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信仰是复杂纷繁的社会生活在人的精神世界的内化,从一个特定角度反映了民族的文化性格.对中国人的鬼神信仰进行批判与反思,是五四时期改造国民性的重要内容之一.五四作家在小说中借鬼神信仰解剖民族灵魂,观照社会人生,构建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2.
河湟地区猫鬼神信仰习俗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猫鬼神信仰是一种特殊的信仰习俗。本文将从流传地区和民族,猫鬼神生成方法,奉祀规则,猫鬼神的功能和对猫鬼神的防范、惩治、镇压等五个方面对这一信仰习俗予以略述。  相似文献   

3.
《聊斋志异》里存在着一个逻辑自洽的"鬼神世界"。阴阳有别、鬼神驾旋风、鬼神喜凭附、鬼神需香火、鬼神延续生前性情等民俗信仰中的鬼神认知,是"自然属性"在鬼神世界的折射;阴界封神、神职分工、神界律令等"中国封神文化"的重要构成,则是"社会属性"在鬼神世界的折射。《聊斋志异》里世人与"鬼神世界"的沟通,本质上是对冷酷现实的恐惧与力图超脱,同时也体现出华夏民族"我命在我"的执着信念。  相似文献   

4.
一、加强信仰教育的重要性 信仰是做为社会主体的人们在心灵意识上信奉和仰慕并长期坚持且加以捍卫的根本信念。科学的信仰是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和国家的灵魂,是支撑人的精神世界的力量之源。科学的信仰所产生的力量是巨大的,信仰是对灵魂的关爱,它是促使人们不断改造精神世界,在思想上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动力源泉,是激发人们不断前行的精神支柱。没有信仰的人的灵魂是迷失的灵魂,没有信仰的民族是灵魂迷失的民族。让每个人都有信仰是开发人生潜能的心理基础,人有了信仰,  相似文献   

5.
贬潮后,韩愈思想与信仰世界中的鬼神观念日益凸显。韩愈在潮州频繁的祀神活动不仅是尊重地方文化的表现,也是他以后推行儒家意识形态的必要前提。《鳄鱼文》集中表现出韩愈宣扬国家意识形态的立场。鬼神信仰在韩愈晚年的思想世界中不可或缺,它既是佐成儒家思想实现统治的有效手段,又是延续儒教在人民信仰世界的监督系统。在儒家思想力量遭受打击之时,鬼神信仰又能暂时补救个人信仰空间的失落。鬼神信仰的生成离不开韩愈儒墨并用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6.
屯堡民间信仰来源广泛,是典型的移民文化。首先,北方的游牧民族的信仰和习俗是其重要来源。其次,屯堡人对祖先的崇拜,尤其是对汪公信仰构成了屯堡民间信仰的重要内容。再次,屯堡人受少数民族影响,笃信鬼神,自然神、家族神、傩戏鬼神、五显神等。同时,因其特殊的移民生态,造成了屯堡民间信仰的鬼神崇拜中神灵繁多,是多神信仰。  相似文献   

7.
神仙信仰滥觞于远古时期的巫术信仰、鬼神观念和古老神话。巫觋的通天本领、鬼神的超凡神力和神话中长生不死与自由飞升的原始仙性是孕育神仙信仰的基本因子;巫术信仰、鬼神观念在社会各阶层的深远影响,古老神话在全国各地的广泛传播,为神仙思想的孕育提供了适宜的温床;方士对成仙的追求与鼓吹加速了神仙信仰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鬼神信仰和相信死后世界的存在是先秦时代的普遍观念,作为"显学"的儒家学派不可能置身其外。《礼记》作为儒家的经典,其鬼神观与当时社会的普遍观念多有共同之处,但亦体现了儒家所特有的人文精神。在此基础上的礼制创造,更代表了儒家的政治设想和关于社会的理想建设,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9.
对新时期大学生信仰问题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仰问题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问题,也是制约人生观成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面对我国目前信仰状况的严峻形势,作者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信仰教育,为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创造良好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的思想领域,神秘感起源于原始宗教和古代人们的鬼神信仰,原始宗教和鬼神信仰则源自远古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思索和普遍存在的对鬼神的敬畏心理。在神秘感影响下,神怪小说具有其独特的审美特色,小说中的神怪活动的场所是神秘瑰丽的世界,不论在空间或时间上都与尘世显著不同。经过世俗性的变化,神仙形象被人们广泛接受和喜爱;精怪则通过拟人化之后,具备了具体可感的形象特征,从而推动了神怪小说的创作、欣赏和传播。  相似文献   

