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反孤岛效应检测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必须具备的功能,要求既能快速检测孤岛现象,又要尽可能减少对电能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文章分析了一般被动和主动孤岛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并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及适应范围,提出了一种电流正反馈扰动孤岛检测方法,该方法消除了传统检测方法的检测盲区,对电能质量影响小,检测快,最后通过仿真证明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直流电动机的GTO斩波调速系统,采用脉宽调制(PWM)方法进行控制。本文提出该系统的静特性的分析方法,并揭示出适当地增大斩波频率能够有效地缩小电流断续区,从而改善系统静特性的非线性。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地实现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在二电平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逆变器基础上,通过改进DCDC变换器结构,采用按低次谐波含量最少原则产生阶梯波的调制策略,设计一种新型五电平逆变器.应用Simulink对新型五电平逆变器单相系统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输出电平相同的情况下,新型五电平逆变器比二电平逆变器的输出电压谐波含量明显降低、逆变效率得到提高, 适用于低压输入、高压大功率输出的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  相似文献   

4.
为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通过应用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技术提高光伏电池的利用率,针对两级式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选取基于前级变换器的MPPT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中,前级采用改进的变步长扰动观察法实现MPPT;后级通过直流母线电压反馈构成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实现母线稳压.运用PSIM 9.0进行建模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很好地实现MPPT和直流母线稳压,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较快,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以前我们讨论功率因数时 ,主要是指在 50HZ正弦波电源驱动下 ,所产生的电压波与电流波之间的相位差的问题 ,即当用户的负载为纯电感性时 ,电压波的相位比电流波的相位超前 90° ,当负载为纯电容性时 ,电压波的相位比电流波的相位滞后 90° ,当负载为纯电阻 (线性负载 )其电压波的相位与电流波的相位相同 ,在电感、电容及电阻都同时存在的情况下 ,仅就讨论电压波与电流波之间的相位差而已 ,从实际意义上讲 ,主要就是如何提高功率因数COSΦ的问题 ,但是 ,现在由于大量使用开关电源的用电器 ,如计算机、电视机、显示器等 ,在开关电源中 ,…  相似文献   

6.
介绍在实时图像处理中的单摄像机监控系统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方法.针对运动目标的检测,首先进行帧间图像的匹配,接着计算图像间的误差,检测出运动区域,得到运动物体的大致轮廓.通过利用动态规划法改进的主动轮廓模型方法,提取运动目标轮廓.算法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抗噪声能力,速度也比较快.这种方法可以在轮渡站实时监控系统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现场跟踪统计法、特尔菲法,总结出足球运动员移动速度概念和组成结构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现场跟踪统计得出足球运动员移动速度特点及规律,最后,归纳出足球运动员移动速度包括曲折线移动速度因子、直线移动速度因子、斜线移动速度因子、综合移动速度因子四种成分,系统理论的建立为足球运动员移动速度科学化训练建立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快速检测柴油机异常情况,分别采用空间几何法和距离法对记录的35组MAN BW 6S35ME-B9型船用低速柴油机在25%、50%、75%和90%负载下的热工参数进行异常数据检测,确定异常数据样本。通过两种方式的交叉验证,发现检测结果相近,论证了两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一种旨在改进自适应控制系统动态性能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新方案,通过适时变换自适应律增益和引入静态补偿器,减少系统在自适应调整的初始阶段振荡的幅度和调节时间,提高系统收敛的速度,改善系统跟踪误差的瞬态行为,从而显著地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跟踪性能.仿真例子印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负载均衡是提高数据库集群系统整体性能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其核心在于如何对实际到达的任务进行合理的动态分配.在对比分析现有数据库集群系统的负载均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多指标动态负载均衡方法.该方法对后端数据库节点的多个性能指标进行采样,使用多指标决策方法TOPSIS计算各个节点负载情况,用负载最轻的节点作为决策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负载均衡方法比较,该方法可显著提高集群数据库系统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1.
