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教研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近年来,我们江苏省宜兴市杨巷小学加强学校小团队建设,以校内的"四组"为团队,着力抓好课题组、教研组、备课组、磨课组建设,打造学校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有效推进学校的教研文化建设。一、小组团队教研组织的构建要想保持一所学校的活力与竞争力,必须以"人"为中心。既要强调人的心理需求与能力配置,更要强调团队的分工、合作与协同。我们加强学校小组团队建设,着力抓好课题组、教研组、备课组、磨课组建设,有序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2.
蒋成荣 《江苏教育》2014,(11):43-45
教研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近年来,我们江苏省宜兴市杨巷小学加强学校小团队建设,以校内的“四组”为团队,着力抓好课题组、教研组、备课组、磨课组建设,打造学校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有效推进学校的教研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教研组、备课组是学校教学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管理系统分为三个层次:领导层即“决策层”、教研组、备课组是“管理层”,教师层是“操作层”。教研组、备课组是联结学校“决策层”和“操作层”的关键一环。“决策层”意图的渗透,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实施,教学信息的反馈,在很大程度上都必须依赖于教研组、备课组。要使教研组、备课组能主动积极地发挥它的基层管理作用,首先必须加强对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我校在建设教研组、备课组上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一、健全教研组、备课组,充实新生力量教研组、备课组具有组织教学活…  相似文献   

4.
钟红 《新课程研究》2007,(6):15-16,18
当前武汉市绝大部分学校按年级组办公与管理,教研组相对形同虚设,相应来说在时空上活动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备课组建设是年级组建设与教研组建设的最佳结合点,是学校教学管理、实现教学目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备课组活动的基本原则是实效、共享、研讨、互补。备课的基本程序为:个人钻研——集体研讨——修正教案——重点跟踪——交流反思。备课组应发挥桥梁和纽带功能,发挥骨干教师等优质资源的辐射功能,发挥青年教师成长基地和摇篮的功能;备课组成员应树立目标意识、过程意识、合作意识、学习意识。教育局行政业务部门加强对备课组的管理与指导,学校的有效管理与支持度,也是备课组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教研组是教师个体与团队组织的载体,其发展直接影响着学校教学教研效能,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可以通过开展适合基础教育发展的学术共同体教研组建设,在教研组内部形成学习共同体、研究共同体等多维共进的发展团体,细化教师角色,发挥教师特长,以教促研,以研“哺”教,从而有效激励教师主动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研组的可持续、高品质发展。  相似文献   

6.
备课组是学校的基层教研组织,是落实校本研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载体。学习型备课组的建设可以最大化地发挥备课组的作用,提升校本教研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习型备课组的建设策略包括:强化学习力;构建快乐工作文化;致力创新。  相似文献   

7.
王凤霞 《学子》2014,(4):51-51
正常言说:"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为更好地发挥团队智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现在很多学校都建立了教师"共同体",有的以学科为单位建立集体备课组,有的以年级为单位建立年级备课组。从理论上看,这样的教师成长"共同体"为教师营造了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场所,教师之间应当是互相信任、互相激励、共同进取的,然  相似文献   

8.
备课组是学校的基层教研组织,是落实校本研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载体。学习型备课组的建设可以最大化地发挥备课组的作用,提升校本教研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习型备课组的建设策略包括:强化学习力;构建快乐工作文化;致力创新。  相似文献   

9.
张玲 《中学生物学》2010,26(4):30-31
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办学规模的扩大,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功能在逐渐分开,形成教师教科研活动中作用互补的两个阵地和两个层面。而作为同年级、同学科的备课组活动,对于教师确立教学思想、研讨教材、设计教法、确定学法、促进有效教学、推动校本教研等具有更加现实而又直接的作用。但在很多学校备课组活动往往“重教轻研”,没有充分发挥备课组的整体效能。为了改变上述弊端,将备课组融人教研组专业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0.
沈梅 《中学教育》2009,(6):23-26
备课组是教师开展教学与研究的主要阵地,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基础教育”理念的推动下,备课组以教研组为依托,通过理论学习和反复实践走出了一条从困惑到清晰的课型研究之路;在教材研究的过程中组建形成了“学习、互动、合作、创新”的备课组文化;备课组也使教师体验到合作的成效和成长的快乐。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互联网的"群",具有即时性、便捷性、跨时空等特点,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相对于传统的教研组、备课组来说,更具优势。在"群"中,可以通过上传共享教育教学资源、聆听全国各大专业群中的名师报告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研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互联网+"及智慧校园背景下,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者应当重视网络共同体特别是基于"群"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建设,并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科学的评价。本文从共享学习资源、聆听专家报告、线上线下研讨相结合三个方面论述如何建设群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相似文献   

