、普遍、必要、简洁”的原则下规范地使用字母词语。  相似文献   

2.
对汉语字母词使用及其规范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字母词是以纯西文字母或西文字母与汉字组合为书写形式,并且在汉语词汇系统中被长时间或广泛使用的一类新词语。对待汉语字母词要实行"拿来主义",既要承认它在汉语中的存在,又要多加引导,合理规范。  相似文献   

3.
关于字母词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关于字母词的界定、名称、读音、词形和编纂等问题存在着争议。其实字母词是在现代汉语中完全由字母构成或由字母和非字母语素混合构成的词语。“字母词”是一个合适的名称。字母词的读音以英文字母音为标准,宜选择通用简单的词形为规范。字母词有资格进入汉语词典。  相似文献   

4.
汉语和韩国语中都存在外国语字母缩略词或者外国语字母与本国语,数字、符号等组合而成的词语--字母词.两种语言中的字母词在表现形式、构成方式、写法读法,语用功能等方面存在着异同点,对比分析两种语言中的字母词对字母词的规范使用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崇 《现代语文》2008,(3):13-14
本文主要探讨了字母词的定义和归属问题.认为字母词应为书面形式上由外文字母参与构成,能在口语中使用,语音形式整体或部分来自外语并有完整词义的外来词.本文对刘涌泉<字母词词典))进行了统计,对该词典中的字母词作了形式和语义来源的分类.将字母词分为三类:借入式、缩略式和替代式.通过统计,进一步确定了字母词系外来词的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6.
关于意译词和借形词的身份的确认,应该区别对待:那些被称作“仿译词”的,应当视作外来词,而那些纯意译词,则宜看作是本民族词;借形词的情形极为复杂,其中一部分是外来词,还有一部分实际上是汉民族传承词。音译词是层次最低的一种外来词,它们常常成为外来词定型过程中的初级形式、过渡形式。音译兼意译词则是一种集音译、意译于一身的外来词,个中蕴涵着译者的智慧和灵气,因而往往也成为外来词定型过程的终端。字母词同音译词类似,从理论上讲,应当也是外来词定型过程中属于过渡性质的一站。外来词的汉化现象既表现在词的语音形式上,也表现在词的结构和意义上,有时甚至表现在书写形式上。同汉语本民族词一样,汉语外来词也存在一个规范的问题,内容涉及读音的规范、构词方式的规范和书写形式的规范等。  相似文献   

7.
汉语字母词概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改革开放以来,汉语吸收外来词又呈现出一种将外字母直接入词的方式,所产生的新词即字母词。本就字母词产生的原因及途径、形成和分类、字母词给汉语学习使用带来的新问题以及时字母词优劣的评价等方面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杨策 《绥化学院学报》2005,25(2):110-112
所谓字母词,就是指完全由外文字母或由外文字母和汉语语素几部分组合而构成的词语。例如VCD、UFO、ABC、B超、SOS儿童村等。这类字母词的出现,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产物,是人们在交际中追求简便、快捷的必然结果。应该说字母词并不是新生事物,这种“外文字母 汉语语素”的形式在“五四”时期就曾经出现过,在新文学的作品中,“A君、小D”字样随处可见。但严格说来,  相似文献   

9.
汉语字母词在大众媒体中的使用已成为普遍现象,字母词在公众中也具有较高的流通度,这主要是因为语言的经济原则。观察字母词的四种构成方式,可知相对于意译词来说,字母词大大地缩短了词长,而且同一字母可以代表若干词语,符合信息论的原理。  相似文献   

10.
学术界在字母词的读音问题上,一直存在分歧.依据混沌学中的"涨落"理论,汉语语音系统的人在拼读字母词中字母时存在的差异,在外文字母标准音附近存在一些微小的变动或起伏.因此,用英语读音拼读字母词中的字母是比较合适的,并且允许在标准音附近存在不影响辨义的误差.  相似文献   

