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创造性人格是创造主体顺利进行创造活动的内在动力要素和动机发生的基础,对创业心理品质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价值。文章基于创造力研究的视角,以创造性人格为切入点和研究对象,分析创造性人格与优秀创业心理品质特征的关联性,并就创业教育中如何培育创造性人格作多层面的策略探讨。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能力,是人优于动物的一种特殊的能力。人类在自身成长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可以说,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的历史。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这中间,古往今来大量优秀的应用文即是文明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创造力的成果,因而创造性之于应用文写作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应用文写作中存在着创造性吗?既然创造性是指具有积极个性心理品质的人在各种社会实践过程中取得创造成果的能力,那么可以说,人类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都存在着创造性,而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之一的应用文写作…  相似文献   

3.
<正>所谓创造性个性品质主要是指具有创造的意向、创造的情感、创造的意志和创造的性格等独特的心理品质。它包括自信、勇敢、独立性强、有恒心、一丝不苟等良好的人格特征。那么,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品质呢?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采取适当的方法,为实现班集体共同目标,不断进行调整和协调的综合性活动;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劳动、课  相似文献   

4.
谭凤伟 《中学文科》2009,(12):131-132
所谓创造性个性品质主要是指具有创造的意向、创造的情感、创造的意志和创造的性格等独特的心理品质,包括自信、勇敢、独立性强、有恒心、一丝不苟等良好的人格特征。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品质呢?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采取恰当的方法,为实现班集体的共同目标,不断进行调整和协调的综合性活动;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劳动、课外活动等各项工作的管理教育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所谓创造性个性品质主要是指具有创造的意向、创造的情感,创造的意志和创造的性格等独特的心理品质。它包括自信、勇敢、独立性强、有恒心、一丝不苟等良好的人格特征。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创造性个性品质呢?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采取适当的方法,为实现班集体共同目标,不断进行调整和协调的综合性活动;  相似文献   

6.
创造性教学是学校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基础。创造是创造性教学的概念基础。创造的概念内涵指主体(人)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遵循人的创造规律,通过发挥创造能力和表现创造个性的创造过程,产生出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成果的活动。创造性教学在本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遵循人的创造规律和创造素质的培养规律,运用艺术的教学策略,通过充分发挥自身创造能力和个性的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创造素质、产生创造性成果的活动。创造性教学具有新颖性、灵活性、情境性和审美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人格因素对创造性的培养有着显著的影响。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是创造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职校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培养应当注重培养职校学生的意志等心理品质,营造创造氛围,尊重职校学生个体的个性特点,合理运用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8.
个体的创造性性格是在个体的创造性认识、创造性情感、创造性意志活动的基础上,在个体创造性需要,创造性动机、创造性信念、创造性理想的动力作用下,在创造性教育、创造性环境的影响下,在个体的创造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对个体进行创造性认识、情感、意志、需要、动机、信念、理想教育,帮助个体掌握创造的原理和方法,提供创造环境和条件,引导个体进行创造实践,是培养个体创造性性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在数学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一、什么是创造性教学创造性是主体性发展的最高体现 ,故创造性教学有两层涵义 :第一 ,从科学文化知识传递的角度讲 ,是指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第二 ,从创造学的角度讲 ,是指以培养学生创造性为核心目标的教学。创造性教学目标关注的中心始终是学生创造个性的培养 :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技能。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性活动的内在动力机制 ,是创造性活动成功的关键 ,集中表现为强烈的创造动机 ,顽强的创造意志和健康的创造情感。它反映出创造主体良好的思想面貌和精神状态。创造性思维属于创造性活动的智能机构 ,它是创造力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创造性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尤其是个性心理品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实施创造性教学是以创造教育理论、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引导和帮助学生在接受、理解知识的基础上领悟前人获取知识的方法,经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塑造创造性人格,促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创造性的经验思维活动,是指直接统一于主体某种特定的实践活动而进行的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较低级的思维创造活动形式。但肯定其思维创造性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因为这对于我们在广大民众中特别是青少年中开展创造性思维教育的普及活动,提高全民族的创造性素质,增强广大民众的创新意识,无疑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创造性的经验思维活动也是人类更高层次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基础和源泉。  相似文献   

13.
家庭及学校教育中的创造性人格培养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格因素对创造性的培养有着显著的影响。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是创造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家庭及学校教育中的创造性人格培养应当注重培养个体的意志等心理品质,营造创造氛围,尊重个体的个性特点,合理运用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4.
叶少萍 《丽水学院学报》2001,23(4):80-81,86
在强调全面素质培养的学校教育中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已成为一个突出的课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那么 ,什么是创造性人才 ?为什么要培养创造性人才 ?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 ?笔者拟在此谈点自己的看法。一、“创造性人才”的构成要素正如中国科技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部孙显元教授认为的那样 ,要定义创造性人才的要素 ,其核心就是要搞清楚什么是创造。从语义上说 ,“创造”一是指人的活动 ,即人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具有创造性 ,具有不同于前人或超越自我的独特的途径和方法 ;二是指活动的产物具有创造性 ,同先前作品相比…  相似文献   

15.
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   总被引:84,自引:2,他引:82  
创造性人才=创造怀思维+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教育是在创造型的管理和学校环境中由创造型教师通过创造型教育方法培养出创造型学生的过程。创造性学习是创造性教育的一种形式。它强调学习的主体性;倡导学会学习,重视学习策略。创造性学习擅长新奇、灵活而高效的学习方法,具有创造性活动的学习动机,追求创造性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6.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创造力由多种能力组成的,是人的知识、技能、智力、智慧及个性、品格的统一与综合,是一系列连续的高水平的思维活动,更科学地表达为创造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造的想象力。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充分的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的才华,而且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形成,因此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也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那么如何通过语文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掌握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以发展其创造性思维呢?  相似文献   

17.
创造性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尤其是个性心理品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实施创造性教学是以创造教育理论、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引导和帮助学生在接受、理解知识和基础上领悟前人获取知识的方法,经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塑造创造性人格,促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创造性教学要求教师教会学生获取、  相似文献   

18.
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语言实现的人的理性认识过程,它可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创造思维是人所具有的,在思维活动中表现和发展起来的,善于运用一切已知信息来分析、研究面临的事实或问题,从而找到创造性解释这些事物或解决这些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结论的一种优良的心理品质。它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创造性等最集中体现。下面就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创造思维品质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9.
论创造性发问品质及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性发问是人类一切创造活动的起点;提出新问题是创造活动成功的一半;创造性发问是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发问是创造型人才所必需的一种重要品质。改革中小学课程,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发问品质的又一途径;广泛的生活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发问意识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人格因素对创造性的培养有着显著的影响.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是创造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职校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培养应当注重培养职校学生的意志等心理品质,营造创造氛围,尊重职校学生个体的个性特点,合理运用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