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关于编辑与编辑学对象及其概念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关于编辑与编辑学对象及其概念问题任定华,于泳琳【陕西】编辑与编辑学研究对象及其概念的科学界定已成为目前学科建设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之一,也是编辑学研究深入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几年来有关期刊对此相继发表过不少文章,《编辑学刊》也组织了编辑概念的热...  相似文献   

2.
论编辑学与出版学、传播学的关系邵益文【北京】一编辑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定位问题,是编辑学学科建设的重大问题之一。这个问题,在编辑学研究刚起步时,曾有人提出,1990年在衡山召开的全国编辑学学术研讨会上,曾经有过一些讨论。编辑学究竟应该属于哪个大学科,...  相似文献   

3.
编辑学研究与数学公理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这几年关于编辑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果,有关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一些重要的编辑学原理,在许多论文中都已经有所涉及。但是,也无庸讳言,作为建立一门新兴学科来要求,已取得的成果尚未能构成一个严谨而科学的理论体系。许多重大的理论实质尚未得到充分的揭示和深刻的剖析,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尚未得到明确的界定和清楚的表述。编辑学的研究特别是基础理论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有人认为,编辑学的研究这两年有从“热门”渐趋冷落的趋势。冷落的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  相似文献   

4.
记得1994年在成都召开的理论讨论会上,大家曾对编辑学会会长刘杲同志提出的编辑学性质问题进行讨论,我赞同刘杲同志所提问题,并且认为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原因是编辑学的性质如何,牵涉到以下两件重要事情。一是编辑学学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是什么。其性质不明确,学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当然也就不明确,于是研究中难免就要瞎摸瞎碰,陷于诸多盲目性。二是建设编辑学所用的方法是什么。其性质不明确,所用研究方法也随着不能完全明确,结果难免是事倍功半或劳而无功。在我看来,当今编辑学建设中存在的重要问题,首先就是对编辑学的性质及其对象、范围的认识有偏差;这个问题不解决,编辑学的发展难免困难重重。因此,我还  相似文献   

5.
在近十年来的编辑学研究中,许多有关编辑概念、编辑学研究对象、任务和有关编辑史的论著,都提到孔子是编辑家这一论断,还有一些专题论文认为孔子是中国最早的编辑家,中国编辑的祖师爷;孔子作为编辑家的贡献远远超过了他本人在著作方面的贡献。也有一些论著提出,把编纂与编辑混为一谈,断定孔子为编辑家,是缺乏说服力的,按照古代精神生产方式的特点来分析问题,即使孔子参与了古代文献的整理,也只能说孔子作为当时的思想家、教育家参与了某些古代的著作活动,与作为编辑学研究对象的编辑活动无关。这就形成了在孔子是否编辑家这个问题上出现的肯定论与否定论的分歧。鉴于分歧的实质并不是对孔子这个历史人物的评价,而是有关编辑学学科建设中一些基本理论的争议,特将双方的观点作一简要的综述,以期引起进一步的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6.
关于“编辑学”的议论,并非自今日始。粉碎“四人帮”不久,就有同志在《出版工作》上发表文章,鲜明地提出了这个问题,可惜当时并未引起出版界的注意。直到1983年11月,一位领导同志发表题为《迫切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出版学》的论文以后,才开始为人们所重视。于是不少出版业务刊物先后展开了有关建立出版学和编辑学的讨论,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渐趋深化,益感迫切。时至今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编辑学不仅是必要的,而  相似文献   

7.
科学史可以证明,一门学科要得到发展和成熟,都需要有学术讨论;而学术讨论的促成和组织,又最能显示出编辑的作用和价值。以推进编辑学建设为宗旨的《编辑学刊》深谙此理。它所展开的关于“编辑”概念的讨论已被事实证明:关系到编辑学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的确定和学科体系的建构牵动着学科建设全局;决不是“从概念出发”,搞脱离实际的概念之争,而是从现  相似文献   