11.
原始的雅、俗都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否遵循礼的规范,是区分雅俗的重要标准。礼最初是俗的一种体现.经过贵族加工和发展后.礼更加规范。约束力更强。雅依从于这种规范后的礼.最早在音乐领域诞生,借以和未经规范的、不能体现礼的精神的“俗乐”相区分。雅的观念产生以后。雅俗之间才开始有了区分。  相似文献   

12.
认为中学化学教材中关于元素周期表中"周期"和"族"的划分及定义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又容易造成教师和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和表达上的不准确,建议在中学教材中取消对"短周期"、"长周期"、"不完全周期"等概念的要求,将"零族"、"Ⅷ族"分别称为"ⅧA族"、"ⅧB族".  相似文献   

13.
“去行政化”与“纪宝成难题”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学行政化趋势由来已久,典型地表现在行政等级越来越具有支配性地位,但要想立即去掉或完全去掉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大学发展要求必须去行政化,这就构成了著名的"纪宝成难题"。通过对大学行政化形成过程分析后发现,大学去行政化就是要去掉行政特权,回归学术本位,而非简单地去掉行政级别。在去行政化过程中首先需要走行政与学术系统并立的过渡阶段,只有这样去行政化才是可能的,这说明纪宝成难题并非完全无解。  相似文献   

14.
在继承前人对符号意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任何符号都有符号层、逻辑层、学科层、存在层这四个层面的意义。据此,从符号学与集合论这两个视角来看,空符号与空集合虽有着的不同意义,但其相互问存在既相异相通,又相互支撑的微妙关系。事实上,在逻辑层面、学科层面和存在层面上“任何符号系统都离不开空符号”。  相似文献   

15.
“人性”和“人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具有层次性,而且是多层次,变化发展的。“人性”和“人的本质”具有质的区别:涵义不同;反映人的深度不同;人性属抽象概念,人的本质属具体概念。  相似文献   

16.
《围城》通过方鸿渐的漂泊,借助看似"开放"实则"封闭"的空间转移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及中国知识分子作了入木三分的描绘,多侧面地对所谓文明社会的各种弊端作了无情揭露和嘲讽,使方鸿渐们在不同的世情背景下,呈现出既复杂又真实的人性、人情和人生。  相似文献   

17.
侯方域分别以"壮悔堂"和"四忆堂"命名他的文集和诗集,有其深刻寓意。但对于"悔"与"忆"的真正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作者并没有十分确切的文字说明,而这些问题对于我们解读侯方域的作品和评定他的名节至关重要。因此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成为后代研究者的兴趣所在。虽然前代研究者做了不少努力,但主要着力于侯方域名节的争论,在文本解读方面做的不够。通过对《壮悔堂文集》和《四忆堂诗集》的文本解读,对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以及对侯方域故居的走访,从多元化的文化视角进行分析,希望为这些问题找到一个更客观、更公正、更合理的诠释。  相似文献   

18.
苏华 《承德师专学报》2005,25(4):56-56,68
自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以及对必然性的利用,是主客观统一的过程;而实践也是同样包含着主客观统一的主客体的统一,即人们利用、改造客观必然性的活动:主体性也是在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克服、改造中得以确立起来.自由、实践、主体性三者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形态,各有侧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是从自由和实践引发开来的,作为自由和实践的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作用和改造中达到的与客体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对法国作家司汤达《红与黑》一书“红”与“黑”的解释,众说绘纭。根据作家当初对书名含义的回答,“红”与“黑”的确切含义应该是:不成功便成仁。  相似文献   

20.
电影与电视的区别,通常用"梦"与"窗"来形容.文章从三个层面分析电影与电视的区别,即技术层面、艺术层面和接受层面.技术层面从制作技术、传播技术和呈现技术三个方面来论述;艺术层面从艺术综合、艺术选材和艺术表现三个方面来论述;接受层面从接受环境、接受主体和接受心理三个方面来论述.最后指出正是由于电影与电视之间存在的区别,电影才不会消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