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伟 《陕西教育》2006,(4):30-30
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我们要创造科学有效的导入形式,就必须把握课文的特点,根据学生好奇心理,运用喜闻乐见的导入形式导入新课。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中如何导入新课,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是课堂教学中的“点睛之笔”。简明扼要、生动有趣的导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教师要巧设导语,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的方法有:故事导入法、情境导入法、巧妙提问导入法、猜谜导入法、温故导入法、歌曲导入法,不管采用哪种导入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让他们迅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相似文献   

3.
秦Min 《教书育人》2002,(2):13-13
好的戏剧,总要有序幕,演出才能跌荡起伏,优美的乐曲,总要有前奏,演出才能引人入胜,课堂学习也是这样。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它联系着新课与旧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整个教学进程协调自然。浑然一体。新颖、精湛、巧妙、得体地导入新课,可造成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沟通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思想感情,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从而能集中注意力,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本文借助于自己所教授的课程,谈以下几种导入新课的方法: 一、释题性导入 标题是所学章节的知识缩影,通过标题,常常可以获…  相似文献   

4.
付泽林 《云南教育》2001,(17):30-31
小学数学新授课的导入,有以下技巧可供参考。   一、创设情境,巧妙导入   “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融趣味性、启发性、针对性为一体,以激起学生探求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如“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导入,先让学生摆红花 (图片 ), 2朵 2朵地摆,摆 3次,然后提出问题:摆了多少朵红花 ?用什么方法计算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用加法计算: 2+ 2+ 2=6。教师逐渐增加问题的难度:要求摆 4次、 5次…… 100次……学生有感而叹:这样加下去,那有多繁啊 !教师进一步激思,能不能找到简捷的计算方法呢 ?…  相似文献   

5.
精心设计课堂的导入,能使学生步入智力振奋的状态,导入的方法要依据教学任务和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灵活多样地加以运用,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本就是在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6.
顾建军 《文教资料》2011,(29):137-138
在教学实践中,作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以现代学习理论为依据,综合考虑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及教师自身等因素,在经验概括的基础上,对新课导入进行一些理论探索,构建出新课导入的基本模式,以指导课堂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8.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师新课导入的好,课堂上就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获取知识。俗语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欲使一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有多种方法,现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略谈几种。一、点题导入法导入新课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根据课文的需要去进行。有些课是不必要绕弯子的,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即一开始就鲜明地揭示主题或主要对象,直接了当地推出思考的客体,立即把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引向对问题的探索。例如,学习老舍的散文《我的母…  相似文献   

9.
李芸 《湖南教育》2002,(4):41-41
设疑导入。即巧妙地设置悬念,使学生积极思考,进入强烈的求知状态。比如教小学数学《垂线》,老师可设计以下问题:要从街上的自来水管(直线BC)把水引到黄虹家(点A),怎样才能使水管最短?提问引起了学生的思考与议论。然后,教师指出,这是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问  相似文献   

10.
以学生已学的知识导入新课是小学英语教师常用的一种导入方式。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只有在掌握较低层次知识的前提下才能理解和掌握与此有联系的较高层次的知识,而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新的认识,也需要原有知识的铺垫。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与新知识有内在联系的已学知识作为导入,会让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便于学生将新知识纳入他们原有的认知体系,降低新知识的难度。以旧带新的导入方法运用得自然、恰当,能为整节课的教学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能让学生轻松、顺利地掌握新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农类专业课的导入技法河北清河县职业技术中学韩万中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教师如果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巧妙地设计和运用导入方法,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增强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在讲授农类专业课中的做...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教师如果将课的开头设计得新颖、有趣,就能在课刚刚开始的时候紧紧抓住学生,使全班的注意力凝聚在一起,引向即将进行的教课内容。引人入胜的开头还能强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兴趣不断提高,这就为整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教学内容进一步展开,产生良好积极的“连锁反应”。因此,在上新课时,教师应该将本课的教学内容与有趣的形式相结合,根据教学目的及内容要求,设计恰当、生动的开场白———“导入”,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处于思维积极、其乐无穷的高度兴奋中。以下就是地…  相似文献   

13.
浅谈语文新课导入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娟 《教师》2008,(14):112-112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导入新课的方法灵活多样,门径各异,但要重在实效,切不可摆花架子。笔者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在课堂导入环节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4.
从情景、设疑、听说、讲故事、温故和key Words导入英语新课实施教学,能体现教学的针对性、启发性及越味性,使学生顺利进入学习角色。  相似文献   

15.
课堂导入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环节。其目的是要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的兴趣。引发学习的动机,明确学习的目的,建立知识间的联系。教师应该根据英语教学的特点,科学、艺术地采取多种导入方法使学生以较好的状态及时进入课堂教学情景。  相似文献   

16.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整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巧妙的导入,能激发学生探询新知识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在备课中,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方式,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中。  相似文献   

17.
导课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开始,一个好的“导入”能让学生快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从人的生理角度来看,人脑有四种意识状态,以放松和深思为特征的放松警觉状态是学生学习的最佳状态。教师的导课设计好,能让学生快速进入此状态。但是教学有法,却无定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就数学新课导入介绍两种常用的方法。一、提取素材式“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一大众数学观已被各位数学教师普遍接受,因此,教师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提取数学素材,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如,在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时,教师可在上课一开始开展别开生面的30秒钟跳绳比赛,让学生分别记下各自跳绳下数,然后教师也提供自己跳绳下数的信息:“我跳的下数比王力同学的2倍还多3下,我跳了几下?”通过一次跳绳比赛,学生们积累了许多数学素材,为以下新课的展开提供了实际数据,摒弃了传统教法中采用学生陌生而…  相似文献   

19.
浅谈"导入技巧"在哲学课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起哲学课,人们总是与“玄奥莫测、高深难懂、枯燥乏味”等字眼相联系,教师觉得难教,学生觉得难学。事实证明,能否在讲授新课伊始,就使学生产生兴趣,往往决定这一课教学是否成功。我们可以采取形式多样、新颖的导入方式,使哲学教学具体化、形象化,一开始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哲学课就不会再像“天书”那样玄奥莫测,学生也不会再感到枯燥乏味。  相似文献   

20.
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在教学活动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导入新课做得好,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愉快主动地去获得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教学伊始的导入方法,本文试图论述导入方法恰当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