8.
最近颁布的“十五”计划纲要提出:“重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调整学科布局,加强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推进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这个指示非常重要。“推进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的要求,完全适用于编辑学会的工作。它对编辑学会已经进行和将要进行的主要工作做了高度概括,使我们更加明确了今后的工作重心和前进方向。编辑学会要努力推进编辑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这是出版事业更加繁荣昌盛的需要,是提高编辑队伍和培养编辑人才的需要,也是编辑学自身向前发展的需要。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两者不可分离,理论创新是学科建设的灵魂。如果没有理论创新,学科建设势必停滞,甚至萎缩。人类文明的不断前进,就是人类在思想、理论、科学、文化上不  相似文献   

9.
编辑学研究 ,一般说来 ,包括编辑学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两个方面。多年以来 ,学界普遍感到 ,虽然在应用研究方面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更显薄弱、更影响编辑学研究深化的 ,恐怕还在于编辑学理论建设的不足。这种情况 ,在过去的1999年有否明显的改变呢?有哪些进展和收获呢?对编辑学理论研究 ,一般可分为“点”的研究 ,即对编辑学性质、研究范围以至编辑学概念等问题的研究与讨论 ;“面”的研究 ,即对编辑学进行全面的、系统的、体系性的研究。在“面”的研究方面 ,1999年第1期的《出版科学》上 ,集中发表了一组有关编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0.
简讯     
○中国编辑学会将于9月间在四川召开一次编辑学理论研讨会,以研究编辑学的学科性质、任务和理论体系;编辑学在整个科学体系中所占的地位、层次;它和相应学科的关系;以及当前学科建设中有哪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等。 ○第五届全国年鉴学术年会将于9月间举行,此届年会研讨的主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年鉴工作,年鉴与信息,以及年鉴学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和年鉴的规范化等。 ○据悉,中国书刊发行协会将在全国若干大中城市举办被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先后两次表彰的30家优秀出版社的图书联合展销。目前这项工作的组织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中。  相似文献   

11.
编辑学的研究对象问题是编辑学领域中又一个引人注目的课题。十几年来,理论研究者对其辨析之激烈大概仅次于对“编辑”概念的争议。其原因当然是因为编辑学研究对象如不明确,真正意义上的编辑学就不可能成立,编辑学研究对象框定着编辑学研究内容,关涉到编辑学的任务、目的,一系列重要范畴以及理论体系的构筑,编辑学研究对象更与编辑学学科特征有着内在联系。而目前我国的编辑学还处在探索阶段,还是一门不成熟的学科,所以探索编辑学研究对象不能不显得特别重要。多年来,编辑学研究者见仁见智,在对象问题上提出了各种有益的看法,但经过多年编辑出版实践活动的检验和不同观点的对撞,我们可以看到,分歧少了,一些观点被淘汰了,另有些见解得到更多的支持和认同。 较早的几种观点认为编辑学研究对象是“整个编辑活动”,也就是“编辑活动的全部和整体”,“不仅指著作物转化为出版物的过程,而且包括著作物产生以前及出版物产生以后的全部编辑活动”。或者说是“各种编辑现象”。或者说“包括编辑工作的一切方面。宏观与微观、纵向与横向、历史与现实、全局与局部……”甚至著述活动、阅读活动也被囊括其中。我认为这些看法太浮泛了,姑且称为“泛化论”。这种“泛化论”的观点很难抓住编辑学的特殊矛盾,揭示  相似文献   

12.
关于加强学位教育与学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指派了几个单位的代表组成由武汉大学牵头的“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研究小组”,于1995年11月23~24日在武汉大学召开了“关于准备研讨博士生培养和修订专业目录有关问题”的讨论会。鉴于本学科的学科建设是一个重大论题,本刊特组织一次笔谈,请与会者人各一篇,各抒己见,以推动对这个论题的深入讨论。文章按作者年龄大小顺序排列,限于篇幅,分两期刊登。同时也欢迎大家就此问题继续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3.
首先,对高等教育出版社在新的一年到来之前召开《中国编辑》工作研讨会表示赞赏。说到高教社与中国编辑学会和《中国编辑》的关系,我的印象是“三个非常”,即:对编辑理论建设非常重视,对编辑学会的工作非常支持,对办好《中国编辑》杂志非常尽心。高教社把办好《中国编辑》看成不仅是对全国编辑学科建设的贡献,而且是实现本社“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举措。这就把认识提到了战略高度。接受《中国编辑》出版任务以后,社领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配备了精干的编辑力量,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今天又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学者来共同研讨,这些都是很好的兆头,  相似文献   