12.
教研组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建设优秀教研组,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建设优秀教研组的策略可以从选拔教研组长、建设制度文化、研究课堂教学及构建学习共同体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学校各年级的地理备课组是构成教研组的最小单位。组织好年级备课组的备课活动,对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教研组的整体实力,形成团结、和谐的教研集体,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当前地理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但是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大部分教师用的是地理新课程教材进行备课,但进行教学时却采用以往的模式,其特征依然是“以师为本”,而不是“以生为本”;备课组备课活动依然是“独立自主”,而不是“共同应对”,使地理备课组的功能没有得到发挥。如何从整体上改变这种情况,使学校地理备课组备课活动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4.
教研组是学校专门针对教学研究所设立的教师组织。初中数学备课组针对当前初中生数学学习需求,就数学学科备课理念以及教学手段创新展开教研活动。随着素质教育思想有效提出,初中数学备课组在教研活动方式上也有所转变,以合作教研为主,提升数学备课、教学教研活动效果。鉴于此,笔者主要围绕初中数学备课组,合作教研有效性实践研究展开有效分析。  相似文献   

15.
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应厘清教研组与年级的职能,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赋予其一定的职权,切实实现责权利归属行为主体。通过对组织的区分性评价来关联教师的考核利益,可以激发专业发展共同体的自组性和发展的自我监管性。只有将教师专业发展管理的权利和评价的权利交付给学科管理组织,教研组和备课组才能真正成为学科管理的中心、学科质量监管和评价的中心。  相似文献   

16.
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应厘清教研组与年级的职能,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赋予其一定的职权,切实实现责权利归属行为主体。通过对组织的区分性评价来关联教师的考核利益,可以激发专业发展共同体的自组性和发展的自我监管性。只有将教师专业发展管理的权利和评价的权利交付给学科管理组织,教研组和备课组才能真正成为学科管理的中心、学科质量监管和评价的中心。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学》2008,(11):36-37
社会在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学校美术教研组如何适应上海二期课改要求,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美术教育教学方法和教研组队伍建设上寻求更大突破?在教研组伙伴合作项目引领下,在“张家素工作室”的具体策划组织下,由信宏中学美术教研组牵头与莘格中学、田园高级中学、莘庄中学和文来高级中学五所学校联合形成了闵行区高中美术特色教育研究共同体。两年来,五所学校通过美术教研组伙伴合作及美术特色教育共同体这个载体,互相合作、共同交流、资源共享,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教师间团结协作精神得到极大提高,美术教研组建设更有了全面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全新的合作学习方式,是一种自主、平等和互惠的合作共同体。教师学习共同体与学校是利益共同体,学校通过搭建教学共同体、科研共同体、技术攻关共同体等合作学习的组织平台,为教师合作提供良好的空间。学校可以在合作氛围创设、平台搭建、机制完善和资源保障上发挥作用,为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和专业成长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正>学校扶持教师成长共同体,除了先进理念的指引和必要的物质支持,要重在体制创新。只有创新体制,才能赋予传统的教师成长共同体以活力,才能培育新兴共同体,为教师成长拓展广阔空间。让备课组处于新常态备课组是学校最传统、最基层的教师成长共同体,长期以来习惯按部就班地运作而缺乏活力。事实上,教师们早就厌倦了期初订计划、期末  相似文献   

20.
鉴于教研组的发展困境和教研组学习、研究、实践、合作的属性特征,教研组建设要以学习和实践为核心要素,以共同体为归属,将研究、合作内化于学习与实践中,形成专业学习和教研实践相互融合的共同体,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化成长和校本研训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