11.
在汉语外来词的界定方面有一个争论已久、至今尚无定论的热点就是意译词的归属问题。目前汉语外来词的划分以形式为原则 ,以语音为标准 ,忽视了外来词的文化内涵 ,将本应归于外来词行列的意译外来词误作汉语固有词汇来对待。为了客观、真实地反映这一事实 ,有必要从文化角度入手 ,将那些与外国文化密切相关的意译词划归外来词。  相似文献   

12.
汉语中外来词的使用及语码混合现象越来越普遍。文章通过剖析该现象的形式、性质、使用域、使用者及其使用动机,指出其在媒体当中的滥用会产生不规范的表达方式。一些人把已有贴切汉语译法的外来词翻译成与传统背道而驰的“新兴音译”,由于其仅采用音译的方法,不考虑意义,常会误导读者,从而引发词语使用上的混乱,文章指出应对此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3.
任何语言都有外来语,汉语也不例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汉语中引入了大量的新的外来语。介绍汉语词汇中的这些新外来语的含义以及汉语引入外来语的利与弊,并对汉语新词典编入外来语提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闻媒体中意译词的使用与规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中外来词的数量与日俱增,而且不少词语出现的频率很高。外来词的大量引进虽然丰富了汉语词汇,但令人堪忧的是,随之产生的种种不规范现象也对汉语的正确运用和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这是需要注意引导和加以规范的。本文试对外来词中的意译词使用的不规范现状、造成的原因及其规范的原则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中日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汉语词汇、日语词汇相互借用,互相渗透。近现代大量的日语借词进入汉语,成为了汉语词汇的一部分,为中国引进、吸收现代文明提供了便利。日语借词增加了汉语词汇的数量、丰富了汉语词汇的表现力,对汉语词义和语法都产生了影响。汉语在吸收日语词汇的过程中,对日语借词进行了改造和同化。日语借词的不断进入,会增加汉语词语结构的复杂性,需要开展日语借词使用的规范工作,以提高语言交际效率。  相似文献   

16.
英语紧缩词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词,由于有些词组或短语的使用频率较高,单词又长,人们在使用时常常省略其中某些部分,紧缩后构成一个新的组合。但这种新的组合必须在约定成俗时,才能成为词汇系统中的新词。本文就英语紧缩词的产生、种类、构成方法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浅议新闻媒体中音译词的规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外来词大量涌入,新闻媒体中出现了一些音译词使用不规范现象。为此,应提出音译词的如下使用原则:1.有合适的意译词,就应避免选择音译词;2.选定恰当的词形,避免一词多译;3.音译要讲求文雅,避免低俗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和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汉语中字母词语的使用呈急剧增长的趋势。字母词语的产生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现象,同时也是社会和文化现象。字母词语的出现是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年青一代对新颖表达形式的追求和英语作为强势语言对汉语的冲击等因素共同造成的。英语作为优势语言,构成了汉语中数量增长最快的字母词语。字母词语的使用是和民族文化密不可分的,必须符合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因此应持谨慎的态度,从而保证汉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试论英语对日语的影响--析源自英语的外来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外国语和本国语中外来语的关系入手,探讨了英语对日语在语音、语汇与语义等方面的影响,其结果是在日语中形成了独特的与原有词汇并存的同义词、同一英语词汇变成不同外来语含义以及和制英语等多种情形,并通过回顾英语借入日语的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从语义学阐明英语(外来语原语)与日语(本国语)之间存在着继承性和变异性,说明掌握英日语间这种嬗变规则对学好第二外语(日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于英语单词intern(e),paraphrase,metaphor,discourse和Generation X存在同一英语释义拥有多种汉语译文容易引起歧义这一现象进行了评述;指出一个释义拥有多个译文会增加一般读者理解、掌握它们的难度,它们的汉译,特别是译成术语时最好能够统一,尽量不要使人们产生误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