14.
一编辑学要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确立而成为一门显学 ,它的首要任务是加强自身的基础理论研究 ,要对编辑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结构、方法手段、历史变迁、现实状况、发展态势等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研究 ,进而确立基本范畴 ,总结一般规律 ,建构科学体系。这一点已成为学者们的共识。这一共识的达成 ,历经了80年代几次激烈的论争 ,即 :(1)1980~1983年编辑“有学”、“无学”的讨论 ,(2)1984~1986年应建立怎样的编辑学的商讨 ,(3)1987~1991年构建编辑学体系的研究。与此相应 ,编辑学基本理论研究方面也取…  相似文献   

15.
9月11—15日,中国编辑学会在银川召开了“’97全国编辑学理论座谈会”。近3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研究者,热烈讨论了编辑学的基本理论及其框架问题。由于十多年来广泛的研究探讨,编辑学研究已取得了很大成果,尤其是“实用编辑学”的研究已有比较系统和成熟的成果,如何进一步深入编辑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如何构建编辑学基本的理论框架,已成为进一步深入编辑学研究的迫切需要。为此,中国编辑学会曾委托天津市编辑学会首先提出一个《书籍编辑学理论基本框架》的征求意见稿。这次座谈会就围绕这个几易其稿的稿子展开了讨论,好几位同志还另外提出了自己草拟的框架设想。  相似文献   

16.
如何建立编辑学的体系,已经有不少同志发表过意见,《编辑学体系初探》又是一家之言。此文值得注意之处在于提出了几条研究体系的原则,对于进一步深入讨论这一问题或许会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图书编辑学的研究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性质的编辑学著作,可以有不同的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目前,我们需要一本概论性的图书编辑学著作,用以满足培训编辑干部的需要。这种概论性的编辑学著作,应该对编辑活动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作全面的综合的研究。它的研究内容包括编辑活动(或称编辑劳动)的性质、编辑活动的过程、编辑活动的主体、编辑活动的外部联系、编辑活动的组织管理和编辑活动的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本文试就前四个方面的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编辑学学科建设与怎样界定“编辑”概念,当然有着密切的关系。王华良同志《试论界定“编辑”概念的方法论问题》(以下简称《问题》,引文不再作注),开首提出这个问题是很有意义的。但作者把编辑学建设的理论突破,归结为界定编辑概念的方法,而所谓“界定编辑概念的方法论问题”又不过是概念宽泛一些或者狭窄一些的问题。这就使人不能不想到,学术界大量存在的实际情况,并不象《问题》一文所说的那样。许多学科,包括一些相当成熟的学科,在一些基本概念上都存在着广义的定义与狭义的定义,甚至存在着许多内容差异很大的定义。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9.
《图书编辑学的几个概念和理论问题》是一篇对建立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编辑学进行认真思考的文章。作者认为编辑不但负有“编书”之责,而且担有“育人”之任。文章从编辑工作主要矛盾、实践对象、归属范畴、效益、职业道德特征、智能结构等六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这种深入进行理论探索的精神正是我们开展编辑学讨论中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20.
做好编辑学理论研究的奠基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目前似乎还处于奠基阶段,到它的科学理论体系的确立还有很长的路程要走,这表现在有关编辑学的研究对象、有关编辑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仍存在着带根本性的意见分歧.拙作《“编辑”和“著作”概念及有关问题.在《编辑学刊》1994年工期刊登后承同行的关注,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评论和指正,深感对我了解分歧、提高认识很有帮助.本文想就一些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谈谈自己目前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