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先秦时期以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中国古代国家结构形式进行了一系列论述,孔子和孟子倾向建立一个同西周王朝的国家结构相类似的封建等级秩序井然的一统国家,而荀子则更倾向建立一个以天王为首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新型国家。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儒家经典著作《禹贡》、《周礼》则为人们展示了一幅更为具体的统一国家结构形式的宏伟蓝图。其间自然包含了三代以来的种种新旧制度,甚至带有更多的理想成分。先秦儒家的国家结构观总的发展趋势是不断从遥远的远古向现实社会拉近,其积极、合理的内容最终为后代统治者所吸收,从而奠定了中国古代国家结构学说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国早期四土经营与民族整合过程中,文化至上的国家和民族观为早期国家的统一和民族融合锻铸了强大的向心力和凝集力,不断加速着中国早期四土经营与民族整合的历史进程.天下主义观念和大一统理论主导下的华夏文化的无限延伸与超地域扩展,为中国早期四土经营与民族整合奠定了广袤的地域基础.以德治边的边政思想下的羁縻绥抚政策,初步奠定了秦汉以后统一王朝藩属体制与民族政策的基本框架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四土经营与民族整合的深厚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3.
西周王朝的天下格局与国家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周王朝大体上可以认为是一个拥有中国、四土、四国及多方、不廷方三部分的统一的主权国家 ,西周王朝与四土、四国各封国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可以视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尽管西周封国在世袭、独立性及有井田制等方面为后世的地方政区制度所不容 ,然此正为其时代特色。五服之制是周公制礼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目的在于加强和调整西周王朝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因此 ,它是解开西周王朝国家结构形式之谜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早在龙山文化的中晚期,已开始出现有城堡的建筑.“城郭沟地以为固.”建设有围墙的城市,既有军事目的,也有政治目的.军事上,是为了对外防御;政治上,是为了安置宗庙、皇宫、政府机关等.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时期,这种城市的规模是很小的,并且地址也是不固定的,经常处于迁徙状态,直到西周王朝,都城制度才逐渐形成.从公刘的豳到文王的丰,“既伐于崇,作邑于沣.”到武王的镐,“考卜维王,宅是镐京.”一点点发展完善起来.当其向东攻灭商之后,为防止商贵族的叛乱,及加强对东方地区的控制,又开始营建“成周”,其地即为今之洛阳地区.之所以选在这一地点,是因为“此天下之中,四方人贡道里均”,既可以满足军事上控制四方的要求,又便于征收各地的贡赋.西周之后,诸侯纷争,各立国都,其模式,概同西周.  相似文献   

5.
春秋战国时期上承夏商周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下接秦汉大一统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既是西周制度崩溃瓦解的阶段,也是奠定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基础的阶段。诸侯纷争与华夏认同的过程中体现了“纷争中有统一”的趋势,对抗中诸侯国的数量在减少,民族交融促进了华夏认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可看出“动荡中有秩序”,既有经济领域生产力的进步和新生产关系的发展,也有政治领域通过变法建立新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局面可看出“争鸣中有共性”,都针对社会现实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最终为未来的统一王朝提供蓝图。这些因素共同推动历史发生巨大变革,完成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6.
宋代理学思潮的兴起,使正统之辨成为传统政治历史文化中的一个鲜明主题。宋儒对中国历代王朝合法性依据的认定标准有二:“合天下于一”和“居天下之正”。北宋时期,注重“一统”甚于“居正”,未尝唯以终极本体的伦理观念“天理”为标尺去审视、评价中国历史上王朝传承中的合法性。南宋立国之后,现实的政治格局自然地引起宋儒文化心态与历史观念的重大变化,体现在正统理论问题上,“合天下于一”的观念淡薄了,而“居天下之正”的意识凸显了  相似文献   

7.
“天下当朝正许昌”——兼论许昌历史发展特点与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昌,古许国所在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为许县,隶属颍川郡,隋唐至明清称许州,今为省辖许昌市,其行政管辖范围大致和许州时代相同.许昌地理环境优越,良田沃野,山川秀美,是古代农业社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处于九朝古都洛阳和七朝古都开封之间,很长时期内,地接京畿,政治上、军事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汉末魏晋时期,"天下当朝正许昌",是曹魏和西晋王朝的政治与军事要地.隋唐北宋时期,地处汴、洛之间,锁钥中原,各种文化交汇于此,使得许昌往往能开风气之先,名人辈出.纵观数千年的许昌发展史,既遭受过不堪回首的灾难,又取得过值得自豪的辉煌成就.可以说,元、明以前的许昌,实乃历代王朝政治之枢纽,文化之熔炉,人文之渊薮.  相似文献   