针对网络入侵检测过程中无法有效处理入侵数据中分类变量的表示,导致网络入侵检测准确率低、漏报率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实体嵌入和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LSTM)相结合的网络入侵检测方法。首先,在数据预处理时,将表示网络特征数据中的数值型变量和分类型变量数据分开,通过实体嵌入方法将分类型变量数据映射在一个欧几里得空间,得到一个向量表示,再将这个向量嵌入到数值型数据后面得到输入数据。然后,通过把数据输入到长短时记忆网络中去训练,通过时间反向传播更新参数,得到最优嵌入向量作为输入特征的同时,也得到一个相对最优的LSTM网络的检测模型。在数据集NSL-KDD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实体嵌入是一种有效处理网络入侵数据中分类变量的方法,它和LSTM网络相结合组成的模型能够有效提高入侵检测率。在数据预处理时对分类变量的处理中,实体嵌入方法与传统的One-Hot编码方法相比,检测的准确率提高1.44个百分点,漏报率降低2.9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录像观察等研究方法,对少年男子削球打法技战术的训练方法进行优化,并通过近一年对广东少年男子削球打法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进行跟踪调查,得出结论:优化后的削球打法技战术训练方法有较好的训练效果;运用多元化训练形式的多球训练法,限制技术条件和赋予比赛任务的比赛训练法及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分解与完整训练法三种优化重组后的技战术训练方法有利于削球打法三种核心战术的掌握及特长的形成;赋予任务的指标训练法可提高稳削战术的命中率;加难助力训练法、加难比赛训练法可提高削中反攻战术的成功率;比赛训练法中的以赛带练、以赛促练有利于全面提升核心战术运用能力与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控制流路径分析的隐藏恶意代码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有针对性地选取与恶意代码相关的敏感路径并动态记录其执行过程的控制流路径,然后采用基于调用层次树匹配的异常检测算法分析所获得的数据,从而检查出系统中隐藏型恶意代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检测出隐藏恶意代码,具有高检出率和低误报率的特点,适用于计算机操作系统内的隐藏型恶意代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复制检测在知识产权保护等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构建一个数据库,该数据库可以用来存储注册文档和预处理,提出一种基于sif和SCAM结合的文本检测改进算法.对该改进算法进行描述并分析改进后算法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压缩感知理论是在已知信号具有稀疏性或可压缩性的条件下,对信号数据进行采集、编解码的新理论.压缩感知理论指出,当观测矩阵满足等容性原理时,可以通过远小于奈奎斯特采样点数的信号点数去重建原始信号.本文将压缩采样的框架应用到信号检测模型中去,提出了一种使用minimax准则对压缩采样的信号进行检测的方法,并从理论上证明了这种方法有很好的检测性能,最后采用蒙特卡罗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入侵检测技术IDS是一种主动保护自己免受攻击的一种网络安全技术.它能够帮助系统对付网络攻击,扩展了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包括安全审计、监视、攻击识别和响应),提高了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本文对早期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的分析上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入侵检测模型,从而尽最大可能减少误报和漏报情况的发生,大大提高入侵检测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在天气恶劣、目标密集、目标被遮挡及其他复杂海况下船舶交通流统计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将目标检测算法CenterNet、多目标跟踪算法DeepSORT与凸包算法中优化逆时针(counter clockwise, CCW)判断的单线法相结合的船舶交通流视觉图像统计方法。使用Python对所选的数据和场景进行测试,结果表明:CenterNet在多场景检测中比YOLOv3更优秀;基于目标检测的多目标跟踪算法具有良好实时性,能够有效对抗因目标抖动、密集、被遮挡等所导致的目标丢失,继而减少船舶交通流统计时常出现的漏检、错检和重复统计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ScanSAR图像舰船目标快速检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一种ScanSAR图像舰船目标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周期性局部亮度变换技术降低了Scalloping效应对舰船检测的影响,在ScanSAR图像拼接前进行基于OpenMP的改进的双参数CFAR舰船目标检测,不仅避免了拼缝对舰船检测造成的巨大影响,而且极大地缩短了舰船检测的时间,提高了舰船检测的时效性,最后通过图像后处理从拼接后的ScanSAR图像中得到最终的检测结果.对15幅ScanSAR图像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提高检测性能的同时,检测的时效性也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当前,无人机的对地目标跟踪和逼近是军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针对基于无人机平台对地目标跟踪与逼近中的相对运动、导引控制等问题,选用大疆多旋翼飞行器平台,设计基于Android的地面站系统.该系统使用改进的核相关滤波视觉检测算法完成对地目标跟踪与位置锁定,利用无人机与目标的距离作为尺度因子,实现多尺度跟踪,融合FHO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