8.
西凉是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兴起的第二个汉族地方王朝。其中后西凉政权更是直接建政于流沙以西的伊吾地区。西凉政权的创业主李暠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李暠建立西凉王朝后,与南凉结盟共同抗击北凉;治内进行行政改革,政治上军事上都有卓越建树。他想一统河西之地,称臣于偏安江南的东晋皇朝,但却终究未能如愿。以政治才略,他不足以执政;但其为人光明磊落,他的《述志赋》和《槐树赋》的才思文质均优于司马相如。应当指出,一般史书都把李氏西凉王朝在河西的统治视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地方王朝,并不符合历史真实。自东晋隆安四年(400年)李暠建元开基,至北魏太武帝大平真君元年(440年)李宝降魏,西凉(包括后西凉)共享国50年,传四主、历三世。  相似文献   

9.
线索梳理一、线索与特征秦汉时期,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到公元220年东汉灭亡,包括秦、西汉、新朝和东汉四个统一王朝,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奠基时期。1.从政治上看。(1)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创建和巩固.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  相似文献   

10.
元王朝是依靠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空前统一的封建帝国,元帝国政治和军事的强大实力为海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元代的海外贸易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其涉及地区之广、贸易商品之多、规模之大都是空前的。海外贸易经营形式的多元化也有别于历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从元朝的海外贸易政策的角度来分析对元朝海外贸易的影响,可以加深对元朝海外贸易的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11.
考察"却"的语法化过程发现:"却"在本义"后退"的基础上,受到语言的主观性的影响,通过隐喻由过程认知域映射到时间认知域;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却"逐渐具有了时间副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12.
王武 《许昌学院学报》2008,27(1):113-115
为了保证国家的稳定与安全,历朝历代越南国王都向中国朝廷寻求保护;为保证边疆的稳定,防止外敌入侵,历朝历代中国君主也都推行"保藩固边"的政策.两者相结合便形成了独具东方色彩、又带有安全互保性质的"宗藩关系".近千年的宗藩关系使得中越两国结成了"唇亡齿寒、共存共亡"的兄弟之邦,成为古代友好周边关系的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纠缠交换实现两个粒子三态纠缠态的量子隐形传输的方案,在此方案中发送者Alice只要进行两次广义Bell态测量,并将测量结果通过经典通道告诉Bob,Bob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即可通过相应的幺正变换来重建Alice要传输的量子态.  相似文献   

14.
紫阳县在明、清时代曾有大批外省人因各种原因落户入住.客民的迁入造成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相互融合.本文探讨了明、清移民活动对紫阳民歌在文学和音乐两方面所造成的影响,以追溯紫阳民歌"北地南腔"、"南北融汇"特点的形成原因.上篇主要从歌词的相同或相似性上来分析论证移民活动对紫阳民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全球治理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主权国家一直秉持"国家中心主义"理念所造成的,正是这种理念使得主权国家采取孤立式或趋利避害式的行为对待全球治理,从而导致全球治理中出现参与赤字和责任赤字。通过分析国家政治发展观的变迁,不难发现,传统政治发展观以主权、领土为界限将世界划分为"我者"与"他者"的思维方式便是"国家中心主义"理念的集中体现。这种传统政治发展观在世界范围的蔓延为"国家中心主义"理念的盛行提供了土壤。要解决全球治理困境,就必须克服"国家中心主义"理念。从政治发展观的角度来讲,就需要国家放弃"国家中心主义"主导下的传统政治发展观,进而采取一种开放的、负责任的政治发展观。  相似文献   

16.
中国女性叙写自古就有,虽寥若晨星,却也才情绰绰,美丽非凡。但对女性生存处境、生存状态的感知与深度思考却很少。真正关注考量自身生存处境、生存状态的,应该始见于明清时期涌现的大批才女的作品之中。明清时期成为女性主体性认知的萌芽阶段。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 ,在历史的长河中 ,尽管也出现过分裂、民族间的战争和改朝换代 ,但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结构不仅始终存在 ,而且其疆域范围越来越大 ,最终在清王朝最强盛的 18世纪中叶发展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笔者以清政府与蒙、藏、新等民族地方的政治关系为中心 ,探讨清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清政府治边政策的实施与国内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等。  相似文献   

18.
从秦通蜀、置五尺道、设置官吏到唐朝对南诏的统治,这些史料都表明云南地区和中原王朝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查尔斯.巴克斯在《南诏国与唐代的西南边疆》一书中认为云南和中原的联系"非常稀疏"、直到1253年蒙古军队的入侵"云南的独立才第一次结束"的观点是错误的,是与历史事实相违背的。  相似文献   

19.
房国本为帝尧之子丹朱之后人所封之国,为祁姓,子爵,故称为房子国。春秋后期为楚国所灭。房国故城即汉晋时期的吴房故城和唐宋以来的遂平县故城。房国周围除蔡国较大之外,其他如道、柏、沈等均为子爵诸侯国。  相似文献   

20.
上海小刀会起义发生后,华人大量涌入租界,导致了"华洋杂居"局面的形成和新的行政系统的建立.因政治上的特殊性,上海租界成为近代中国一个相对无战事的"孤岛",难民潮迭现,人口激增.同时,其城市功能也逐步得到全面开发,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由此,上海租界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